白云起处行不足 ——济南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纪实

1年前 (2024-04-21)
白云起处行不足 ——济南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纪实章丘园林和林业绿化宣传 济南白云湖湿地公园于2018年12月通过国家林业草原局试点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公园管理转入保护、利用、建设阶段。
章丘区紧紧围绕湿地保护和理利用,先后开展了清淤、动植物资源保护、湖区综管理等工作,全面落实绿化管护、卫生整治、安全运行等各项管理措施,确保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规范有序、良性健康发展。
  实施生态项目。
加快实施白云湖清淤项目,一期、二期累计清淤面积1.8万亩,平均下挖1.5米,累计清淤1400余万方,已于6月初全面完工,当前湿地面积已达2.5万余亩,库容增加量30多年来。
面对超强台风“利奇马”,白云湖不惧洪流、安澜度汛,展现了“容上游客水、纳万方洪流”的气魄,全面具备了安全行洪的保障能力。
科普宣教功能日益显现。
600平方米的科普馆,通过多媒体、展板等多种形式,科学形象的展现了白云湖自然景观和历史变迁;利用原有鱼池加以改造而成300余亩水生植物认知园,让游客直观的认识湿地动植物景观,加深了对湿地的认识,自建馆以来接待以学生为主体的游客达5000余人,走进湿地、认识湿地、保护湿地的生态观念深入人心。
持续开展科研监测。
水务、环保、农业、气象等部门,分工协作,定期开展监测活动,全面掌握水质、水文变化,及时做出环境影响评价,提出对水质管理理可行的管控方案;针对湖区土壤和水生动物监测结果,提出优化方案,确保湖区生态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在良好运行状态。
全面落实综管理职责。
区政府成立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综协调机构,由区园林和林业绿化局牵头,以安全秩序维护、环境卫生综整治、动植物资源保护、防治水质污染为重点,进一步明确了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责任,每个单位按照任务量,分别明确2-3名专职工作人员,集中办公,细化分工,做到既各负其责,又联协调,建立起对公园内日常管理和维护的联动机制和长效机制,共同管理好公园的日常秩序和环境。
抓好日常物业管理。
鉴于公园水域面积大,开放式管理,进出人员频繁复杂,相应带来的安全、卫生、日常管理方面的巨大压力。
章丘区按照确定了对湖区日常卫生及环境综治理实行物业管理的方案,前期,已按程序确定物业管理单位并入驻,承接起日常卫生和环境综管理工作。
通过近期运行,湖区环境卫生发生了根本转变。
下步,我区将结湿地公园保护利用实际,重点开展动植物监测监控、警示标识设立、道路维护、监控设备安装、驳岸修复等工作,把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好、保护好,限度发挥好湿地公园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将白云湖打造成章丘、济南乃全省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湿地保护和利用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