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医院护工的

1年前 (2024-04-21)
一个医院护工的魏敏   近日,身体小有不适,又住进了医院。
  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亦同。
  在这里,我又见到去年、前年、大前年都见过的郭老。
  郭老已是90岁高龄,是离休干部,得脑梗9年多了。
这一次住院,已经连续住了五年,所以我每年来都能见到他。
郭老多次脑梗,老年痴呆伴低蛋白血症,长期卧床,几乎就是植物人。
  郭老有三个孩子,儿子的工作单位不在郑州市内,两个女儿都在国外。
郭老的老伴也80多岁了,身体不好,所以郭老的日常生活就由护工高俊芳帮助照顾。
  高俊芳是河南禹州人,照顾郭老也有五年多了。
因为同在一个病区,我亲眼目睹了她辛苦的。
冬天天亮得晚,我早上五点钟抽血的时候,郭俊芳已经在为郭老忙碌了。
  刷牙洗脸,卧床也要口齿洁净。
  为郭老准备早餐。
高俊芳刚来的时候,大家彼此并不熟悉。
后来,听病友说高俊芳勤劳善良,对郭老照顾得无微不,家人很信任地把郭老每月的生活费都交给了高俊芳。
  我看到,高俊芳在蒸熟的鸡蛋羹里加入奶粉、营养粉,在破壁机里打成糊糊,然后用针管推到胃里。
  郭老每天一动不动,只有护工帮他翻身时才变换个姿势。
  七点钟的时候,高俊芳也开始吃饭。
一个馒头吃得津津有味。
高俊芳说,医院条件不便,吃这样简单的饭菜,她已经习惯了。
照顾郭老,她一干就是五年。
没有节假日,好几个春节都没有回家。
每年春节,别人阖家团圆的时候,她仍然坚守在病床前。
在这个倍思亲的时候,女儿和儿子号啕大哭,无奈地到亲戚家去蹭饭。
  早餐后,高俊芳又开始了上午的劳作。
刮胡子、剃头发,卧床也要有尊严。
  听高俊芳说,郭老最初脑梗时还会说话,风趣幽默,才华横溢。
他精通日语,每当在日本留学归国的科主任来查房时,他俩还用日语问答。
可现在,郭老只能在一个混沌的世界里漫游。
  护士站紧张繁忙。
护工必须经过护士培训后才能上岗。
做的好的护工,工资一般在5000元左右。
  据说,像郭老这样一住好多年的病人,病区里还有多位。
我想,这么高额的医疗费和护工费,如果普通人遇到了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所以有老人说:我们不怕死,就怕老,就怕病!   病房里像家一样,各种用具一应齐全。
  查房了,高俊芳告诉医生,郭老有点眼屎,给他开点眼药吧! 那种口气,完全如家属一般!   做护工,一年365天困在医院,面对的是一个不会交流的植物人。
为了排遣寂寞,高俊芳学起了十字锈。
  我问高俊芳,做完这幅迎客松的十字锈得多长时间? 她答:最少两年! 哇!我很吃惊,两年的光阴,需要承载多少耐心?   郭老的老伴来了!冥冥之中,郭老听到了亲人的呼唤!他抬抬头,半昏半醒地眯了老伴一眼。
爱的呼唤,也许这就是生的源泉!   儿女不在身边,老伴又瘫痪住院,郭老80多岁的老伴独居生活。
晚上,她坐在澡盆里洗澡,澡盆翻了,她挣扎了两个多小时才爬起来。
  要吃午饭了,高俊芳把郭老老伴送来的鱼肉搅拌在面条里。
喂完郭老,高俊芳也开始吃饭,一碗简单的面条,就是她的午餐。
  下午,高俊芳又忙碌起来。
翻身,揉腿、喂水、擦身……   虽然躺在床上,但郭老的生活和正常人是一样的程序。
  做晚饭了,高俊芳拿出她买的红豆、红枣、山药和红萝卜,品种繁多的食物,能看出高俊芳的用心。
  晚饭后,是惯例的翻身、喂水、擦拭身体,各种程序走完,本来以为是一个安静的夜晚。
没想到睡梦中的郭老一阵剧烈的呕吐,把衣服和床单弄得一片污秽。
  我不敢近前,呕吐物熏得我胃里一阵翻滚。
而高俊芳毫不嫌弃,耐心细致地为郭老擦拭嘴角,换去全是污物的衣服和床单。
那情景,我觉得高俊芳好像是郭老的亲。
  一阵忙乱,到高俊芳睡下时,已是晚上十一点钟。
蜷缩在病床边的折叠椅,就是高俊芳的下榻之处。
  夜深了,我辗转反侧。
我一只手输液,让病友举着药瓶,用一只手拍摄了高俊芳的。
心里的刺痛远比输液管被拖拽后导致手背出血的针口痛。
  我虽然多次写过我身边游泳唱歌的朋友们,网友也高度赞扬这才是新时代老人的活法。
但是,我身在其中,我知道这种欢乐之后,大家隐藏在内心身处、无比焦虑茫然的还是养老的问题。
  我看到了郭老的现状,看到了衰老的残酷,看到了儿女不在身边老人的无助。
当我们从忙碌的中年走过来,终于把孩子抚养大,他们像小鸟飞走之后,我们才发现,前面是茫然一片。
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自己无法自理、也无法掌握的生那一段时光。
  中国的老龄化形势已经相当严峻,老年人的赡养和照料是家庭和社会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据专家预测,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达四亿多,几乎占我国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 。
  然而,我国的医疗和养老机构远远不能承载这巨大的重负。
许多地方出现了一床难求的局面。
一些老人叹息,养老院高额的费用,我们怎能住得起?还有一些老人感叹,我们不缺钱,但我们求不到一张床。
不是我们选择养老院,而是养老院在挑选我们! 可怕的养老!   最近,作家周大新出版了我国部关注老龄社会种种问题的小说《天黑得很慢》,他把缓缓衰老的过程比喻为夏季,天黑得很慢。
  无论年青时容貌有多么俊秀,身材多么挺拔,但人老了,必然要经历一段痛苦无望的时间段,在这个痛苦无望的时间段里,每个人都要接受别人的照顾才能活下去。
那谁来照顾这些老人的晚年呢?   于是,我又想起视病人为亲人的护工高俊芳。
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缘分。
久病床前无孝子,虽然护工拿了工资,但五年如一日精心照顾,精可嘉,真心点赞!   随着国家频频出台的普惠养老政策,老有所养应该充满希望。
  但愿有更多的高俊芳,但愿有更多亲人的爱、朋友的爱、社会的爱,让每一位老人心无遗憾地迎接天黑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