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推进项目标准化管理

1年前 (2024-04-21)
浅谈如何推进项目标准化管理铜怀高速路面经理部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企业小故事,一次的企业内训中,生产部部长问道:我们部门有一位设备维修工,经常违反纪律,但有些设备只有他会修理,我们是否应该处罚他?其实,现在国内不少企业都会出现类似让人头疼的问题。
在一个企业里,如果存在这样不可缺少的人,那对于企业来讲是十分危险的,而想要避免这种危险,标准化管理是非常有效且理想的手段。
所谓标准化,就是企业里各种各样的规范,如:规程、规定、规则、标准、要领等。
这些规范形成文字化的东西称为标准。
制定标准,而后依标准付诸行动则称之为标准化。
那些认为编制或改定了标准即认为已完成标准化的观点是错误的,只有经过指导、训练才能算是实施了标准化。
标准化是一个过程,我们不能指望本月发出红头文件,下个月各种符要求的标准就完成了。
在进行标准化时一定要有耐心,营造良好的改善氛围非常重要,比如管理看板、理化的提案制度、项目改善发表大会、改善能手、标准化竞赛等。
让做的好的有成就感,做的不好的有压力,逐步引导,最终完成有效的标准化过程。
项目管理标准化是把项目管理的成功作法和经验,通过在相同或相似管理模块内进行管理,使项目管理实现从粗放式到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式转变。
通过标准化管理,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程序化,模糊问题具体化,分散的问题集成化,成功的方法重复化,实现工程建设各阶段项目管理工作的衔接,整体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为又好又快实施大规模建设任务提供保障。
项目管理标准化的作用主要在于把企业内的成员所积累的技术、经验,通过文件的方式加以保存,而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整个技术、经验跟着流失。
达到个人知道多少,组织就知道多少,也就是将个人经验转化为企业财富。
更因为标准化,每一项工作即使换了不同的人来操作,也不会因为不同的人,在效率品质上出现太多的差异。
项目标准化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 一、制度设计一体化 目的在于通过建章立制,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责任明确、程序清晰、奖罚分明。
作为中交集团的派出性机构,项目经理部制定的制度应当结业主的要求和中交二公局的管理特点,以系统、全面、综为主,辐射管理的各个层面和环节,而直接承担施工任务的作业层则要以简洁、实用、统一为原则,直接面对操作人员。
两个层次的制度是一个整体内部的总分关系,彼此包容,整齐划一。
二、要素配备模块化 目的在于现场要素投入与建设规模、施工难度不相适应的问题。
按照分类别、分层次、分项目、分进度进行清单式、定量化管理。
将“干什么项目,在什么节点,上多少人,用多少料,投多少钱”等动态的、零散的做法总结形成相对固定的、统一的排布阵模块,运用到项目管理的整个过程,以“傻瓜式”管理达到“智能化”效果。
三、现场管理规范化 关键在于明确工作标准,把现场管理工作内容具体化。
主要包括八方面的内容:制定文明工地建设工作标准;劳务用工管理标准;工地试验室建设标准;内页资料管理标准;编制作业指导书;打造样板工程;建立检查制度和现场管理的定期分析制度。
四、过程控制流程化 为了确保前三个标准落到实处,着眼于落实各环节的责任而实行的全过程监控。
主要采用PDCA循环原理来制定管理体系、工作标准和工作程序。
质量、安全是过程控制的重点,应当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管理系统,并主要通过八个环节来构建控制流程:一是确定管理目标;二是建立管理体系,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三是建立专项管理制度;四是明确工作标准;五是制定工作程序;六是制定工序责任制;七是建立评价评估体系;八是制定责任追究制度、奖罚措施和问题改进办法。
项目标准化管理应依据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在管理制度标准化方面。
结项目实际情况和业主的要求,主要从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作业标准三个层次构建管理制度体系。
各项标准在不同单位、不同项目的相同专业、相同工种、相同工序等层面可、持续运用。
2.在要素配备标准化方面。
做到要素配制的标准化,前提是要进行成本和施工方案的“预控”,做到“人、机、料”等生产、管理要素的科学配制和动态优化,做到即满足管理要求,防止配制不足,又不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做到精干高效,使投入每一要素都能释放出自身的效能。
3.在现场管理标准化方面。
一是抓好现场文化建设,重点对项目临建设施、标示标牌、机械设备颜色和标示、全线管理和作业人员服装、迎检准备工作以及汇报材料的格式和主要内容等进行统一和规范。
二是打造样板工程,以建设精品放心工程为核心,采取典型引路的办法,通过以点带面,实现质量创优,安全创效。
三是规范用工,取消“包工头”,选用内部管理、技术人员组建“架子”,从具备相关资质的劳务企业中筛选符要求的作业人员,通过适当改造,采用“架子队”的用工模式。
四是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具备条件的项目,可全面或分别推行工业化、信息化等现代化管理手段,以先进的管理方法,推进项目的集约高效建设。
4.在过程控制标准化方面。
一是落实责任、强化约束,建立健全目标体系、责任体系、分级控制体系和考核评比体系,层层分解责任,量化目标;通过制定详细完善的制度体系,约束作业人员行为;以详细分解的计划为指导,定人、定期、定岗、定责、定点,进行考核评比,严格兑现奖罚,确保施工过程有效受控。
二是推行“菜单式”过程管理模式。
以不同专业操作细则为标准,实施作业过程逐级检查签认制度,落实终端责任制。
项目经理部对各个工序、各种作业过程的检查签认表格进行统一,建立定期收集、存档、建立台账制度,并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和考评。
三是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目标考核。
要以质量、安全、环保、节点工期、现场管理五个方面为重点,采取定期考核和日常考核相结、全面考核与单项考核互为补充的方式,对各个工区项目部进行了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目标考核管理。
想要使项目标准化管理实施到位,必须定期对标准化的内容进行评审和更新,保证标准化的内容不断得到改进。
实现项目管理标准化,是企业实施规模扩张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项目管理标准化也是企业管理标准化的一个基础。
管理水平的是没有止境的,管理是否形成标准化、管理标准是否日益提高并且得到贯彻,将对建筑施工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做大做强,产生决定性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魄,才能真正让中国交建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
铜怀路面 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