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金不昧的故事
1年前 (2024-04-21)
拾金不昧的故事恵风和畅 拾金不昧的故事明朝年间,无锡东门外,有一户人家,姓吕,兄弟三人,老大叫吕玉,老二叫吕宝,老三叫吕珍。
吕玉娶妻王氏,吕宝娶妻杨氏,吕珍年少未娶。
王氏生有一子,因是儿子,全家欢喜,故小名喜儿。
六岁那年,喜儿与邻居小一起去看戏,走丢了,没回家。
吕玉兄弟一连找了半月,毫无踪迹,吕玉伤心极。
后来,就想个办法,凑些银子,收些棉花布匹,到处贩卖,一边做生意一边探访儿子消息。
一做就是四年,虽然赚了一些钱,但儿子还是没有找到。
第五年,吕玉又去做生意。
路上碰见一个布商,布商知道吕玉是个精明的生意人,就邀他做伙计,一起去山西。
到了山西,遇见连年荒歉,货款收不上来,等货款全部收集,吕玉已经在山西耽搁了三年。
布商过意不去,就给双倍工钱,吕玉赚了不少钱,也就不等布商,自己先回家了。
一日,吕玉来到陈留的一个地方,路边有个茅房,吕玉进去如厕。
看见壁上挂着一个布搭膊,取下来一看,布兜里有200两银票。
吕玉想:不知是谁遗忘在此,此刻心中不知有多着急。
就在路旁一连等了三日,见无人来找,只好继续前行。
一日,来到宿州,天晚住店,碰见一个同住店的商人,睡前,两人闲聊,互问哪里人、去哪里做什么生意等等。
那人唉声叹气地说,家住扬州,开一商号,人称陈朝奉,今去河南讨生意欠款,讨得银票200两,在陈留的路上如厕,吊在茅房壁上,竟忘记拿回。
到晚上住宿才发现。
因有半天时间,恐已被人拾去,就没有回去找,故唉声叹气。
吕玉说,家住无锡,人称吕大,去山西做商家之事叙述一遍,反正回家同路,表示与之同行。
陈朝奉应允。
不一日,两人来到扬州陈朝奉商号,果然生意兴隆。
吕玉住在陈朝奉家中。
饭后喝茶,吕玉方告诉陈朝奉,说在陈留路上如厕,拾到布搭一个,内有银票200两。
不知你的布搭有无记号。
陈朝奉说,布搭内有用白线绣个陈字。
吕玉取出布搭还给陈朝奉,200两银票完璧归赵,陈朝奉心里十分感动,提出要和吕玉平分那200两银票,吕玉坚决不要!陈朝奉更加感动,称吕玉为恩兄,招待吕玉。
席间,陈朝奉说:“有女今年12岁,不知恩兄有无儿子,如有的话,愿结为亲家。
”吕玉伤感地说:“本有一子,七年前去看戏未归,今杳无音信。
回家后,打算领养一个,外出做生意才有帮手。
”陈朝奉说:“几年前,有人领一小儿来卖,我看长得清秀,就买下来陪小儿读书,现在学堂。
如恩兄不弃,愿送给恩兄为子。
”说完,就叫人去学堂叫喜儿回来。
吕玉听说那小儿叫喜儿,心中疑惑。
小儿回来,吕玉一看,果然清秀,吕玉细看,认得儿子眼角的小伤疤,就问小儿什么时候来到陈家?小儿说有七年了。
吕玉问家住何方?小儿说只记得家住无锡东门外,父亲叫吕大,母亲姓王,小名喜儿。
听到这里,吕玉一把把小儿揽入怀中,说:“亲儿啊,我就是吕大。
”吕玉喜极而泣。
吕玉拜谢陈朝奉。
陈朝奉感叹地说:“有恩兄还金之盛德,天才遣恩兄到这里,父子才得以团圆。
今愿与恩兄结为亲家。
”吕玉高兴应允,叫儿子拜见岳父。
第二天,吕玉父子要回家了,陈朝奉送银20两给女婿做路费,吕玉推辞了多次,方才收下。
吕玉父子乘船沿运河回家。
来到一个码头,听见河边人声沸腾,原来一艘客船翻船,船上客人尽落水中,落水之人皆呼救,岸上人叫小船救人,小船索要赏钱,双方在那里争嚷。
吕玉见状,心想救人一胜造七级浮屠。
就对众人说:“若救起全部落水之人,我出赏银20两。
”众人听说有20两赏银,纷纷下水救人。
得救之人千恩万谢。
内中有人喊吕玉叫大哥,吕玉一看,是老三吕珍。
原来吕玉一去三年杳无音信,有人传说吕玉已死,吕玉的老婆王氏不信,老二吕宝假装派人去访,骗王氏说已访属实,要把王氏卖掉还赌债。
王氏不从,才遣吕珍再去探访,不料在此落水被救。
吕玉听完,立即赶路回家。
再说吕宝连输,不等吕珍回家,就把王氏卖给一个江西人,得银30两,吕宝回家告诉杨氏,说晚上有人来叫门,你就开门就是。
吕宝拿着钱,又去了。
夜晚,江西人来了,杨氏开了门,江西人就把杨氏推入轿子里,不管三七二十一连夜抬回江西去了。
第二天早上,吕宝回家,找不到老婆,方知被江西人抬走了。
这时,吕玉到家,吕宝见状,赶紧从后门逃走,不知去向。
吕玉一家团圆。
吕玉娶妻王氏,吕宝娶妻杨氏,吕珍年少未娶。
王氏生有一子,因是儿子,全家欢喜,故小名喜儿。
六岁那年,喜儿与邻居小一起去看戏,走丢了,没回家。
吕玉兄弟一连找了半月,毫无踪迹,吕玉伤心极。
后来,就想个办法,凑些银子,收些棉花布匹,到处贩卖,一边做生意一边探访儿子消息。
一做就是四年,虽然赚了一些钱,但儿子还是没有找到。
第五年,吕玉又去做生意。
路上碰见一个布商,布商知道吕玉是个精明的生意人,就邀他做伙计,一起去山西。
到了山西,遇见连年荒歉,货款收不上来,等货款全部收集,吕玉已经在山西耽搁了三年。
布商过意不去,就给双倍工钱,吕玉赚了不少钱,也就不等布商,自己先回家了。
一日,吕玉来到陈留的一个地方,路边有个茅房,吕玉进去如厕。
看见壁上挂着一个布搭膊,取下来一看,布兜里有200两银票。
吕玉想:不知是谁遗忘在此,此刻心中不知有多着急。
就在路旁一连等了三日,见无人来找,只好继续前行。
一日,来到宿州,天晚住店,碰见一个同住店的商人,睡前,两人闲聊,互问哪里人、去哪里做什么生意等等。
那人唉声叹气地说,家住扬州,开一商号,人称陈朝奉,今去河南讨生意欠款,讨得银票200两,在陈留的路上如厕,吊在茅房壁上,竟忘记拿回。
到晚上住宿才发现。
因有半天时间,恐已被人拾去,就没有回去找,故唉声叹气。
吕玉说,家住无锡,人称吕大,去山西做商家之事叙述一遍,反正回家同路,表示与之同行。
陈朝奉应允。
不一日,两人来到扬州陈朝奉商号,果然生意兴隆。
吕玉住在陈朝奉家中。
饭后喝茶,吕玉方告诉陈朝奉,说在陈留路上如厕,拾到布搭一个,内有银票200两。
不知你的布搭有无记号。
陈朝奉说,布搭内有用白线绣个陈字。
吕玉取出布搭还给陈朝奉,200两银票完璧归赵,陈朝奉心里十分感动,提出要和吕玉平分那200两银票,吕玉坚决不要!陈朝奉更加感动,称吕玉为恩兄,招待吕玉。
席间,陈朝奉说:“有女今年12岁,不知恩兄有无儿子,如有的话,愿结为亲家。
”吕玉伤感地说:“本有一子,七年前去看戏未归,今杳无音信。
回家后,打算领养一个,外出做生意才有帮手。
”陈朝奉说:“几年前,有人领一小儿来卖,我看长得清秀,就买下来陪小儿读书,现在学堂。
如恩兄不弃,愿送给恩兄为子。
”说完,就叫人去学堂叫喜儿回来。
吕玉听说那小儿叫喜儿,心中疑惑。
小儿回来,吕玉一看,果然清秀,吕玉细看,认得儿子眼角的小伤疤,就问小儿什么时候来到陈家?小儿说有七年了。
吕玉问家住何方?小儿说只记得家住无锡东门外,父亲叫吕大,母亲姓王,小名喜儿。
听到这里,吕玉一把把小儿揽入怀中,说:“亲儿啊,我就是吕大。
”吕玉喜极而泣。
吕玉拜谢陈朝奉。
陈朝奉感叹地说:“有恩兄还金之盛德,天才遣恩兄到这里,父子才得以团圆。
今愿与恩兄结为亲家。
”吕玉高兴应允,叫儿子拜见岳父。
第二天,吕玉父子要回家了,陈朝奉送银20两给女婿做路费,吕玉推辞了多次,方才收下。
吕玉父子乘船沿运河回家。
来到一个码头,听见河边人声沸腾,原来一艘客船翻船,船上客人尽落水中,落水之人皆呼救,岸上人叫小船救人,小船索要赏钱,双方在那里争嚷。
吕玉见状,心想救人一胜造七级浮屠。
就对众人说:“若救起全部落水之人,我出赏银20两。
”众人听说有20两赏银,纷纷下水救人。
得救之人千恩万谢。
内中有人喊吕玉叫大哥,吕玉一看,是老三吕珍。
原来吕玉一去三年杳无音信,有人传说吕玉已死,吕玉的老婆王氏不信,老二吕宝假装派人去访,骗王氏说已访属实,要把王氏卖掉还赌债。
王氏不从,才遣吕珍再去探访,不料在此落水被救。
吕玉听完,立即赶路回家。
再说吕宝连输,不等吕珍回家,就把王氏卖给一个江西人,得银30两,吕宝回家告诉杨氏,说晚上有人来叫门,你就开门就是。
吕宝拿着钱,又去了。
夜晚,江西人来了,杨氏开了门,江西人就把杨氏推入轿子里,不管三七二十一连夜抬回江西去了。
第二天早上,吕宝回家,找不到老婆,方知被江西人抬走了。
这时,吕玉到家,吕宝见状,赶紧从后门逃走,不知去向。
吕玉一家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