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华安土楼(二宜楼)

1年前 (2024-04-21)
游华安土楼(二宜楼)无可奈何花落去   我们这十六人(同学)组成的旅游团队加上内蒙的四人,抚顺的十人,是昨天下午(十一月二十日)由沈阳飞往南昌,今早很早就起床,开始了正式的旅程,今天的两个行程距离太远,用大家的话说,把时间都扔在了道上。
旅游大巴行驶了六个小时,在蒙蒙细雨中来到泰宁古城,我们穿过雨巷,不停的拍照,又恋恋不舍的离开,下一个旅游景点就是华安土楼。
一路上,一个个茶园一倏而过,加上山间的竹林,这都是我们东北人次见过,格外的新鲜。
一路上我们在猜测,或转过一个山角,或拐过一片竹林,就应该看到我们印象中的土楼,但只是猜测。
福建土楼世界闻名,分布地域很广,有龙岩的永安县,漳州的华安县,永靖县,粗略统计有三千多幢,2008年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
我们今天去的是华安土楼,华安土楼仅六十八座,数量虽然不多,但华安土楼以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特殊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与科学价值,在福建土楼中占据特殊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真像导游预计的那样,旅游大巴从泰宁古城出来又行驶了六个小时,终于来到了华安土楼,这时已是傍晚了,加上当天是阴天,显得天气特别暗。
当地的一位女导游接待了我们。
福建土楼闻名中外,以前我只是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过它,这次真的实实在在的看到它,仅从它的外观和它的规模就令人赞叹不止,再加上周围具有一定闽南文化特色的建筑群和环抱的群山秀色,把它烘托得别具色彩。
因为天色已晚,我们大概是一个旅游团队,二层以上的通廊已经关了,在天井里一边听导游讲解,一边还要抓紧时间拍照,土楼的每一个建筑细节都令人赞叹不已。
这个土楼以"宜家宜室","宜山宜水”的寓意故名为"二宜楼“。
"二宜楼”始建于清乾隆庚寅年(1770年),占地面积十亩,高十六米,系两环土楼民居,为单元式与通廊式相结的巨型建筑物。
它外环楼高四层,内环一层,直径73.4米。
这座士楼的建造者蒋仕雄与儿孙三代人用了三十年建造而成,我们的这位女导游是蒋氏的二十四代孙媳。
除了做导游外,她家还开了一个茶叶店,由她丈夫经营。
没等我们对二宜楼有过多的了解,天已大黑下来,手机拍照已不可能了,我虽专为旅游买个尼康相机,但也是小白,还好,抚顺的那位女领队带了相机,向她请教后勉强拍了些。
我们对土楼的四周也大致的了解一下,土楼周边的一些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建筑,其中一部分是旅店,饭店和茶叶店,应该算是土楼旅游的配套设施吧。
福建的茶叶是很出名的,中国的十大名茶,其中福建安溪县的铁观音,崇安县的武夷岩茶就占了两席,这里正是宣传福建茶叶最好的窗口。
我猜测,这里的经营者一定是以蒋氏后人为居多。
晚饭后,我们来到土楼前面的广场,观看大型投影,此时土楼成了宽大的幕墙,体现开发建设保卫闽南这块土地的动人故事也就从土楼的宽大屏幕上开始了。
我们被闽南人民的励志故事所感染,以致下起了毛毛细雨也未查觉,景区的工作人员一直在陪伴着我们,能把闽南人民世世代代坚强不息的奋斗精展现给游客,这大概是他们的喜悦,也是他们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