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恩圣地——南京大报恩寺

1年前 (2024-04-21)
报恩圣地——南京大报恩寺水清云淡 历史上记载的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外长干桥边。
琉璃宝塔是大报恩寺的核心建筑,高78.2米,九层八面,周长百米。
这项工程耗时近20年,使用的匠人和军工达10万人,耗资248.5万两银子。
塔建成后,9层内外共设篝灯146盏,每盏芯粗1寸左右。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通体用琉璃烧制,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在中世纪,早期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把它与土耳其索菲亚大寺、意大利比萨斜塔、埃及亚历山大陵等并称为“世界七大奇观”,被当时西方人视为代表中国的标志性建筑,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被称为“天下塔”。
明代初年清代前期,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作为南京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被称为“天下塔”,更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是当时中外人士游历金陵的必到之处。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这两句诗中"四百八十寺"的起源就是大报恩寺。
让大报恩寺琉璃塔名扬欧洲的,是由荷兰约翰·尼霍夫之兄亨利·尼霍夫整理、编辑的尼霍夫游记。
在尼霍夫游记中,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已被称作是可与“世界七大奇迹”相提并论的伟大建筑,其独特的造型和的美丽,通过文字和版画,被大肆渲染和热情推崇。
如今复建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寺庙,而是一座风格独具的“遗址公园”。
复建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是中国目前规格最高、规模、保存最完整的寺庙遗址。
2008年从大报恩寺前身的长干寺地宫出土了“佛顶真骨”、“感应舍利”、“诸圣舍利”以及“七宝阿育王塔”等一大批文物、“国宝”与佛教圣物。
2011年评为“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3年核定为“国保”。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中备受瞩目的琉璃宝塔并未按照历史原样复建,而是以轻质钢架玻璃保护塔的形式重现,在完整保护遗址的前提下赋予其象征意义与内涵,留给每个人对于这已逝的宏构和盛景无限的想象。
新塔高度93.157米,平面轮廓与古塔八边形平面吻,内核由两个正方形旋转交错构成莲花瓣状,寓含花漫菩提,通过层层收分、塔顶重构等加强对古塔形式呼应,以当代技术再造新塔古韵。
游客进塔,可先看安奉感应舍利的舍利地宫,随后乘坐电梯九层进入云中佛殿,纵览江南烟雨,一饱金陵风韵。
大报恩寺的游览路线:  游客中心 → 主门厅 → 长干佛脉 → 千年对望 → 前世今生 → 地官圣物 → 江南首诗 → 莲池海会 → 南朝四百八十寺 → 舍利佛光 → 经变画廊 → 千年地宫 → 大报恩塔 → 报恩林 → 忘忧河 → 感恩众生 → 南画廊 → 经藏如海 → 报恩文化艺术馆 → 出口 御碑亭御碑亭共两座,分处中轴线南北两侧,南部为永乐所立御碑。
北部为宣德年间所立御碑。
香水河桥 主干道两侧系满游客请购的福音风铃,小小木牌上写上祈福、祝福等心语,徐徐风起,阵阵煞是悦耳 遗址景区入口,两侧为进出通道 天王殿遗址 洗尘净心,开启报恩之旅。
玉石水池,称“洗手静音台”,不断向外溢出洁净之水,房顶上塑造的莲花莲叶,在灯光下放出异彩。
天王殿坑土台基 明代夯基遗址 ”长干佛脉“用视频等现代手段展现了古长干里到大报恩寺寺庙佛脉的历史盛景。
“千年对望”的时空长廊,踏上步道,脚下七步生莲,立柱摇铃轻响,长廊尽头是玄奘法师的清瘦背影面对着佛陀微笑。
地面呈现的七步莲花之一 墙面呈现的佛手势形 “千年对望”,以“玄奘与释迦牟尼顶骨舍利共同瘗藏于此地约一千年”为题材,用雕塑、LED等手段,营造玄奘法师与佛陀“千年对望”的实景 玄奘法师与佛的相望千年,佛首由8000多根光纤和水晶珠组成。
佛家手语与光影的结,历史与现代科技的结,看到的那一刻很震撼,美的想下跪的那一种 明代官窑(烧制琉璃件)遗址这是一组烧制琉璃的官窑,2008年在中华门外窑岗村发现,发掘后迁移置此。
据记载,朱元璋当年曾下令在南京城南聚宝山一带建造了72 座琉璃官窑,烧制大量琉璃构件,供南京城内大批建筑所需,包括大报恩寺的琉璃构件 大报恩寺建设场景”前世今生“大报恩寺自建寺初始,长干再继,天禧更名,直永乐报恩,此处沙盘模型复原了大报恩寺建设场景,栩栩如生,展现了大报恩寺历代垂直遗址叠加,宫阙规制的建筑特色 玻璃拱门()为了给游客以直观的形象,展厅内仿建了一拱当年大报恩寺标准层的琉璃塔拱门。
拱门上的动物是藏传佛教艺术的一个特有造型,称为“六拏(ná)具”。
这是藏传佛教中的法相装饰,顶部中央为大鹏金翅鸟、两侧向下分别为龙女、摩羯鱼、飞羊、狮子、白象组而成,每一种形象各有寓意 大报恩寺玻璃拱门曾经与故宫博物院馆藏的石鼓、陕西博物馆馆藏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仪仗图》、辽宁博物馆馆藏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卷《万岁通天贴》、上海博物馆大克鼎、湖南省博物馆皿方罍、河南博物院云纹铜禁、湖北省博物馆云梦睡虎地秦简、浙江省博物馆玉琮入选《国家宝藏》九大国宝特展。
”大报恩寺遗址”之所以闻名遐迩,正如前面所述,是因为2008年在大报恩寺前身的长干寺(宋代)地宫,出土了“七宝阿育王塔”等一大批国家级文物与佛教圣物,尤其是2010年“佛顶真骨”、“感应舍利”和“诸圣舍利”的面世,震惊华人世界和佛教界 地宫为圆形竖井式。
在地宫中心距离、地表4.2米处,发现一块边长约0.9米、厚约0.25米的方形覆石。
覆石提取后,其下露出了方柱状的石函 在石函内发现有一座铁函,高1.3米、宽0.5米。
这是中国从佛塔地宫中发现的的铁函。
地宫中的国宝,首推精美绝伦的七宝鎏金阿育王塔。
这是中国出土的体积、工艺最复杂、制作最精美的阿育王塔,也是全世界范围内已发现的规格的阿育王塔,誉为“塔王” 七宝鎏金阿育王塔2010年6月12日上午9时15分,大报恩寺阿育王塔中佛顶真骨千年后重现人间,这是世界现存一枚佛祖真身顶骨舍利。
佛顶骨舍利是佛祖释迦牟尼涅盘后留下的最为珍贵的头顶骨真身舍利子,是佛教中无上珍贵的圣物。
当时盛放这枚舍利的共有五重容器,从外向内依次是石函、铁函、阿育王塔、金棺银椁和金棺。
塔高1.2米,以檀香木制作骨架,外裹银皮,通体鎏金。
塔上有 452个圆孔镶嵌“佛教七宝”——金、银、琉璃、砗磲(海洋中的双壳贝类,誉为“贝王”)、玛瑙、玻璃和水晶。
在“阿育王塔”前冠以“七宝”定语,正源于此 200多年前来自异域的佛教人物塑像 普贤菩萨像 摩诃迦叶佛像 抄经读经体验区 怀揣虔诚感恩之心 “莲池海会”所谓“莲池海会”,本意是佛祖举办的300余次中的一次。
而“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內的“莲池海会”,是将南京历代开宗立派以及译经传教的著名高僧和集中在一起。
半圆形的拱门里面除了上述的人物外,半球形的穹顶墙上绘满佛教人物。
巨型浙江东阳木雕作品,采用的是多重叠雕技法,此为《诸宗祖庭》,描绘了三论宗、天台 宗、牛头宗、法眼宗几位祖师讲经说法场景 1839年安徒生在他的童话作品《天国花园》中写道:“我(东风)刚从中国来——我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钟都弄得叮当叮当地响起来!”这里的瓷塔,被公认为当时的大报恩寺琉璃塔。
南朝四百八十寺杜牧的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概括了南朝寺庙的盛况。
梁武帝时建康(南京)成为全国佛教中心,著名寺庙达七百余所。
从东汉末年佛教东渐,到清末杨仁山居士建立金陵刻经处,南京在中国佛教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梁武帝问道达摩”,佛教历史上的一段著名公案,流传今。
梁武帝自称“菩萨皇帝”,他不但奉佛教为国教,还广建寺庙,广结名僧。
他当政时节,南朝的佛教文化鼎盛。
梁普通七年(526年),达摩渡海到广州,梁武帝请到南京(当时叫“建康”)。
问道达摩 大报恩寺模型 珈蓝殿遗址 休息区,儿童戏耍 前往“舍利佛光” 南京是中国历史上瘗藏、供奉舍利最早、最多的城市。
以此为缘起,展厅内设计了“舍利佛光”展区。
穹顶下面的中央是一尊涅槃于娑罗双树下佛陀,背后五方佛宝相庄严。
头顶的LED灯据说共有4.2万盏,通过镜子的映照,实与虚总共可达8.4万盏,象征着佛法84000法门…… 头顶的灯光不时变换,仿佛进入了一个奇的境界。
舍利佛光 依据感应舍利七次放光的文献记载,人为地再现了“万千舍利绽放万千光华”的璀璨景象 舍利佛光佛堂内的卧佛 经变画廊 报恩体验区 生之树 忘忧河 报恩剧场父爱恩重如山 母爱情深似海 敬奉父母的轮椅 儿时的摇篮 南画廊 报恩祈福区 经藏如海 书法临摹 千年地宫入口 地宫穹顶造型独特,寓意深远,美轮美奂 地宫玻璃上方正中阿育王塔内,供奉的是感应舍利 所谓“感应舍利”,由感恩而生,因知恩而显,为报恩而灵,以推恩而圣 新塔结构 新塔内二层 报恩文化艺术馆 很多文字资料参考网络相关文献、文章,感谢!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