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三月廿八)

1年前 (2024-04-21)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三月廿八)泉云松 【古诗日历】过好诗意的每(第1558天)农历壬寅年三月廿八(2022年4月28日)谷雨二候4:鸣鸠拂羽;花信:荼蘼 沈 园 ①[宋] 陆游城上斜阳画角哀,② 沈园非复旧池台。
③伤心桥下春波绿,④ 曾是惊鸿照影来。
⑤ 注释① 作于宋庆元五年(1199)。
沈园:故址在浙江绍兴禹迹寺南,今已修建过。
② 画角:古代军中用以敬昏晓的乐器。
形如竹筒,外加彩绘。
③ 诗人重游时,沈园已三易其主。
④ 桥:指春波桥,因贺知章“春风不改旧时波”句得名。
⑤ 惊鸿:曹植《洛赋》:“翩若惊鸿”。
这句是说:这里曾是伊人(指唐琬)映出倩影的地方。
点评陈衍《宋诗精华录》:“无此绝等伤心之事,亦无此绝等伤心之诗。
就百年论,谁愿有此事?就千秋论,不可无此诗。
”意即人生不应有此事,诗歌史上不可无此诗。
” 创作背景陆游一生的个人不幸就是与唐琬的爱情悲剧。
绍兴十四年(1144)陆游20岁时娶表妹唐琬为妻。
两年后,因陆母不喜欢唐琬而被迫离异。
到绍兴二十五年(1155)春末,他俩又偶遇于沈园。
31岁的陆游感伤之余,便在园壁上题了《钗头凤》一词,唐琬也和词一首。
不久,唐琬便抑郁而死。
庆元五年(1199)陆游再游沈园时已经75岁,距上次沈园之邂逅已44年了。
一直到死,陆游仍念念不忘这段情。
相关链接陆游与表妹唐婉本是一对恩爱夫妻,感情甚笃。
但因陆母不喜欢唐婉,终被迫休离。
后二人各自婚娶。
十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独游沈园与唐婉邂逅。
唐婉以酒肴款待,陆游感伤万分,惆怅不已,随即在园壁上题下《钗头凤》一词,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眷恋相思之情和无尽的追悔悲愤。
钗头凤[陆游]: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唐婉读后百感交集,含泪和词一首:钗头凤[唐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此后未隔太久,唐婉终因悲伤过度而与世长辞。
四十年后,陆游沈园重游,含泪写下《沈园》以纪念唐婉:其中不乏刻骨铭心的眷恋与相思,也充满不堪回首的无奈与绝望,真是荡气回肠,震烁人心。
沈园二首[陆游]: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晚年,每年春上必往沈园凭吊唐婉,每往或诗或词必有寄情。
他84岁——生前一年的春天,仍由儿孙搀扶前往并留下两首七绝:路近城南己怕行,沈家园里最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是日诗三月二十八日园中作〔宋〕李复决决清溪漱绕堂,兴来随意转藜床。
畏人野鸟疑花动,收蜜山蜂误酒香。
杏子带须红半抱,药苗退甲绿新长。
风光须是閒时见,身世今欣已两忘。
《古诗日历》:送给你一个诗意的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