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日报》《西安晚报》报道我区创业英雄耿树森创业故事

1年前 (2024-04-21)
《西安日报》《西安晚报》报道我区创业英雄耿树森创业故事方圆   4月12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7版以《用互联网让陕西土特产火起来》为题,对我区创业英雄——电商达人、 陕西大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耿树森,借助互联网平台,让鄠邑土特产在网络上红火起来的创业故事进行了报道。
请看具体报道—— 用互联网让陕西土特产火起来2018年04月12日 07 版  联系农户网上销售,先后在各大电商平台开设中国特产京东户县馆、陕西特产馆、西安特产馆和京东便利店,联手京东共同举办鄠邑葡萄节,还让刘强东当了“代言人”……鄠邑区的电商达人、 陕西大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耿树森近年格外忙碌。
借助互联网平台,他不但让自己成为了 “网络红人”,更让他倾情有加的鄠邑土特产在网络上红火了起来。
  耿树森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以前是计算机专业毕业,一次去北京看望好友,“朋友说我送的这些东西还不如农村的土特产好,当时就觉得网上销售农产品肯定有市场。
”这让他萌生了在网上销售土特产的想法。
2013年,耿树森注册成立了大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专门在网上销售农产品。
  耿树森和他的大林公司真正开始成为农业类电商“网红”,始于和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的紧密联手。
2015 年,耿树森与电商巨头京东展开作,建立线上“中国特产户县馆”,成为西北地区成立最早的县级特产馆。
当年,耿树森借助京东商城平台对鄠邑区特产特别是鄠邑区葡萄,向全世界消费者进行宣传和推广。
建立京东葡萄采购基地共30余家、种植面积5000亩,占鄠邑区葡萄种植面积的十分之一。
最让耿树森开心的是, 2015 年他促成京东CEO刘强东为鄠邑葡萄进行网络代言。
  2016年,耿树森的大林公司与京东共同举办了鄠邑葡萄节。
2015年鄠邑葡萄的均价是2.4元 斤,到2016年,平均价格升3.5元斤。
  之后,耿树森和他的大林公司紧跟“互联网+”步伐,联京东将原有的一村一品店改为京东便利店,主要经营鄠邑特产、特色零食、日用品等,同时也为线上产品销售提供货源,还先后在各大电商平台开设陕西特产馆、西安特产馆等网上店铺,为鄠邑区打造一村一个品牌的展销平台。
目前,公司注册商标有画乡印象、七十二峪、舌尖上的画乡、秦岭七十二峪、鄠邑印象、鄠邑葡萄等20余个,实体店拥有商品100多个,有连锁店铺3家,采取线上线下同时销售的模式。
针对农村电商基础薄弱的现状, 大林公司先后组织了50多场次农村电商培训工作,成功培训6000人次。
种种的努力,为鄠邑农产品电商的品牌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耿树森开始着手筹备京东物流仓储中心、鄠邑区葡萄分拣中心,以解决葡萄电商物流包装的问题。
他还计划在今年完成10个电商扶贫示范村建设,扶助贫困户50户。
截目前,已完成4个示范村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