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逍遥

1年前 (2024-04-21)
乐逍遥山野的风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与世隔绝的一方净土,令人往。
别说后来的那个渔人再也找不着了,现实中也找不到这样的世外桃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是因为“五柳先生”陶翁心里先有桃花源,才有了文字里的桃花源吧。
这是一种对宁静生活无限向往的情怀。
芸芸众生,世间万象。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世事难料细细辨,虚虚实实实实虚虚生活烦乱慢慢理。
人,难免会遭遇疲惫、烦恼、压抑、困惑、失落等负面情绪,难以自拔。
太重、太久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强烈的寻求解脱的欲望,祈求内心的安闲和宁静。
古人可以躲进深山老林成为隐士,或直接皈依佛门。
今人却很难,因为社会性太强,无法避世。
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失去了自我。
只盯着身外的诱惑,灵魂会枯死。
日子总是要照常进行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必须要敢于面对现实。
其实,更多的时候,坏情绪则来自我们自身,是自寻烦恼。
乖戾暴躁,贪婪自私,嫉妒多疑,利欲熏心,心胸狭隘,虚伪奸诈,等等,都是不健康的心理。
而内心的宁静闲适、怡然自乐、与世无争,逍遥自在,不正是我们向往已久的“桃花源”吗?一切只在一念之间,如果能调剂好心态,就能“忽逢桃花源”。
心灵深处有桃源,桃源深处是逍遥。
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儒、道、佛,都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核心都是修身养性,都崇尚“心志”和“心性”,引导人们仁慈,普爱,豁达,大度。
可以不信佛,但应该有佛性;可以不信,但应该有仙气。
也罢,佛也好,都是逍遥自在的化身。
我们是凡身肉体,但内心可以禅修。
修身立德,云水禅心,淡泊明志,以期超凡脱俗,解除困顿。
尘嚣之里,拂去尘埃。
身处俗世,自持心静。
以静制动,降持物欲。
善待自己,包容他人。
家庭和睦,珍惜亲情。
看不惯的人别计较,讲不清的理别去争,做不了的事别逞能,得不到的利别去想。
不要为难自己,不要患得患失,不要大喜大悲。
看开看淡,随遇而安,顺其自然。
来点折中主义,学点中庸之道。
功名利禄身外物,恬淡静雅心中留。
生有限,人生苦短。
去除无聊、无效的社交,节制应酬、娱乐。
就算做不成大事,也要多做些有趣味、有价值的事。
品人生,看世界,悟天理,明大义。
惊叹于世界的奇妙,震撼于人间的感动。
物外看世界,内心修灵魂。
出得去,回得来。
处变不惊,遇事不乱。
惊涛骇浪浑不怕,风平浪静一湖水。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徜徉在乡间小路,一花一草一木。
伫立山巅之上,仿若幻化成仙,那山那水那情。
闻鸟语花香,一阵山野的风拂面而来,清气爽,心灵随风飘荡,自由自在。
驻足,凝视。
抬头望浮云,低头看尘世。
忘了生死,忘了荣辱,忘了时辰,忘了归路,忘了自己。
闲来无事,寻一僻静之处,躲进唯我天地。
或清茶,或小酒,或发呆,或随想,或思幽,或怀古,或忧郁,或微笑。
洗去悲伤,抹掉忧愁。
悠哉乐则,难得一份清净。
任时光缓缓流淌,让人生漫漫变老。
这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心态。
借谢灵运的鞋,用徐霞客的心,去旅行,愉悦身心。
当你云游四方,饱览天下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奇妙的体验:飘飘欲仙,超越时空,超越生死,通天接地,清气爽,物我两忘,如梦如幻。
这是一种极高的逍遥游的境界。
一段路,一个故事。
一场梦,一次幻游。
一段情,一个回忆……迷了路,感觉有趣;受了苦,感觉有味;吃了亏,感觉是福;有了痛,感觉还活着。
春夏秋冬都是那么陶醉,荣辱浮沉都是那么淡定,生老病死都是那么坦然。
把心放进去,哪里都是桃源。
与世无争,宁静悠闲。
直面对人生,淡定看风云,坦然看世事,微笑看红尘。
活在桃源般的心境里,生才会超脱。
世间难免浊气,不必愤世嫉俗。
真人终日无扰,好人一生平安。
平常心里是快乐,菩萨心里有福运。
半俗半雅穷自在,半半仙乐逍遥! 朱鸣鹏,2017年11月13号,于故居朱郢改稿 作者,朱鸣鹏,江苏盱眙人,笔名“山野的风”。
自由撰稿人,偏爱散文和现代诗,一部分作品散见于地方报刊、《新诗百年*中国当代诗人佳作选》和《》、《心悦文摘》等网络媒体。
用清新、淡雅、恬美、浪漫的文字,表现美和感动,任灵魂自由飞翔。
代表作有《听月亮讲故事》、《秋短雨长》、《落雪无声,岁月有痕》、《故乡的背影》、《屋檐下的雨季》、《心灵之旅》、《秋韵流淌》等。
地址:江苏盱眙金鼎华府B2号。
微信号。
邮箱:sydfzmp@16网站站点" rel="nofoll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