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裳”字读音之辩

1年前 (2024-04-21)
“裳”字读音之辩冉冉   做学生的时候,你有没有眼狡黠地向老师“发难”过? 上午第三节课,在齐整响亮的“态度决定我的高度,杨老师早上好!”的问候声中,我发现了些许的不同,第三排身形高挑的甜甜正目光灼灼地望着我,带着调皮的笑意。
我寻思着,也习惯性地问候“同学们早上好”,点头让他们坐下。
果然,几位学生还没挨上板凳,手便高高地举了起来,好似要急切地喊出来,其他学生也都眼睛亮亮的含笑望着我。
我很好奇,便请甜甜站起来陈述。
“杨老师,我们查了字典,《三峡》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中的‘裳’应该读chang,第二声。
”前排的志航麻溜地举起了手中绿色封皮的《古代汉语字典》,向我晃了几晃。
我走下去,看了看字典上的读音。
不错!读chang,第二声,下衣,古代指裙子。
而且只有这一个读音。
我早就知道“裳”的读音之辩。
于是解释说这个字古时读chang(第二声),现在读shang(轻声),字的读音在从古今的传承中发生改变是很正常的,因为现在没有那个读音了,我们现在在学习的时候就少不了按现在的规则来。
然后我给他们举了杜牧的《山行》,这首诗他们都学过,刚起了头,学生们便铿铿锵锵地诵了起来: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里的“斜”在古时读“xia(二声)”,现在读作“xie(二声)”,也是同样的道理。
看起来同学们都很信服,我很高兴能很清楚的解决了大家的疑问,同时表扬了大家爱思考,对知识求根问底的好品质。
这个小插曲也让我清气爽,更加投入地进入到今天的课文教授中。
下午又想到这个问题,上网一搜,发现问题还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
读shang,读chang各有其人,也各执己见,都有很充分的理由,引用《辞海》,从语法、语意、修辞、习俗等各个方面进行判别,结果仍然是没有确定的答案。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下了这样的判定后,我轻触鼠标,关上网页窗口,不再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