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安昌古镇
1年前 (2024-04-21)
走进安昌古镇渔夫 安昌古镇是绍兴有名的四大古镇之一。
位于绍兴市柯桥区境内西北端。
镇始建于北宋,后因战乱多次焚毁,现存老街开市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
其建筑为典型的江南风格,居民沿河岸两边生息,小桥流水人家。
相传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说的就是安昌,据说大禹曾在镇东涂山娶妻成家。
后人为纪念大禹治水将通往古镇的马路名为大禹路。
俗话说天下师爷岀绍兴,绍兴师爷出安昌。
因此安昌是绍兴师爷的摇篮,可为是人杰地灵。
镇上主要景点有文史馆(城隍殿),师爷馆,穂康钱庄,中国银行旧址,石雕馆,安昌民俗风情馆,安康寺等。
安昌文史馆(城隍庙) 古戏台 绍兴的乌棚船最有意思的是一叶长桨是用脚划的,一叶桨是用双手划的可有意思了。
沿河边店铺鳞次栉比,绍兴特产样样俱全。
沿河边有多家茶馆,10一20每人。
老镇上有3家剃头店,剃头师傅油光锃亮的避刀布挂在墙上。
手工制糖也是镇上的一个看点。
有一道工序甩糖扯白糖上过央视,这次去没见到,只看几幅照片。
老屋旧宅镇上到处都能看见,有些旧宅隐藏在老街边的小弄堂里,你得仔细的每条小巷进去窥探一下,或许会有惊喜的哦。
深藏在弄中的大夫第。
大夫般古时文官拥有的民宅称为。
但可惜查不到这个大夫第官几级。
虽然残垣断壁破败不堪但石门柱依稀可见,估计主人不是土豪也是中产阶层吧 穗康钱庄 石制贼楞,比较少见。
在徽州好象见过。
敦诚堂,民国初建。
沪上实业家鲁延鉴故居。
镇上中国银行旧址保存尚可。
街上的老茶馆,桌面鸟黑发亮的包浆人面都能照出几分,不相?你去试试哦。
老街边的小巷小弄更是安静,不妨走进去看看哦。
绍兴乌毡帽 腌制品是安昌镇的传统食品,特别是腊肠。
每年春节前大批顾客会纷沓来采购各类腌制食品。
干菜也是抢手货,各式干菜一应俱全。
水是安昌古镇的灵魂,而建在灵魂之上的桥更是增加了古镇的灵气。
安昌古镇特色之一就是河道纵横,石桥众多,镇域三里长街内横跨南北街河造型各异的石桥就有十七座,故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之美称。
因此你会一不小心就踩在三五百年的老石桥上哦。
安昌古镇可称得上是古桥博物馆哦。
颖安桥,又称钥匙桥(双桥) 安康桥 寺桥,是镇上最古老的石桥,建于元代。
因桥北有安昌寺而得名。
新安桥 三板桥,建于明代中期,时处商市取名利市桥俗称三板桥。
庆安桥,建于明代中期。
广济桥,建于眀朝中期。
瑞安桥 绍兴安昌宣卷陈列馆。
宣卷实为地方戏曲,旧时大户人家办事都会请人唱宣卷的。
安康寺位于安昌镇东市街南岸。
对安康寺始建年代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始建唐代开元以前,另一说法是始建五代后唐长兴元年,其两者夸越时期,足有二个世记,为尊重历史还得以考古为准,暂却不论。
寺院香火旺盛且梵音不绝于耳。
路遇当地人传统出殡仪式 出殡一位扛着纸扎 古镇上几乎都是原住民,因此保留了当地人生活习俗,偶尓看到居民家中电视播放着当地传统剧种越剧,生活气息相当的浓郁,走在古镇上脑子里总有四样东西在打转,四样东西即,乌棚船,乌毡帽,茴香豆和绍兴黄酒。
也总感觉穿着破旧的长衫的孔乙己嚼着茴香豆咪了口绍兴老黄酒,嘴里咕噜着什么就直挺挺的站在酒馆门口。
安昌古镇总能让人难以释怀,特别是那些形态各异的古石桥。
好在离绍兴并不远今后会再来拍个石桥专题。
夕照下的安昌古镇显得格外苍老,街上白天的喧哗声脚步声不知不觉中消失了。
整条老街如同百岁老人瞌睡中眯着眼看着一拨远去的客人。
。
。
。
。
。
古镇确实老了。
简单攻略:绍兴长途客运中心公交广场坐158路公交车到羊山公园换乘118路公交车到安昌大酒店下车,向前步行200米即可到达古镇。
古镇不用买门票,但里面有景点可买联票。
作者 渔夫 2016.5.13.
位于绍兴市柯桥区境内西北端。
镇始建于北宋,后因战乱多次焚毁,现存老街开市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
其建筑为典型的江南风格,居民沿河岸两边生息,小桥流水人家。
相传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说的就是安昌,据说大禹曾在镇东涂山娶妻成家。
后人为纪念大禹治水将通往古镇的马路名为大禹路。
俗话说天下师爷岀绍兴,绍兴师爷出安昌。
因此安昌是绍兴师爷的摇篮,可为是人杰地灵。
镇上主要景点有文史馆(城隍殿),师爷馆,穂康钱庄,中国银行旧址,石雕馆,安昌民俗风情馆,安康寺等。
安昌文史馆(城隍庙) 古戏台 绍兴的乌棚船最有意思的是一叶长桨是用脚划的,一叶桨是用双手划的可有意思了。
沿河边店铺鳞次栉比,绍兴特产样样俱全。
沿河边有多家茶馆,10一20每人。
老镇上有3家剃头店,剃头师傅油光锃亮的避刀布挂在墙上。
手工制糖也是镇上的一个看点。
有一道工序甩糖扯白糖上过央视,这次去没见到,只看几幅照片。
老屋旧宅镇上到处都能看见,有些旧宅隐藏在老街边的小弄堂里,你得仔细的每条小巷进去窥探一下,或许会有惊喜的哦。
深藏在弄中的大夫第。
大夫般古时文官拥有的民宅称为。
但可惜查不到这个大夫第官几级。
虽然残垣断壁破败不堪但石门柱依稀可见,估计主人不是土豪也是中产阶层吧 穗康钱庄 石制贼楞,比较少见。
在徽州好象见过。
敦诚堂,民国初建。
沪上实业家鲁延鉴故居。
镇上中国银行旧址保存尚可。
街上的老茶馆,桌面鸟黑发亮的包浆人面都能照出几分,不相?你去试试哦。
老街边的小巷小弄更是安静,不妨走进去看看哦。
绍兴乌毡帽 腌制品是安昌镇的传统食品,特别是腊肠。
每年春节前大批顾客会纷沓来采购各类腌制食品。
干菜也是抢手货,各式干菜一应俱全。
水是安昌古镇的灵魂,而建在灵魂之上的桥更是增加了古镇的灵气。
安昌古镇特色之一就是河道纵横,石桥众多,镇域三里长街内横跨南北街河造型各异的石桥就有十七座,故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之美称。
因此你会一不小心就踩在三五百年的老石桥上哦。
安昌古镇可称得上是古桥博物馆哦。
颖安桥,又称钥匙桥(双桥) 安康桥 寺桥,是镇上最古老的石桥,建于元代。
因桥北有安昌寺而得名。
新安桥 三板桥,建于明代中期,时处商市取名利市桥俗称三板桥。
庆安桥,建于明代中期。
广济桥,建于眀朝中期。
瑞安桥 绍兴安昌宣卷陈列馆。
宣卷实为地方戏曲,旧时大户人家办事都会请人唱宣卷的。
安康寺位于安昌镇东市街南岸。
对安康寺始建年代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始建唐代开元以前,另一说法是始建五代后唐长兴元年,其两者夸越时期,足有二个世记,为尊重历史还得以考古为准,暂却不论。
寺院香火旺盛且梵音不绝于耳。
路遇当地人传统出殡仪式 出殡一位扛着纸扎 古镇上几乎都是原住民,因此保留了当地人生活习俗,偶尓看到居民家中电视播放着当地传统剧种越剧,生活气息相当的浓郁,走在古镇上脑子里总有四样东西在打转,四样东西即,乌棚船,乌毡帽,茴香豆和绍兴黄酒。
也总感觉穿着破旧的长衫的孔乙己嚼着茴香豆咪了口绍兴老黄酒,嘴里咕噜着什么就直挺挺的站在酒馆门口。
安昌古镇总能让人难以释怀,特别是那些形态各异的古石桥。
好在离绍兴并不远今后会再来拍个石桥专题。
夕照下的安昌古镇显得格外苍老,街上白天的喧哗声脚步声不知不觉中消失了。
整条老街如同百岁老人瞌睡中眯着眼看着一拨远去的客人。
。
。
。
。
。
古镇确实老了。
简单攻略:绍兴长途客运中心公交广场坐158路公交车到羊山公园换乘118路公交车到安昌大酒店下车,向前步行200米即可到达古镇。
古镇不用买门票,但里面有景点可买联票。
作者 渔夫 2016.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