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昌孟戏/舍溪版孟戏(改编)

1年前 (2024-04-21)
广昌孟戏舍溪版孟戏(改编)虎虎生威 舍溪孟戏简介   舍溪,又称舍上,这里有一种专门演唱孟姜女故事的戏曲,当地人俗称舍溪孟戏。
这是一种有十二门楼齐全的连台本大戏,他们有全套的舞台演出程式和民俗祭祀活动,传统习俗只在每年正月演出一次,文化内涵相当丰富。
经专家考证,舍溪孟戏起源于元末明初,其演出剧本当属古南戏的《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舍溪孟戏剧情概况是:范杞良和许孟姜本是天宫的金童、玉女,只因在御花园采撷仙花而调情,被玉帝贬下凡尘受难十八年,他们被贬在乐施好善人家投胎。
金童遣去武康县范家,范家生子取名范杞良,玉女送去许家,许家产女取名许孟姜。
一日,孟姜女发下三个心愿,即在元宵佳节、花朝令节、六月六日若均不遇如意才郎,便是今生无姻缘分,发誓不嫁,终生在家侍奉高堂。
胡人起杀向秦朝,秦始皇大将蒙恬前去修筑长城御敌,为修长城每家将三丁抽一,五抽二,单丁独子也要行,并向天下发出榜文,蒙恬请王翦、白起二位将军前来商议筑城之事。
范杞良与好友张元华出游观看筑城榜文时,被丁捉住押住沙场筑城。
因天气炎热,蒙恬下令歇息一月再开工,而范、张趁夜逃走。
蒙恬查伕,知范、张己逃,速捉拿不轻饶。
六月六日,孟姜女在花园浴水,巧遇从沙场出逃的范杞良,几经周折,范杞良与孟姜女拜堂成亲。
李信率到华州府挂榜捉拿逃伕,巧将范杞良锁住,范杞良与孟姜女在画桥洒泪分别,七夕夫妻被拆散。
范杞良在押回沙场途中,夜宿娘娘庙,咬破手指写,要孟姜女送寒衣。
娥皇娘娘令判鬼变成鸿雁传送。
孟姜女拾得,辞父携寒衣,前往北地沙场给夫君范郎送去。
历经千难万险,孟姜女在长城下啼哭,被李信带见蒙恬,蒙恬胁迫孟姜女做其夫人,孟姜女誓死不从。
孟姜女寻夫不见,便日夜放声大哭,玉帝金星召雷劈城,露出骨骸无数,孟姜女滴血寻夫,认出了范杞良的骨骸并护送回家。
蒙恬得知孟姜女哭倒长城,大怒。
孟姜女被捉,打入天牢。
刑部杨启和部赵高,勘问孟姜女为何哭倒长城。
孟姜女诉出心中三不平,说“城不坚,被风雨所损,并非小妇人哭倒”。
赵高和杨启见孟姜女貌美,正值秦王缺皇后,遂向秦王。
秦王召孟姜女上殿,孟姜女奏诉三不平,并与蒙恬在金殿对词。
秦王见孟姜女貌若天仙,要立孟姜女为正宫皇后,孟姜女以范杞良惨死沙场为由,奏请要为范杞良超度后才能应允。
秦王遣众官员随同孟姜女到金水河边超度范杞良,超度期间,孟姜女跳河尽节。
众官与僧众因不敢回朝复,也只得跟随其后投河身亡。
金童、玉女难星已满,天宫归位团园。
舍溪孟戏全本为二夜半,前半夜为“天宫赐福”、“开山”、“打钱”孟戏开台,头夜孟戏共三十二出,二夜孟戏共三十一出,全部连台演出共需十个小时。
舍溪孟戏剧团 二0一二年六月二十日 农历壬辰岁五月初二 《舍溪孟戏》演出程序   舍溪孟戏分前半夜、二夜和三夜(上下本)。
前半夜即为三夜之头夜;上下本为二夜和三夜;演出前半夜的当天,必须举行“请”和“出帅”,这就是演出程序。
《孟戏》乃村民之奉戏,因此,每年正月十二日,被定为老爷“出帅”之日,即当天演出之日,同时还必须进行两项祈祷典礼。
一、请 每年演出前,首先要到将军殿前,请三元将军到礼堂看戏,並要在每位老爷面前点蜡烛一对,线香三柱老爷案桌中央,要放好如下几样贡品:火纸、爆竹、线香、蜡烛、猪肉、鱼、豆腐,水和酒各一碗。
其贡品各有内涵: (一)、火纸、爆竹、线香、蜡烛:(1)火纸:献给灵之红包;(2)爆竹:鸣报人间之祝愿声;(3)线香:献上人间衷心之虔意;(4)蜡烛:年年月月人们脆拜在之面前; (二)、猪肉、鱼、豆腐、水和酒各一碗:(1)猪肉四斤:一年四季五谷丰登;(2)鱼六斤:年年有余,六畜兴旺;(3)豆腐一斤:子孙万代一定有福;(4)水和酒各一碗:崴久长青,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此项典礼历来都要请道教人士作主持人。
舍溪孟戏一贯请的都是当地龚氏道家。
龚代道家从明代传承今龚腾辉,已经历二十四代。
在道士的主持下,首先由当地各族长首士和剧团全体演职员向老爷朝拜。
主持人宣读祭文,称请法事。
祭文全文如下:伏以日吉时良,天地开张,家发炉焚香。
香不乱烧,不乱请。
乍起,道不远。
虔虔须知,力飞躍,祷求即应。
铃朗真声,十方肃静,河海尽默,山岳吞烟,万,招集群仙,天无浮秽,地切妖气,名会洞清,大量玄玄也,常清常清天尊。
道由心学,心加香传,香焚玉炉,身在九天,今会下边,仙佩临轩,会关告,速达三天,香云结篆大天尊,一关祖师在吾前,二关祖师在吾后,三关三元将军不离吾身左右,一声开天门,二声闭地府,三声留人门,四声堵鬼路穿鬼心,破鬼肚,焚香一心拜请祖师上元一品,几气天官赐福,紫微大帝,祖师中元二品,七气地官赦罪清虚大帝,祖师下元三品五气水官解厄洞阴大帝。
三元王者三佰六十应懲尊,再焚真香,一心拜请南斗六司寿帛君,北斗七源解厄君,上界鲁班仙师,清源妙道君,金花小姐,银花小姐,千岁公今,万岁老人,杨大伯公,李大夫人,千里眼,顺风耳,再焚真香,一心拜请。
三壇上圣,六部高真,前传后教,今古尊师,列位师傅光降壇场,焚香一心拜请县主城隍布镇尊,当年太崴德尊,殿香火德明,祖堂先远流派宗亲,中庭土地镇宅龙,门户尉,井灶君,乡坊上下福主英列当盖民主里社公正尊,屋前宅后十二禁忌君,虚空过往表监仙凡。
今为江西省广昌县甘竹镇舍溪孟戏班,于正月十二日本舍举行演出,敬请三元将军大老爷光降壇场,加护,拥护,祈恩盖佑各坊迪吉老幼钧安,百事顺逊,大章懲应。
烧火纸,放鞭炮,以上祭文当众焚之。
二、出帅 请完毕,要抬着四尊像出帅。
原舍溪班之请、出帅,乃有一套古老程式,此程式即队伍之排列与顺序是甘竹镇内道教传人龚松林(89岁)老先生亲口所述: 历来在本村之规模,最前面由二人身穿彩衣,肩扛舍溪孟戏旗,后一人鸣锣开道;吹长号四人,身穿长衫,长号要用大红绸布扎花,四人分两行,并排行走;身穿开山衣一人,头戴面具,手执双斧单独行走; 巡牌二人,身穿彩衣,各拿“肃静”和“迴道”牌,并排行走;乐队一组六人,身穿长衫,演奏锣鼓、唢呐等,两人一排,分三行行走;帅旗二人,身穿彩衣,各肩扛帅旗,并排行走;香盘两具,两位儿童手托香炉,并排行走;扛老爷六人,身穿彩衣,两人一抬,有大老爷、二老爷、三老爷,依次行走;扛祖师(清源祖)单独行走;乐队二组,六人穿长衫,演奏锣鼓、唢呐等乐器,两人一排,三排行走;龙灯队,十人穿彩衣,从头到尾排列随行。
锣鼓喧天,吹拉弹唱,十分壮欢。
各堡坊,家家户户,早已在自家门前摆好香案,点燃香烛,互放爆竹,互致报祝,各户人家都对着像掌跪拜。
结束,将老爷供奉在礼堂戏台对面的龔上,将敬拜的贡品摆上,蜡烛线香点燃,豆腐和水酒各一斤供放在龔上,另将四斤猪肉挂在戏台屋木杂左边,将六斤鱼挂在戏台屋樑右边,统称挂壁猪肉鱼,主要是请老爷看戏,也是必要的祭祀。
当天夜晚温出两夜半后,还要每日演出皮黄戏之整本。
这一段时间将达半个多月。
结束当夜,观众散场后,还要进行《扫台》:即用爆竹鸣放在舞台前,赶去妖魔鬼怪,这时台下人员迴避,完后晚餐,要将挂壁猪肉鱼给演职员吃。
第二天上午要将三元老爷坫回行宫(将军殿),照旧俗请道士作安座法事如下: 善事当中,有劳在前,回谢在后,列岳群仙,名山洞府,过往仙凡。
列列师傅,各归原位,各受供养。
在天归天,在地归地,在山还山,在水还水,在天上腾云驾雾,在地者勅马摇鞭,来当辨请。
去则奉送,来者留思,去则降福,稽首皈依,拱手拜送,外有请有送,三无将军当座殿内,奉行供养。
回鸾,返驾天尊!留恩,降福天尊!保华,园满天尊,不可思议功德,唸完,烧火纸,放歌她,所到人员各个敬拜。
完毕,各自回家。
孟戏剧本中历史人物及用词简介 一、历史人物简介 葛真君:道教人物,亦称葛云(公元164一244年)。
于江西阁皂山修道,道教尊为葛仙公、太极左仙公,是著名道教学者葛洪,号稚川,世称小仙翁的从祖父。
葛玄于宋淳祐三年封为“冲应孚佑真君,是道教灵宝派祖师。
真武君,又称玄武。
古代话中的北方之。
宋大中祥符(1008一1016年)尊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
其像披发,黑衣,仗剑,踏龟蛇。
许真君:即许逊(公元239~374年),东晋道士,河南汝阳人,家在江西南昌。
年二十学道于吴猛,尽传其秘。
后拜黄当湛母为师,得净明五雷诸法术。
于东晋宁康二年在南昌西山,全家四十二口拔宅飞什。
宋徽宗封为“道玄应功妙济真君”,位居天枢使相,为天府四相之一,称为西山净明法派祖师。
二、戏中常用简称 入大斗:戏台中央靠底幕之大坐椅,皇帝、官员、首领之座位。
入小斗:戏台正中之坐位,如一桌二椅或单独之座位。
科介:依剧情节所需之表演动作及过程,如骑马、饮酒介、笑介等。
园名:绕戏台表演区一圈或过场绕八字形等。
广昌孟戏舍溪版孟戏(改编)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广昌孟戏舍溪版孟戏(改编)广昌县舍溪孟戏剧团有限公司演出场 玉皇登殿 第二场 庆寿发愿 第三场 姜女观灯第四场 将军议事 第五场 浴水遇范第六场 画桥分别第七场 姜女送衣 第八场 滴血认夫第九场 金殿对词尾 声 天宫团圆 剧本改编 一国音乐设计 卢菁摄像制作 张德成视频字幕 张德成 演职员表 魏如仁 (小生 二花)魏水来 (小旦 贴生)魏如忠 (正生)魏如仪 (老生)魏心文 (大花)魏胖子 (二花)魏匡胤 (二花)魏立贤 (三花)魏春林 (副末)魏贵龙 (小生)曾细女 (小旦)徐辉冬 (老旦)徐木金 (老旦)魏小红 (贴旦)魏六生 (老生)饶红英 (贴生)黎海燕 (小旦)谢金香 (贴旦)魏如其 (字幕)魏明光 (乐队)魏相福 (音乐)魏大年 (司鼓)魏细年 (弦乐)魏生明 (管乐 弦乐)魏盐客 (打击乐)魏福龙 (服装)魏国华 (服装)魏一盛 (内勤)魏大享 (内勤)黄日兴 (内勤)魏宝亮 (内勤)魏大禄 (内勤)魏芬仔 (内勤)魏连旗 (内勤)黎南嘴 (内勤)曾芬来 (内勤)危梅兰 (内勤)魏新辉 (内勤)魏润年 (内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