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铁道精》

1年前 (2024-04-21)
《传承铁道精》阳阳 每一次发小聚会我们都有个主题,除了重走“长征路”寻找童年的影子,就是享受“聚会一次开心一年”的欢乐,但能够让我们持续组织的,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最能够把我们永远凝聚在一起的力量源泉,那就是---铁道 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雄壮的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呀你要问我们哪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劈高山,填大海,锦绣山河织上那铁路网,今天汗水洒下地,明朝那个鲜花齐开放。
同志们哪,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啊,铁道战士志在四方!这就是我们铁道的军歌 铁道是中国人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程技术种。
从1948年到1983年,从铁道纵队、铁道团再到军委直属的陆军种,其形成和发展始终与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各个历史时期,人民铁道始终发扬主义、爱国主义和革英雄主义精,发扬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优良作风,与兄弟部队一起创建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成为国家“铁道建设的突击队”,为、国家和人民建立了特殊功勋。
35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倏忽一瞬,铁道作为的一个种业已消失,但数十万将士为新中国建立、为革战争胜利以及为国家建设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必将彪炳史册。
为了传承铁道精,继承父辈的光荣传统,我们常常自豪地把自己称为“铁二代”。
因为,我们自信、我们能够、我们也一定会做到,把铁道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扬光大! 记得2016年,我们组织铁二代重返大兴安岭,因为这里也是我们父辈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为了缅怀先烈和父辈,我们在大兴安岭铁道烈士陵园举行了庄严的祭奠仪式 他们走了,远去了,把一片深情连同牢牢的记忆,刻在高山,刻在大海,刻在每一个铁人心中,隽永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如今,飞驰的铁龙,延着他们的足迹,行进在闪光的钢轨上,仿佛日日夜夜在千山万水间寻觅、呼唤!寻觅他们远去的身影,呼唤他们的名字: “铁---道--- ”…… 举起右手的那一刻,除了表达对先烈、父辈们的敬仰、缅怀和爱戴,更重要的是表达我们传承铁精的决心、责任和义务 铁道的建制已经成为历史,铁道的军旗已经成为文物。
但是今天,我们高高举起的铁二代旗帜,依然代表的是铁道的精,依然代表的是铁道的光荣,依然代表的是铁道的伟大 我们要让老一辈铁人为有这样的后代和传承人,感到欣慰和骄傲 今年6月,加格达奇区政府已经向全区发出《关于征集加格达奇区铁道人物事迹和物件的函》 我多想把这振奋的消息告慰墓碑下的英灵们啊!祖国不会忘记你们!人民不会忘记你们!加格达奇区的老百姓不会忘记你们!我们“铁二代”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今年重返兴城,在欢聚时刻我们依然没有忘记缅怀先烈。
因为,我们是军人的后代! 1948年9月底,当东北野战军主力对锦州国民守军形成围之际,敌从关内急调第62军、第39军2个师、第92军1个师和独立第95师海运葫芦岛,连同原驻锦西的第54军,共11个师组成“东进团”,由第17团司令官侯镜如指挥增援锦州。
东北野战军第2团司令员程子华、政治委员黄克诚奉指挥第4、第11纵队及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4、第6师,于塔山地区占领阵地,在打渔山、塔山桥、塔山堡、白台山、北山一线构筑野战工事,组织防御,阻击“东进团”,以保障野战军主力夺取锦州。
塔山阻击战10月10~15日,“东进团”在飞机、舰炮和地面火炮配下,先后采取全线攻击、中间突破两翼牵制、两翼突破中间牵制、以“敢死队”为前锋突进及偷袭等办法,实施轮番进攻。
第4、第11纵队依托野战阵地,在炮火力支援下顽强抗击,结小部队阵前反击及大部队阵前出击进行坚守。
第4纵队一度将突入塔山堡阵地的国民军“敢死队”击溃,恢复了阵地。
第11纵队还攻取了第54军的寺儿堡阵地。
独立第4、第6师向锦西、葫芦岛侧后活动,牵制敌之进攻,迫敌全部溃退。
18日,东北野战军主力攻克锦州后,敌“东进团”为配“西进团”重占锦州,于26、27日又以l3个师轮番向我第11纵队长宁山阵地猛攻,亦均被击退。
塔山阻击战,鏖战6昼夜,东北野战军阻援部队共歼国民军6000余人,守住了阵地,保障了主力部队的侧后安全和攻锦作战的胜利。
这个小山村就是葫芦岛市区以东12公里的连山区塔山乡塔山村。
生前,曾有八位将军坚决要求死后长眠在这里 吴克华中将(1913-1987),塔山阻击战时任东北野战军四纵司令员;曾任中国人民陆军第四十一军军长,中央军委炮、铁道司令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一个军礼不仅仅是军队的一种礼仪,这军礼是军人对军人问候的无声表达!这军礼代表的是军人后代和亿万人民对革烈士们的深切缅怀和无限感恩!……革烈士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