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气瓶 | 为什么不能横倒卧放?
2年前 (2024-04-21)
乙炔气瓶 | 为什么不能横倒卧放?木易广隶 乙炔|直立使用乙炔钢瓶不能横躺卧放,是由贮存乙炔钢瓶的化学、物理性质所决定的。
乙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燃烧时产生的火焰温度为2350℃,而与氧气混燃烧时产生的火焰温度可达3000—3300℃。
因此,乙炔是具有爆炸性的危险气体。
乙炔有个特点,如果将其装在一般容器里,压力不能超过0.2MPa,否则,就要发生爆炸;如果将乙炔赶入多孔性填充料中,压力增加到2.7MPa时,仍能安全有效。
但后者贮存量很小,不利于工业生产。
于是人们利用乙炔可以大量溶解在丙酮中的特点,在瓶中填满浸透丙酮的多孔性材料(如细粒活性炭或固体硅酸钙复填料)。
这样,就可以在1.5—2.5MPa时(15—25个表压)下安全制取,贮存瓶内供使用。
使用乙炔时,把乙炔钢瓶阀门打开后,由于外界压力比钢瓶内压力小,丙酮就会把溶解进去的乙炔放出来,放完后,再去充装乙炔,周而复始,使用十分方便。
但是,如果将乙炔瓶横躺卧放使用,则溶解有乙炔的丙酮就会从钢瓶中流出,不仅乙炔与空气混而发生爆炸,同时丙酮蒸气与空气混到1.6—13.0%时遇明火就会爆炸。
因此,乙炔钢瓶只能直立使用。
此外,环境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乙炔的丙酮中的熔解度。
所以,乙炔钢瓶不能在阳光下暴晒,也不能在热环境中放置。
乙炔|防爆措施使用乙炔时,必须配用格的乙炔专用减压器和回火防止器;瓶体表面温度不得超过40℃;乙炔气瓶的使用只能直立,不能横躺卧放;开启乙炔瓶阀时,不要超过1.5圈,一般只开启34圈;乙炔从瓶内输出的压力不得超过0.15Mpa,瓶内乙炔严禁用尽,必须留有少0.05Mpa。
乙炔|安全防护吸入:迅速脱离现场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带适的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氧气含量与空气中氧含量一致或接近时)。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必须有人监护。
泄漏应急处理:①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②切断火源。
③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④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理通风,⑤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⑥构筑围堤或挖坑以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⑦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⑧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乙炔|应急医疗诊断要点:(1)吸入一定浓度后有轻度头痛、头昏。
(2)吸入高浓度时先兴奋、多语、哭笑不安,继而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嗜睡。
(3)严重者昏迷。
(4)乙炔急性毒性主要是因为高浓度时置换了空气中的氧,引起单纯性窒息作用,缺氧是主要致死原因。
处理原则:可参考“丙烯中毒”。
预防措施:停止吸入,症状迅速消失。
实际上,乙炔中毒者的症状部分由于混入的磷化氢、硫化氢和其他气体所致。
应注意有否混气体中毒,尤其是磷化氢中毒的可能性,以便及时抢救。
添加微信了解更多安全知识
乙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燃烧时产生的火焰温度为2350℃,而与氧气混燃烧时产生的火焰温度可达3000—3300℃。
因此,乙炔是具有爆炸性的危险气体。
乙炔有个特点,如果将其装在一般容器里,压力不能超过0.2MPa,否则,就要发生爆炸;如果将乙炔赶入多孔性填充料中,压力增加到2.7MPa时,仍能安全有效。
但后者贮存量很小,不利于工业生产。
于是人们利用乙炔可以大量溶解在丙酮中的特点,在瓶中填满浸透丙酮的多孔性材料(如细粒活性炭或固体硅酸钙复填料)。
这样,就可以在1.5—2.5MPa时(15—25个表压)下安全制取,贮存瓶内供使用。
使用乙炔时,把乙炔钢瓶阀门打开后,由于外界压力比钢瓶内压力小,丙酮就会把溶解进去的乙炔放出来,放完后,再去充装乙炔,周而复始,使用十分方便。
但是,如果将乙炔瓶横躺卧放使用,则溶解有乙炔的丙酮就会从钢瓶中流出,不仅乙炔与空气混而发生爆炸,同时丙酮蒸气与空气混到1.6—13.0%时遇明火就会爆炸。
因此,乙炔钢瓶只能直立使用。
此外,环境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乙炔的丙酮中的熔解度。
所以,乙炔钢瓶不能在阳光下暴晒,也不能在热环境中放置。
乙炔|防爆措施使用乙炔时,必须配用格的乙炔专用减压器和回火防止器;瓶体表面温度不得超过40℃;乙炔气瓶的使用只能直立,不能横躺卧放;开启乙炔瓶阀时,不要超过1.5圈,一般只开启34圈;乙炔从瓶内输出的压力不得超过0.15Mpa,瓶内乙炔严禁用尽,必须留有少0.05Mpa。
乙炔|安全防护吸入:迅速脱离现场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带适的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氧气含量与空气中氧含量一致或接近时)。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必须有人监护。
泄漏应急处理:①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②切断火源。
③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④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理通风,⑤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⑥构筑围堤或挖坑以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⑦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⑧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乙炔|应急医疗诊断要点:(1)吸入一定浓度后有轻度头痛、头昏。
(2)吸入高浓度时先兴奋、多语、哭笑不安,继而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嗜睡。
(3)严重者昏迷。
(4)乙炔急性毒性主要是因为高浓度时置换了空气中的氧,引起单纯性窒息作用,缺氧是主要致死原因。
处理原则:可参考“丙烯中毒”。
预防措施:停止吸入,症状迅速消失。
实际上,乙炔中毒者的症状部分由于混入的磷化氢、硫化氢和其他气体所致。
应注意有否混气体中毒,尤其是磷化氢中毒的可能性,以便及时抢救。
添加微信了解更多安全知识
- 随机文章
- 核心危机(核心危机魔石合成攻略)
- 饿了么红包怎么用(饿了么红包怎么用微信支付)
- 光遇花手先祖位置(安卓光遇手花先祖)
- 广州4a广告公司(广州4a广告公司创意总监年薪)
- xboxones(xboxone手柄怎么配对主机)
- 兵马俑(兵马俑介绍和历史背景)
- 陈武简历
- 儋州市第二中学(儋州市第二中学录取分数线)
- 鬼泣5攻略(鬼泣5攻略第三关怎么跳)
- 地球日主题(2020年世界地球日主题)
- 冰客(冰客果汁)
- yy魔兽(yy魔兽世界)
- 拆奶罩
- 东天目山(东天目山景区)
- 杭同(杭同培训中心怎么样)
- 蝙蝠给人类的一封信(蝙蝠给人类的一封信)
- 大松电饭煲(美的大松电饭煲)
- 服饰加盟(服饰加盟店招商)
- 疯狂填字(疯狂填字5)
- 点对点短信息(点对点短信息费是什么意思)
- 观音普门品(观音普门品念诵全文)
- 河北省大运会(河北省大运会时间)
- 哈利波特官网(哈利波特官网在哪里)
- 骇客神条(骇客神条怎么辨别真假)
- 杜星霖(杜星霖图片)
- 查传倜(查传倜个人生活)
- 广州晓港公园(广州晓港公园正门图片)
- 钢筋等级符号(钢筋等级符号电脑怎么输入)
- 常州天宁寺(常州天宁寺求什么灵验)
- 广州中山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录取分数线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