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桕(棬子树)老桩能做盆景吗?

1年前 (2024-04-21)
乌桕(棬子树)老桩能做盆景吗?华骝   这是清明回老家发现的两个树桩,当地人称棬子树,后网上查知又名乌桕,是一种乔木经济植物,其全身都是宝,是一种在中药材上使用较为广泛的药材,乌桕籽、根皮、树皮、叶均可入药。
根皮及树皮四季可采,切片晒干;叶多鲜用,杀虫,解毒,利尿,通便。
用于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利,毒蛇咬伤;外用治疔疮,鸡眼,乳腺炎,跌打损伤,湿疹,皮炎等。
据上网查询,乌桕树是变色树种,叶色随季节而变化,一般春叶鹅黄带粉,夏叶深绿,秋叶先金黄后红艳。
其花金黄,果先绿后黑再洁白,叶、花、果颜色多变,相映成趣。
应用于园林中,集观形、观色叶、观果于一体,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很多城市将其作为行道树。
由于当时不敢确认是什么桩头,刨开土看了下,没敢挖回来,从网上介绍的观赏价值看,不知有没有做成盆景的可能,请懂行的朋友参谋参谋,并提点建设性意见。
  据查:乌桕树冠整齐,叶形秀丽,叶互生,树冠常呈圆球形。
春天里,叶子由最初的点点鹅黄带粉到片片清绿,涌出的那一抹嫩瘦,仿佛用一滴水就可以击破。
盛夏时的乌桕,叶色慢慢变得清爽亮绿,以清凉沉稳抚慰人们的眼球迷。
所谓绿肥红瘦,正是这般意境。
  乌桕的花期集中在6—7月,其花形为穗状花絮,金,开始很细、长得很慢,由小到大,由柔弱到丰满,开花的整个过程会持续到夏季。
这种花虽不特别香艳,却也庄重大方。
  乌桕的果实一般在6-7月形成,初期颜色为绿色。
  夏未秋初,其果实的外衣慢慢变成黑色。
  待秋风将乌桕子黑色的外衣脱去,雪白得如同一串串珍珠似的果实露出来后,乌桕的闪亮容颜便露了出来。
此时,叶子却由深绿慢慢变为淡黄,那色泽就像秋光中银杏叶一样耀眼,远远地看,就有童话般的效果。
  熟秋里,乌桕树又把叶由黄变成浅红色或是玫瑰红色,让自己的梦境更加绚丽。
宋代林和清写道‘巾子峰头乌桕树,微霜未落以先红’,说的便是乌桕树到了深秋时节,叶子由绿变紫、变红。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叶就是枫叶,描写秋天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
可陆游更在诗中写道“乌桕赤于枫,园林二月中”,借物喻物,写出了乌桕的红更深更美。
  乌桕种子冬天也不会掉落,白色的乌桕子,珍珠玛瑙般缀满枝头,经久不凋,也颇美观,古人就有“偶看桕树梢头白,疑是江海小着花”、“前村乌桕熟,疑是早梅花”的诗句。
  如此看来,乌桕似乎成了四季可观赏的植物。
而乌桕老桩又更具沧桑古朴的味道,如果配上其叶、花、果四季的变化,做成盆景,会不会具有观赏价值呢?虽然南宋词人辛弃疾就亲手种植过乌桕,并在其词中写道:“手种门前乌桕树,而今千尺苍苍”。
但因现在玩这个的人不多,加之听说虽全身都是宝,很多地方将其作为经济作物种植,但做成盆景是否可行,是否容易栽活,什么时候挖最好,本人不得而知,还望行家指教。
  这是网友栽活的乌桕熟桩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