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黑风洞
1年前 (2024-04-21)
探险黑风洞独立寒秋 黑风洞位于河南山西交界,属于山西陵川东双脑村,它的全称是九莲圣母黑风洞。
相传很久以前,一女出生便会说话,可其相貌奇丑无比,逐被父母遗弃而坎坷长大出走后,在一洞中修炼成仙,且洞口常有黑雾浓烟飘荡,此仙还极垂恤庶民。
于是,后人便尊称此仙为黑风奶奶,尊称此洞为黑风圣母洞。
黑风洞在晋豫两省享有盛名,人们称之为洞,说只要是有善行的人,九莲圣母对他是有求必应的,祈雨得雨,问病除病。
早听几个朋友谈起过黑风洞,上次由东双脑步行穿越到香木河景区,路过没进去,这次我们专门前去黑风洞一睹为快。
由于辉陵公路仍处于维修阶段,不通车,我们只有开车走香木河景区的道路。
黑风洞位于香木河景区通往辉陵公路的中间,路过一小自然村里沟走2公里,到达山下,上山台阶有600多级,拾级而上,路边有山间溪流哗啦啦欢快的流动着,由于已近中午,我们无暇青睐清凉的溪水,直奔目标黑风洞。
经过几场大雨的冲刷,天蓝的纯净而艳丽,白云朵朵在山峰间游动着,虽然中午的太阳有点晒,但不时有凉风吹来,到阴凉处就感到凉爽。
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的600多个台阶,正午时分我们走的也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到黑风洞口,听到山洞下面也有说话的声音,问看管山洞的管理人员,说下面也有一个山洞,主要是上山烧香的香客。
管理人员说,你们先休息休息,落落汗,山洞里很凉的,小心着凉。
我心里疑惑有那么严重吗,但也确实感到又累又热,就坐下休息会。
由于洞内尚未大规模开发,大部分是原始状态,一片黑暗,路面坑坑洼洼,还有水,只有几个人在洞口看管,收费然后用来发电照明。
攀扯了半天老乡,交了50元钱,管理员才带我们进洞。
每人戴上一顶洞内提供的安全帽,就开始进洞。
洞口供奉着传说中的九莲圣母吧,再向里走是传说奇人高道成在洞内住宿的地方。
黑风洞近几年之所以出名,也源于此奇人,高道成,男,1930年出生,祖籍湖北省丹江口市武当山镇老营居委会三组。
据说在1990年左右,高道成老人患上了全身疼痛病,严重时疼的他在地上打滚,多方求医问药,均不见效。
1992年农历2月,他连续五个晚上梦见一白发仙人,让他到大山的洞中去。
于是他就揣上500元钱,辞别家人,按仙人指点,不远万里来到此洞,用几块石头,三根粗木头搭起了一张床,饿了吃口冷饭,渴了就喝口洞中渗下的泉水。
几天后,他已全身不疼,全无,像健康人一般,随后他便一直住在此洞中。
管理员说,前几年该老人已被孩子们接回老家。
呵呵,听起来真像一个传奇故事。
洞内真的很凉,一进洞汗水全部落尽。
这个洞属于北方的喀斯特溶洞特征,以溶蚀-侵蚀为主的温带岩溶地貌类型,在石灰岩里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石灰岩隙缝中,会溶解其中的碳酸钙。
这溶解了碳酸钙的水,从洞顶上滴下来时,由於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使被溶解的钙质又变成固体。
经过几十万年的沉淀,由上而下逐渐增长而成的,形成了千奇百状,千姿百态的“钟乳石”。
有石柱、石幔、石笋、石花等,因为水流长期的冲刷,还形成了四壁光滑、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不规则石坑。
管理山洞的人根据姿态形状和民间传说,给那些形状不同的钟乳石起了好多名字,有在洞顶挂着的半座石磨,鹰,守洞天将,金箍棒,齐天大圣,逆子恨等,充分发挥你的想象,从不同角度想象着,对照洞内钟乳石感叹着。
洞内到处是水汽,寒气逼人,石壁冰凉不敢触碰。
几十米后,洞内水深不能行走,需要用竹排摆渡,用三个竹筏绑在一起,两端有绳索,山洞管理员先拽着两边的钢丝过去,然后让竹筏回来,我们一次一个人上到竹筏上,因为山洞低矮,头顶有奇石凸起,我们在竹筏上必须俯卧才能过去,我用练瑜伽的斜板姿势趴在竹筏上,随着另一端管理员的拉动徐徐向前走,黑乎乎的洞,黑乎乎的水,不敢乱动,唯恐竹筏倾斜掉到水里,真有探险的味道。
过去几十米长的水道,里面洞内更好看,洞套洞,坑连坑,洞顶钟乳石的规模也更大,形状姿态更多,洞壁湿滑滴水,行走时手扶着洞壁冰的刺骨,再向里走几十米,没了灯光,我们也感到寒冷,原生态的黑洞有点怕怕的,没有安全感,就随原路返回了。
据说,这个洞很深,很可能和万仙山的黄溶洞相通,曾经有两人进去半个月也没有走到头。
走出洞口,感觉暖暖的,有太阳真好。
传说那个高道成在洞内住了好多年,这么潮湿寒冷的地方能住人吗?有点疑惑。
出山洞,走下山已是中午一点了,在里沟一农家吃面条,好吃,在山西农家吃过几次饭,每次都是面条,每次都很满意,山西的面食确实不错。
午饭后继续驱车前往辉陵公路,路过一片格桑花开,蓝天白云,花美色艳,美的留恋不舍,拍照一番,继续前行,到辉陵路灵泉洞处左拐走上了前往齐王寨的羊肠小路。
次走这条路,这是从山顶向下蜿蜒而行的山路,一路上风光无限,蓝天白云,青山翠绿,山峰林立,远观齐王寨瀑布如白练悬挂,我们停车好几次,驻足拍照赏景,流连于美景中,折服于大自然的秀美壮观。
越亲近大山,越喜欢这壮美秀丽的大自然。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恋山情结,一段时间不出去就会感到烦闷急躁郁郁寡欢,一融到大山里,在僻静蜿蜒的山道上徒步,在青山绿水间徜徉,就会感到心情舒畅,生活中所有的不快就会随山风飘去,会感到这个世界有多么的美好。
以前去过几次齐王寨,感觉风景一般般,这次好像突然发现了她的美,小桥流水,瀑布声声,鸟语花香,古朴村庄,清凉幽静,挺美的! 路遇一片格桑花 蓝天白云格桑花 黑风洞口,看起来有点寒酸 半片石磨 洞内树干搭架的路 滴水穿石 逆子恨,根据形状和古老的传说名的 弯曲湿滑的洞壁 齐天大圣 奇形怪状的钟乳石 被水长期冲刷四壁光滑的石坑 洞套洞 半片石磨 洞内水深竹筏拉过 路上看到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齐王寨的小桥流水绿意盎然 齐王寨瀑布
相传很久以前,一女出生便会说话,可其相貌奇丑无比,逐被父母遗弃而坎坷长大出走后,在一洞中修炼成仙,且洞口常有黑雾浓烟飘荡,此仙还极垂恤庶民。
于是,后人便尊称此仙为黑风奶奶,尊称此洞为黑风圣母洞。
黑风洞在晋豫两省享有盛名,人们称之为洞,说只要是有善行的人,九莲圣母对他是有求必应的,祈雨得雨,问病除病。
早听几个朋友谈起过黑风洞,上次由东双脑步行穿越到香木河景区,路过没进去,这次我们专门前去黑风洞一睹为快。
由于辉陵公路仍处于维修阶段,不通车,我们只有开车走香木河景区的道路。
黑风洞位于香木河景区通往辉陵公路的中间,路过一小自然村里沟走2公里,到达山下,上山台阶有600多级,拾级而上,路边有山间溪流哗啦啦欢快的流动着,由于已近中午,我们无暇青睐清凉的溪水,直奔目标黑风洞。
经过几场大雨的冲刷,天蓝的纯净而艳丽,白云朵朵在山峰间游动着,虽然中午的太阳有点晒,但不时有凉风吹来,到阴凉处就感到凉爽。
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的600多个台阶,正午时分我们走的也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到黑风洞口,听到山洞下面也有说话的声音,问看管山洞的管理人员,说下面也有一个山洞,主要是上山烧香的香客。
管理人员说,你们先休息休息,落落汗,山洞里很凉的,小心着凉。
我心里疑惑有那么严重吗,但也确实感到又累又热,就坐下休息会。
由于洞内尚未大规模开发,大部分是原始状态,一片黑暗,路面坑坑洼洼,还有水,只有几个人在洞口看管,收费然后用来发电照明。
攀扯了半天老乡,交了50元钱,管理员才带我们进洞。
每人戴上一顶洞内提供的安全帽,就开始进洞。
洞口供奉着传说中的九莲圣母吧,再向里走是传说奇人高道成在洞内住宿的地方。
黑风洞近几年之所以出名,也源于此奇人,高道成,男,1930年出生,祖籍湖北省丹江口市武当山镇老营居委会三组。
据说在1990年左右,高道成老人患上了全身疼痛病,严重时疼的他在地上打滚,多方求医问药,均不见效。
1992年农历2月,他连续五个晚上梦见一白发仙人,让他到大山的洞中去。
于是他就揣上500元钱,辞别家人,按仙人指点,不远万里来到此洞,用几块石头,三根粗木头搭起了一张床,饿了吃口冷饭,渴了就喝口洞中渗下的泉水。
几天后,他已全身不疼,全无,像健康人一般,随后他便一直住在此洞中。
管理员说,前几年该老人已被孩子们接回老家。
呵呵,听起来真像一个传奇故事。
洞内真的很凉,一进洞汗水全部落尽。
这个洞属于北方的喀斯特溶洞特征,以溶蚀-侵蚀为主的温带岩溶地貌类型,在石灰岩里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石灰岩隙缝中,会溶解其中的碳酸钙。
这溶解了碳酸钙的水,从洞顶上滴下来时,由於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使被溶解的钙质又变成固体。
经过几十万年的沉淀,由上而下逐渐增长而成的,形成了千奇百状,千姿百态的“钟乳石”。
有石柱、石幔、石笋、石花等,因为水流长期的冲刷,还形成了四壁光滑、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不规则石坑。
管理山洞的人根据姿态形状和民间传说,给那些形状不同的钟乳石起了好多名字,有在洞顶挂着的半座石磨,鹰,守洞天将,金箍棒,齐天大圣,逆子恨等,充分发挥你的想象,从不同角度想象着,对照洞内钟乳石感叹着。
洞内到处是水汽,寒气逼人,石壁冰凉不敢触碰。
几十米后,洞内水深不能行走,需要用竹排摆渡,用三个竹筏绑在一起,两端有绳索,山洞管理员先拽着两边的钢丝过去,然后让竹筏回来,我们一次一个人上到竹筏上,因为山洞低矮,头顶有奇石凸起,我们在竹筏上必须俯卧才能过去,我用练瑜伽的斜板姿势趴在竹筏上,随着另一端管理员的拉动徐徐向前走,黑乎乎的洞,黑乎乎的水,不敢乱动,唯恐竹筏倾斜掉到水里,真有探险的味道。
过去几十米长的水道,里面洞内更好看,洞套洞,坑连坑,洞顶钟乳石的规模也更大,形状姿态更多,洞壁湿滑滴水,行走时手扶着洞壁冰的刺骨,再向里走几十米,没了灯光,我们也感到寒冷,原生态的黑洞有点怕怕的,没有安全感,就随原路返回了。
据说,这个洞很深,很可能和万仙山的黄溶洞相通,曾经有两人进去半个月也没有走到头。
走出洞口,感觉暖暖的,有太阳真好。
传说那个高道成在洞内住了好多年,这么潮湿寒冷的地方能住人吗?有点疑惑。
出山洞,走下山已是中午一点了,在里沟一农家吃面条,好吃,在山西农家吃过几次饭,每次都是面条,每次都很满意,山西的面食确实不错。
午饭后继续驱车前往辉陵公路,路过一片格桑花开,蓝天白云,花美色艳,美的留恋不舍,拍照一番,继续前行,到辉陵路灵泉洞处左拐走上了前往齐王寨的羊肠小路。
次走这条路,这是从山顶向下蜿蜒而行的山路,一路上风光无限,蓝天白云,青山翠绿,山峰林立,远观齐王寨瀑布如白练悬挂,我们停车好几次,驻足拍照赏景,流连于美景中,折服于大自然的秀美壮观。
越亲近大山,越喜欢这壮美秀丽的大自然。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恋山情结,一段时间不出去就会感到烦闷急躁郁郁寡欢,一融到大山里,在僻静蜿蜒的山道上徒步,在青山绿水间徜徉,就会感到心情舒畅,生活中所有的不快就会随山风飘去,会感到这个世界有多么的美好。
以前去过几次齐王寨,感觉风景一般般,这次好像突然发现了她的美,小桥流水,瀑布声声,鸟语花香,古朴村庄,清凉幽静,挺美的! 路遇一片格桑花 蓝天白云格桑花 黑风洞口,看起来有点寒酸 半片石磨 洞内树干搭架的路 滴水穿石 逆子恨,根据形状和古老的传说名的 弯曲湿滑的洞壁 齐天大圣 奇形怪状的钟乳石 被水长期冲刷四壁光滑的石坑 洞套洞 半片石磨 洞内水深竹筏拉过 路上看到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齐王寨的小桥流水绿意盎然 齐王寨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