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灵顺寺…天下财庙

1年前 (2024-04-21)
杭州灵顺寺…天下财庙健行天下 2019.12.07. 节气大雪阳光明媚 天空蔚蓝 今日轮休 选择灵隐寺路线上山 攀登北高峰时值周末11:00上、下山游客络绎不绝 灵隐寺景区道路两旁🍁枫叶正红 毛泽东主席非常喜欢杭州先后莅临四十余次说“杭州是我的第二故乡”在杭工作生活了八百多个日日夜夜足迹遍及杭州的山山水水曾先后于1953年12月、1954年2月、1955年4月三次登临杭州北高峰之巅写下一首《五律·看山》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冷去对佳人。
一片飘摇下,欢迎有晚鹰。
俯瞰灵隐寺 西湖远眺 北高峰之巅 东晋古刹 灵顺寺……天下财庙👍 山巅北望 苏东坡游北高峰五言诗言游高峰塔,蓐食始野装。
火云秋未衰,及此初旦凉。
雾霏岩谷暗,日出草木香。
嘉我同来人,又便云水乡。
相劝小举足,前路高且长。
古松攀龙蛇,怪石坐牛羊。
渐闻钟馨音,飞鸟皆下翔。
入门空无有,云海浩茫茫。
惟见聋道人,老病时绝粮。
问年笑不答,但指穴梨床。
心知不复来,欲归更彷徨。
赠别留匹布,今岁天早霜。
灵顺寺……天下财庙 灵顺寺灵顺寺位于杭州北高峰山巅,历史悠久,文物众多,是杭州市著名旅游景点。
寺庙创建于公元326年(东晋咸和年间),为杭州最早的名刹。
印度高僧慧理和尚在杭州所建五灵之一,北宋年间,因寺庙内北宋初年供奉了“五显财”始称“财庙”。
明代因设殿别名“华光”故又称“华光庙”。
寺庙历史灵顺寺地处杭州最高峰,古刹壮观,历史悠久,历代帝王及文人墨客多登临观瞻。
公元11071110年(宋微宗大观年间)赐寺额“灵顺”康熙帝留“华光庙”墨宝,乾隆帝赐“财真君”并赋寺一首,唐代诗人方干,宋代文豪苏东坡,明代才子邓林,姚肇等均留诗词与寺庙之中。
江南才子徐文长登山游寺谓平生所仅见,故留下“天下财庙”墨宝,今刻匾存于寺内。
建国后,开国领袖毛泽东曾三临北高峰,提诗一首,刻碑立于山颠,朱德委员长于1961年登山赋诗一首。
灵顺寺东晋慧理禅师创建的“五灵”(灵鹫、灵隐、灵峰、灵顺、灵山)之一。
公元742-756年(唐天宝年间),寺僧子捷在灵顺寺旁建北高峰塔,灵顺寺成为该塔塔院。
宋时,为奉祀婺源五显,增建华光殿,供奉五福,被宋徽宗赐名“灵顺庙”。
唐代诗人方干《夏日登灵隐寺后峰》云: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
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
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
那知兹夕兴,不与古人同。
现存大殿为明末清初所建,规模宏伟,堪称华夏财庙之最。
原高峰塔已不复存在。
宋 . 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宋 . 杨万里南高峰塔对比北高峰塔诗一首“南北高峰巧避人,旋生云雾半腰横。
纵然遮得青天面,玉塔双尖分外明。
” 下山路线选择途径韬光寺……儒、释、道三栖圣地,自古以朝佛、观日、观海三绝而著称,始建于唐穆宗长庆年间。
韬光寺是灵隐景区中颇有影响的唐代古寺,位于永福禅寺旁,是由唐朝时四川著名的诗僧韬光禅师所建,也是因此得名。
历史上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经常来到寺中煮茶吟诗。
韬光寺依山而建 宁静幽美 观海亭建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
这里是古时灵隐山中最适观海之处。
亭柱上楹联"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为唐代诗人宋之问的名句,韬光观海还是清代西湖十八景和杭州二十四景之一。
民间传说取韬光寺金莲池的泉水治病,效果极为灵验,因此,韬光寺的香火非常旺,在观海亭里挂满了病人愈后敬献的写有"有求必应""妙手回春"等字样的锦旗。
下山途中 江南寺庙香火旺盛,百姓十分虔诚。
据说过年烧香拜佛的人流,熙熙攘攘,排满山路。
北高峰这条路线上分别有灵隐寺 永福寺 韬光寺 灵顺寺 法华寺(法华寺门口,建有灵塔一座,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之灵。
)附近还有著名的上天竺,中天竺,三天竺三座寺庙。
路旁 灵隐寺石墙上的植物化石 灵隐寺东南山 回望北高峰 断桥近黄昏(车窗拍照) 西湖泛舟人(车窗拍照) 晚餐 七坊八巷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