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管理的一点看法
1年前 (2024-04-21)
对学校管理的一点看法liang 唉,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是贱骨头,就是喜欢多嘴多舌,弄不好还惹人讨厌。
不过,自己坐的船想它快到,出发点应该没有错! 一,关于学校的规章制度,本人认为简明扼要为好,学校只是制定纲领性的,方向性的制度或者说指引性的制度。
具体管理制度应该由班规制定,因为只有班主任才能根据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
即使由学校制定的制度,交给老师讨论一下又如何?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大家都是坐在一条船上的人,相信每个老师都会给出负责任的意见。
二,学校管理包括方方面面,暂且把之分为学生行为规范管理和教学管理吧,这两方面的管理好比农民植树造林和种粮食的关系。
农民不植树造林,生态恶化,影响生产和生活,农民会慢慢饿死;但如果农民不把主要精力放在种粮食上面,会很快饿死。
所以,研究优良的种子、化肥、农药才是农民的重中之中,很少农民把主要精力放在植树造林方面,除非是社会分工的需要。
学生行为规范和教学质量管理相互相承,这是教育界人们的共识。
但客观上,学生行为规范和教学质量管理对学校而言,其重要性不可相提并论,我们普遍颠倒了。
学校行为规范管理的作用被夸大了,很多管理者认为,学生的行为好了,成绩自然上去,所以,很多学校把学校层面的管理资源过多用于学生行为管理,而对教学质量管理方面用得比较少。
三,学生的思想品德对成绩的影响有多大?心理学认为,一百个学生里只有一个天才和一个蠢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态度等)对学生的成绩影响非常大。
事实是残酷的,以六(2)班为例,有些学生很守纪律,从不缺交作业,但成绩总是不尽人意。
由此可见,思想品德好坏,学习态度的好坏,并不是决定学生成绩好坏的全部因素,我们不能以偏盖全地把个别思想品德好的学生的成功事例当成是普遍真理。
三,把学校管理的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研究上面。
育人(包括思想教育和知识传授)是和国家规定的、学校的根本任务,所以,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行为管理)毋容置疑。
但是,教学质量才是学校、校长、老师的生线 ,这个人人皆知的显浅道理在学校管理中,被领导们忘记得一干二净。
学校在德育管理方面的措施过于精细化(过度管理),而对于教学管理往往是纲领性的,颠倒了管理的本末。
学生学校成绩的好坏与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有密切关系,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不容忽视。
现在的小学,专业的老师不多,很多是半路出家,所以,一个权威的指引对老师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提高成绩非常重要。
这就需要学校在教学质量管理方面实行精细化管理。
四,教学质量如何实行精细化管理。
多数情况下,学生不爱学,是因为学生不会学,学生学不会,享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并不能简单地归纳成学生懒惰,那是教师推卸责任的行为。
同样,老师没有教好学生,也不能粗暴地指责其不负责任,因为,和多数学生都想学习进步一样,多数老师都想教好学生。
所以,学校在教学上的精细管理对教师提高教学质量非常重要。
教学 精细化管理,首先要求管理者把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看成一条生产线,因为教学质量必须各个年级环环相扣,才能提过教学质量。
拿作文教学来说,写好作文,要有较好的文字驾驭能力,而好的文字驾驭能力,是从谴词造句开始。
一般的教学管理,学校只规定语文教学设立什么作业本,老师自行根据考试的需要布置相应的作业。
精细化管理,学校会从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出发,直接规定学生写作方面的作业形式和数量,以为高年级服务。
也就是说,学校要规划,布局整个小学的教学工作,当然,这些工作要在领导的指引下通力作完成,并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只要开了头,以后就不难。
张主任:我一放学就胡思乱想写了这些,有得罪的地方多多包涵。
不过,自己坐的船想它快到,出发点应该没有错! 一,关于学校的规章制度,本人认为简明扼要为好,学校只是制定纲领性的,方向性的制度或者说指引性的制度。
具体管理制度应该由班规制定,因为只有班主任才能根据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
即使由学校制定的制度,交给老师讨论一下又如何?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大家都是坐在一条船上的人,相信每个老师都会给出负责任的意见。
二,学校管理包括方方面面,暂且把之分为学生行为规范管理和教学管理吧,这两方面的管理好比农民植树造林和种粮食的关系。
农民不植树造林,生态恶化,影响生产和生活,农民会慢慢饿死;但如果农民不把主要精力放在种粮食上面,会很快饿死。
所以,研究优良的种子、化肥、农药才是农民的重中之中,很少农民把主要精力放在植树造林方面,除非是社会分工的需要。
学生行为规范和教学质量管理相互相承,这是教育界人们的共识。
但客观上,学生行为规范和教学质量管理对学校而言,其重要性不可相提并论,我们普遍颠倒了。
学校行为规范管理的作用被夸大了,很多管理者认为,学生的行为好了,成绩自然上去,所以,很多学校把学校层面的管理资源过多用于学生行为管理,而对教学质量管理方面用得比较少。
三,学生的思想品德对成绩的影响有多大?心理学认为,一百个学生里只有一个天才和一个蠢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态度等)对学生的成绩影响非常大。
事实是残酷的,以六(2)班为例,有些学生很守纪律,从不缺交作业,但成绩总是不尽人意。
由此可见,思想品德好坏,学习态度的好坏,并不是决定学生成绩好坏的全部因素,我们不能以偏盖全地把个别思想品德好的学生的成功事例当成是普遍真理。
三,把学校管理的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研究上面。
育人(包括思想教育和知识传授)是和国家规定的、学校的根本任务,所以,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行为管理)毋容置疑。
但是,教学质量才是学校、校长、老师的生线 ,这个人人皆知的显浅道理在学校管理中,被领导们忘记得一干二净。
学校在德育管理方面的措施过于精细化(过度管理),而对于教学管理往往是纲领性的,颠倒了管理的本末。
学生学校成绩的好坏与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有密切关系,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不容忽视。
现在的小学,专业的老师不多,很多是半路出家,所以,一个权威的指引对老师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提高成绩非常重要。
这就需要学校在教学质量管理方面实行精细化管理。
四,教学质量如何实行精细化管理。
多数情况下,学生不爱学,是因为学生不会学,学生学不会,享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并不能简单地归纳成学生懒惰,那是教师推卸责任的行为。
同样,老师没有教好学生,也不能粗暴地指责其不负责任,因为,和多数学生都想学习进步一样,多数老师都想教好学生。
所以,学校在教学上的精细管理对教师提高教学质量非常重要。
教学 精细化管理,首先要求管理者把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看成一条生产线,因为教学质量必须各个年级环环相扣,才能提过教学质量。
拿作文教学来说,写好作文,要有较好的文字驾驭能力,而好的文字驾驭能力,是从谴词造句开始。
一般的教学管理,学校只规定语文教学设立什么作业本,老师自行根据考试的需要布置相应的作业。
精细化管理,学校会从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出发,直接规定学生写作方面的作业形式和数量,以为高年级服务。
也就是说,学校要规划,布局整个小学的教学工作,当然,这些工作要在领导的指引下通力作完成,并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只要开了头,以后就不难。
张主任:我一放学就胡思乱想写了这些,有得罪的地方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