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如水水如天
1年前 (2024-04-21)
月光如水水如天一棵树 江楼感旧唐·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译文我独自登上江楼不由得思绪悠远,月光皎皎如水流淌江水澄莹如天。
同来此赏景观月的人现在在哪里?这儿的风景如旧还如同去年一般。
注释江楼:江边的小楼。
感旧:感念旧友旧事。
思渺[miǎo]然:思绪悠远的样子。
依稀:仿佛;好像。
赏析 这首诗作于作者赵嘏进士落第东归返乡之后,具体创作年代不详。
诗人在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独自登上临江楼,眺望江上江天明月,回忆起去年与友人同游此地情形,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
“独上江楼思渺然”,首句写登楼。
诗人入笔直抒胸臆。
"独上",独自登上,写行动,显孤独。
"江楼”,江畔望景楼,交待地点,易引愁思。
“思渺然”,愁思渺远,寂寞的心理。
叙事之中饱含深情,一个独倚江楼、寂寞沉思的落第诗人的形象兀立在读者面前。
情致绵渺,引人遐思。
“月光如水水如天”,次句绘景。
诗人放眼望去,但见月光如银似水,倾泻江面,水波荡漾,熠熠闪动;苍天幽深,水映苍天月影。
诗人由月而水、由水而天。
这夜间的水月天似静而动,动中见静,意境显得格外幽美恬静,整个世界连同诗人的心,好像都溶化在无边的迷茫恬静的月色水光之中。
句中诗人妙用⺀水"字顶真,包蕴了天地间景物,写得清丽绝俗,令人陶醉。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写诗人的感慨。
“同来”与首句“独上”呼应,暗示今晚是旧地重游,心绪今昔不同,诗人携侣来游,倚肩凭栏,共赏江天明月,何等惬意!曾几何时,风物依旧,人事蹉跎,"旧"人今在何方?思念之情、怅惘之意,充溢着诗人孤独寂寞的心。
此,首句“思渺然”的内涵得到充分表达,"江楼感旧"的题旨也一目了然。
这首怀念"旧"人往事之作,抒发了诗人夜登江楼的孤独寂寞之情,表达对旧友的深切怀念之意。
小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
全诗语言淡雅,以景寄情,情感真挚,诗人运笔自如。
忆旧事则以虚驭实,登楼时间是春是秋,"旧"人是男是女、是亲是友,“同来”是赏景是诉情,等等,诗人并不言明,这一切都隐藏在诗的背后,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使小诗具有一种空灵远的艺术之美。
作者简介 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译文我独自登上江楼不由得思绪悠远,月光皎皎如水流淌江水澄莹如天。
同来此赏景观月的人现在在哪里?这儿的风景如旧还如同去年一般。
注释江楼:江边的小楼。
感旧:感念旧友旧事。
思渺[miǎo]然:思绪悠远的样子。
依稀:仿佛;好像。
赏析 这首诗作于作者赵嘏进士落第东归返乡之后,具体创作年代不详。
诗人在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独自登上临江楼,眺望江上江天明月,回忆起去年与友人同游此地情形,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
“独上江楼思渺然”,首句写登楼。
诗人入笔直抒胸臆。
"独上",独自登上,写行动,显孤独。
"江楼”,江畔望景楼,交待地点,易引愁思。
“思渺然”,愁思渺远,寂寞的心理。
叙事之中饱含深情,一个独倚江楼、寂寞沉思的落第诗人的形象兀立在读者面前。
情致绵渺,引人遐思。
“月光如水水如天”,次句绘景。
诗人放眼望去,但见月光如银似水,倾泻江面,水波荡漾,熠熠闪动;苍天幽深,水映苍天月影。
诗人由月而水、由水而天。
这夜间的水月天似静而动,动中见静,意境显得格外幽美恬静,整个世界连同诗人的心,好像都溶化在无边的迷茫恬静的月色水光之中。
句中诗人妙用⺀水"字顶真,包蕴了天地间景物,写得清丽绝俗,令人陶醉。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写诗人的感慨。
“同来”与首句“独上”呼应,暗示今晚是旧地重游,心绪今昔不同,诗人携侣来游,倚肩凭栏,共赏江天明月,何等惬意!曾几何时,风物依旧,人事蹉跎,"旧"人今在何方?思念之情、怅惘之意,充溢着诗人孤独寂寞的心。
此,首句“思渺然”的内涵得到充分表达,"江楼感旧"的题旨也一目了然。
这首怀念"旧"人往事之作,抒发了诗人夜登江楼的孤独寂寞之情,表达对旧友的深切怀念之意。
小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
全诗语言淡雅,以景寄情,情感真挚,诗人运笔自如。
忆旧事则以虚驭实,登楼时间是春是秋,"旧"人是男是女、是亲是友,“同来”是赏景是诉情,等等,诗人并不言明,这一切都隐藏在诗的背后,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使小诗具有一种空灵远的艺术之美。
作者简介 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