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最美的十处景点,去黄山不可错过。
1年前 (2024-04-21)
黄山最美的十处景点,去黄山不可错过。
黄山哈驴 西海大峡谷,因谷中有白云溪,又称“白云谷”。
此谷是由近旁的石柱峰、石床峰,右前方的薄刀峰、飞来石,对面的排云亭、丹霞峰、松林峰和左前方的九龙峰、云外峰等奇峰怪石所围成的空间。
自钓桥庵排云亭下,全长约15公里。
为黄山有名的大峡谷之一。
峡谷入口处是狭窄的蛟龙滩,长2华里,宽只有15米,两岸峡壁陡峭,左为伏牛岭脚断崖,右为云门峰麓断崖,各高近百米,幽深骇人,名“夔门峡”。
夔,兽名。
光明顶是黄山的主峰之一。
位于黄山中部,海拔1860米,为黄山第二高峰,与天都峰、莲花峰并称黄山三大主峰。
顶上平坦而高旷,可观东海奇景、西海群峰,炼丹、天都、莲花、玉屏、鳌鱼诸峰尽收眼底。
明代普门和尚曾在顶上创建大悲院,现在其遗址上建有黄山气象站。
因为这里高旷开阔,日光照射久长,故名光明顶。
由于地势平坦,所以是黄山看日出、观云海的地点之一。
黄山迎客松位于玉屏楼左侧,倚狮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径0.64米,树龄少已有800年,一侧枝丫伸出,如人伸出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雍容大度,姿态优美。
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
位于玉屏楼北侧,是华东地区最高的山峰,当然也是黄山的个高峰,海拔1864米。
从莲花岭到莲花峰顶的1.5公里路上,沿途有飞龙松、倒挂松等名松及黄山杜鹃。
莲花峰绝顶处方圆丈余,中间有香砂井,登临峰顶,可东望天目山,西望庐山,北望九华山和长江。
莲花峰峻峭高耸,气势雄伟。
因主峰突兀,小峰簇拥,俨若新莲初开,仰放,故名“莲花峰”。
明代吴怅曾有诗赞曰:“一种青莲吐绛霞,亭亭玉立净无瑕。
遥看天际浮云卷,露出峰顶十丈花。
飞来石位于光明顶西北方,相距近1公里。
天海平天矼的西端,有一块巨石,呈近长方柱体耸立在峰头基岩平台之上,走向南东,宽7米,厚1.5-2.5米,高15米,花岗岩的平均密度为2.59×103kgm3,其重量约为544吨。
从南向北侧面观看,它上尖下圆,形似一颗巨桃,世人称其为“仙桃石”或“仙桃峰”,海拔1730米。
经实地测量,巨石下面的基岩平台长12-15米,宽8-10米。
岩石成分完全相同的上下二石,其间的接触面积却很小,使游人感到到上面的巨石似从天外飞落崖上,故名“飞来石”。
游人立于基座平台之上,如临画境,故石面上有“画境”二字题刻。
明代游览者程玉衡惊叹此石的存在,有诗云:“策杖游兹峰,怕上最高处。
知尔是飞来,恐尔复飞去。
” 巨石如此巨大,何人能够撼动半分? 黄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景观奇特。
景区内有名可数的景点800多处。
千米以上的山峰有77座,名的有36大峰,36小峰。
其中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三大主峰,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
黄山天都峰,天都峰位于黄山东南,西对莲花峰,东连钵盂峰,为36大峰之一,海拔1810米。
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取名“天都峰”。
此峰特色是健骨竦桀,卓立地表,险峭雄奇,气势博大,在黄山群峰中,最为雄伟壮丽。
与莲花峰、光明顶并称为黄山三大主峰。
天都古时无路,难登峰顶。
据山志载,唐代岛云和尚曾历经千险,从东侧攀崖,始峰顶。
鳌鱼峰位于黄山风景区莲花峰去往光明顶必经之地。
峰前是黄山很多著名巧石和怪石集中地。
鳌鱼峰顶也是黄山看日出观晚霞的地点。
一线天位于安徽省黄山的玉屏景区。
一线天在文殊洞下方。
清人李斐有诗云:“云里石头开锦缝,从来不许嵌斜阳。
何人仰见通霄路,一尺青天万丈长。
” 在狮子峰北一座平顶的山峰上,有一巧石,如猴蹲坐,静观云海起伏,人称“猴子观海”。
有诗曰:“灵猴观海不知年,万顷红云镶碧天。
坐看人间兴废事,几经沧海变桑田。
”当云雾消散后,石猴又如在远眺太平县境(即今黄山市所属黄山区)的绿野平畴,故亦名“猴子望太平”。
今人有诗云:”小劫沉沦五百春,全真应是最多情。
功成缘满归东土,跌坐灵山望太平。
黄山哈驴 西海大峡谷,因谷中有白云溪,又称“白云谷”。
此谷是由近旁的石柱峰、石床峰,右前方的薄刀峰、飞来石,对面的排云亭、丹霞峰、松林峰和左前方的九龙峰、云外峰等奇峰怪石所围成的空间。
自钓桥庵排云亭下,全长约15公里。
为黄山有名的大峡谷之一。
峡谷入口处是狭窄的蛟龙滩,长2华里,宽只有15米,两岸峡壁陡峭,左为伏牛岭脚断崖,右为云门峰麓断崖,各高近百米,幽深骇人,名“夔门峡”。
夔,兽名。
光明顶是黄山的主峰之一。
位于黄山中部,海拔1860米,为黄山第二高峰,与天都峰、莲花峰并称黄山三大主峰。
顶上平坦而高旷,可观东海奇景、西海群峰,炼丹、天都、莲花、玉屏、鳌鱼诸峰尽收眼底。
明代普门和尚曾在顶上创建大悲院,现在其遗址上建有黄山气象站。
因为这里高旷开阔,日光照射久长,故名光明顶。
由于地势平坦,所以是黄山看日出、观云海的地点之一。
黄山迎客松位于玉屏楼左侧,倚狮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径0.64米,树龄少已有800年,一侧枝丫伸出,如人伸出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雍容大度,姿态优美。
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
位于玉屏楼北侧,是华东地区最高的山峰,当然也是黄山的个高峰,海拔1864米。
从莲花岭到莲花峰顶的1.5公里路上,沿途有飞龙松、倒挂松等名松及黄山杜鹃。
莲花峰绝顶处方圆丈余,中间有香砂井,登临峰顶,可东望天目山,西望庐山,北望九华山和长江。
莲花峰峻峭高耸,气势雄伟。
因主峰突兀,小峰簇拥,俨若新莲初开,仰放,故名“莲花峰”。
明代吴怅曾有诗赞曰:“一种青莲吐绛霞,亭亭玉立净无瑕。
遥看天际浮云卷,露出峰顶十丈花。
飞来石位于光明顶西北方,相距近1公里。
天海平天矼的西端,有一块巨石,呈近长方柱体耸立在峰头基岩平台之上,走向南东,宽7米,厚1.5-2.5米,高15米,花岗岩的平均密度为2.59×103kgm3,其重量约为544吨。
从南向北侧面观看,它上尖下圆,形似一颗巨桃,世人称其为“仙桃石”或“仙桃峰”,海拔1730米。
经实地测量,巨石下面的基岩平台长12-15米,宽8-10米。
岩石成分完全相同的上下二石,其间的接触面积却很小,使游人感到到上面的巨石似从天外飞落崖上,故名“飞来石”。
游人立于基座平台之上,如临画境,故石面上有“画境”二字题刻。
明代游览者程玉衡惊叹此石的存在,有诗云:“策杖游兹峰,怕上最高处。
知尔是飞来,恐尔复飞去。
” 巨石如此巨大,何人能够撼动半分? 黄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景观奇特。
景区内有名可数的景点800多处。
千米以上的山峰有77座,名的有36大峰,36小峰。
其中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三大主峰,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
黄山天都峰,天都峰位于黄山东南,西对莲花峰,东连钵盂峰,为36大峰之一,海拔1810米。
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取名“天都峰”。
此峰特色是健骨竦桀,卓立地表,险峭雄奇,气势博大,在黄山群峰中,最为雄伟壮丽。
与莲花峰、光明顶并称为黄山三大主峰。
天都古时无路,难登峰顶。
据山志载,唐代岛云和尚曾历经千险,从东侧攀崖,始峰顶。
鳌鱼峰位于黄山风景区莲花峰去往光明顶必经之地。
峰前是黄山很多著名巧石和怪石集中地。
鳌鱼峰顶也是黄山看日出观晚霞的地点。
一线天位于安徽省黄山的玉屏景区。
一线天在文殊洞下方。
清人李斐有诗云:“云里石头开锦缝,从来不许嵌斜阳。
何人仰见通霄路,一尺青天万丈长。
” 在狮子峰北一座平顶的山峰上,有一巧石,如猴蹲坐,静观云海起伏,人称“猴子观海”。
有诗曰:“灵猴观海不知年,万顷红云镶碧天。
坐看人间兴废事,几经沧海变桑田。
”当云雾消散后,石猴又如在远眺太平县境(即今黄山市所属黄山区)的绿野平畴,故亦名“猴子望太平”。
今人有诗云:”小劫沉沦五百春,全真应是最多情。
功成缘满归东土,跌坐灵山望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