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二中清华大学研学游

1年前 (2024-04-21)
无棣二中清华大学研学游顺其自然   八月十七日,无棣县第二高级中学组织了为期两天的“今朝雏鹰京华聚,来日鲲鹏展翼升”---清华大学励志研学活动。
旨在近距离体验清华大学“行胜于言”的校园文化,激发同学们积极向上的学习精以及树立理想目标。
近距离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清华大学建于1911年,建校前校园所在地是园林。
康熙帝的第三子胤祉住处,胤祉是康熙诸皇子中最有学问的,在此园编纂完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大百科全书。
咸丰将此园改名为清华园,工字厅大门上部的匾额“清华園”就是咸丰御笔。
因清华选址在园林,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校园建设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入选世界十大最美校园,是中国上榜的校园。
清华园里今还保留着300多年前的古建筑群。
新图书馆,面积比老图书舘大很多,风格和老舘融为一体。
清华大学面积五千余亩,在校学生有47762人,2018年招收本科生3726人,硕士生5548人,博士生3110人。
清华大学有20个学院,58个系,80个本科专业,有教师3461人,之中两院院士88人。
大礼堂区的建筑是清华大学早期建筑,己列为国家或北京市文物受到保护,只允许内部装修,外部要修旧如旧,因此整个礼堂区还保持着旧时风貌,承载着清华大学的厚重历史及文化,是最令校友魂牵梦绕及游人留恋忘返之处。
大礼堂融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和图书馆、体育馆、科学舘並称为清华早期的四大建筑。
生物学舘,现在生科学院使用。
化学舘上普通化学课和做化学实验的地方,化学系使用。
科学舘从这里走岀了70多位院士,23位二弹一星元勋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其中有9位是清华物理系本科毕业生。
清华学堂近影目前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基础科学班的学子在此学习。
观畴园-新的学生食堂,又称万人大食堂。
日晷,1920级校友赠送母校的礼物,上面刻有校风“行胜于言”。
工字厅正门匾额咸丰皇帝御笔“清华園” 古月堂三百多年的古建筑,现在是学校的后勤办公室。
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当你拍下这张照片的时候,是否心中已经有了梦想和目标! 篇幅限制,太多的清华美景,厚重辉煌的园林文化有待你们亲自去观赏、体验、感受。
晚上北大研二的学长讲座。
只有足够优秀才会和更优秀的人去交流学习相处。
和衣而卧,凌晨一点去天安门广场排队观看升旗仪式,那“酸爽”的感觉也是一种难忘的经历!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
是世界上现存规模、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61年被列为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图片拍摄:影:刘荣成老师故宫:王驹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