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姐妹

8个月前 (04-21)
十姐妹华熠花木(张辉敬) 立身断壁亦安然,簇簇争艳笑青山。
姊妹一心不分离,十指何须分长短。
十姐妹属蔷薇科,是多花蔷薇的变种,据说在19世纪初就已出现,又名quot大叶野蔷薇quot,常用名为quot十姊妹quot。
羽状复叶,叶梗附近长有直立棘刺1对,通常有5枚边缘有细齿且带的卵形小叶,互生。
尤其突出的是,这种蔷薇的同一枝茎上通常开6-7朵花型较大的[2]重瓣花,并且颜色从粉红、红色到紫红色,各不相同,十分华丽,同时还散发出浓郁的花香,quot七姊妹quot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也称十姐妹。
别名:多花蔷薇、七姐妹、蔓性蔷薇。
各地别名:小金英、七姐妹、小刺仔、刺仔花(潮汕)、小金英、刺仔花(汕头)、刺仔花、七姐妹、小刺重仔(潮安)、野蔷薇(广州)、小金英、七姐妹、赤勒、钩嘴勒(惠阳)、细(勒)仔(粤北)、赤(勒)仔(翁源、仁化)、细果仔、细叶金英(连县)、小果蔷薇、小金樱、山木香、七姐妹、七叶朝春花、吊子藤、赤棍草(福建)、刺柿、苞蔷薇(泉州)、姐妹花(龙海)、野蔷薇、小金樱(龙溪)。
明代小品文作家张大复在他的《梅花草堂笔谈》中有两则是关于蔷薇花的,最是写出了蔷薇好看的姿态。
一则是《蔷薇》:quot蔷薇花最古,美而艳。
quot另一则是《十姊妹》:quot十姊妹,花之小品,而貌特媚,嫣红古白,袅袅欲笑,如双姝邂逅,娇痴篱落间。
故是蔷薇别种。
最古,特媚,又美,又艳,又靡丽。
又袅袅有态,嫣然欲笑。
还无处不相宜。
这就是蔷薇十姐妹在古人心中的美。
十姐妹花重瓣,深粉红色,常7-10朵簇生在一起,具芳香。
十姐妹在庭院造景时可布置成花柱、花架、花廊、墙垣等造型,开花时远看锦绣一片,红花遍地,近看花团锦簇,鲜红艳丽,非常美丽。
药用价值:该植物根苦、涩、平。
有祛风活血、调经固涩的功用。
叶苦、寒,有清热解毒的功用。
花苦、涩、寒,有清暑解渴、止血的功用。
果酸、温,有祛风湿、利关节的功用。
根主治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月经不调、遗尿、白带。
叶外用治痈疖疮疡。
花治暑热胸闷、口渴、吐血。
果治风湿关节痛、肾炎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