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 这个成语的由来

1年前 (2024-04-21)
这个成语的由来淡淡的優傷 唐朝, 诗人孟郊为人耿直,一生贫困潦倒。
他曾两次参加科举考试,落第不中,后来在他四十六岁的那年,终于高中进士,任溧阳县尉。
皇榜公布之日,诗人孟郊不由心花怒放,欣喜若狂,感慨万端。
此刻正是春天,首都长安遍地鲜花盛开,众人都在街上欣赏着怡人的景色。
孟郊也快马加鞭来在街上,迎着春风,洋洋得意地四处游览,他一日就看遍了长安的花景。
由于他志得意满,再加上春天美丽的景色,使得孟郊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
他便随手写下了这首诗句《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提,今朝旷荡恩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记录了自己的心情,他在诗里说到,自己一扫过去的郁结心情,如今志得意满,真是自由畅快,无拘无束。
后来 “走马看花” 这个成语就从孟郊的这首诗演变而出。
是用来形容抱负实现,或游赏时得意愉快的心情。
"走马观花”,正规的答案应该就是来自孟郊的《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不过在民间,还有一个“走马观花”传说中的故事。
传说中的故事是: 从前,有一户姓张的人家,生活不算富裕,有个姑娘聪明伶俐,看上去眼睛很是美丽,可就是面部有些不,是个(兔唇)。
姑娘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她高不攀,低不就,就这样给耽误了,转眼已到二十几岁。
正巧,离她家三十里外,有个小伙子,家境富有是个独子,小伙子长的还算帅气,可就是有一条腿是残疾(瘸腿) ,年龄已到三十来岁,还没娶上媳妇。
他的父母很是着急,到处去托媒人给他说亲,可谁都不愿意给他家做媒。
还好碰上了一个年龄大点的媒婆,答应给他去说媒。
媒婆想起了那个兔唇姑娘,她便来到姑娘家,讲述了小伙子家的情况,媒婆相互隐瞒着实情。
就这样说好了见上一面,可姑娘怕让人看出自己的兔唇,这时,媒婆想出了一个办法,让姑娘站在门边,一条腿门外,一条腿门里,再半侧着身子,手上拿一把鲜花,装成嗅花的样子,遮掩住自己不好的兔唇。
随后,媒婆又去了小伙子家,也给小伙子出主意想办法,媒婆对小伙子说,“你家这么富裕,找一匹好马,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你骑在马上,千万不能下马,远远地看看姑娘就好”。
到了相亲的那天,小伙子骑在马上远远观望,姑娘也在门边嗅着玫瑰,两人一见钟情,接着,小伙子家里,急着要办婚事。
结婚的那天,小伙一瘸一拐地过来给姑娘揭盖头,姑娘看到小伙子后,使她大吃一惊,她没有想到,那天相亲一见钟情的小伙子,原来是个瘸子,她非常委屈。
可揭盖头的同时,小伙子也看清楚了,姑娘原来是个兔唇。
就这样,两人糊里糊涂的就结了。
这个故事就叫“走马观花”,所以,“走马观花” 也是这么由来的。
“走马观花”,这个成语是在告诫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能只看表面,要深究其本质,不能粗心大意,不要敷衍了事,要认真仔细做好每一件事!注: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