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2018.6.7)
1年前 (2024-04-21)
考察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2018.6.7)南海渔翁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始建于2012年,湿地公园位于广州海珠区,占地总面积约1100公顷,被誉为“广州绿心”,是我国国家中心城市中轴线上的国家湿地公园。
2011年,广州市政府耗资约50多亿元从农民手中将土地征收用于打造万亩果园基地,后逐渐演变建设和申报为国家湿地公园,期投入基础建设资金约2亿元,截止2018年,投入资金约6亿元。
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目前对外开放的公共区城约6000亩,保育区10000亩。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是我国目前国家湿地公园的典范与标杆。
湿地公园开展了果基农业、文化传媒、生态文明、自然科普宣教、生态监测等建设管理。
一、主要的经验与做法:1,市政府从农民手中把大量土地征收,但“只征不转”(不转变土地性质),采取多项措施全面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乡土物种和在地文化;2,在保留万亩果园的基底的基础上呈现湿地形态,“修复垛基果林湿地”;3,依托湿地纵横交错水网,“修复河涌湿地复体”;4,发挥区位优势,“修复都市乡野农业湿地智慧”。
二、海珠湿地公园的模式:1,建立人与自然沟通的桥梁(一个奋斗目标);2,自有团队和作(两支专业队伍);3,学校、社区和企业(三类服务对象);4,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四条支持途径)。
三、生态监测平台:1,指导湿地科学管理;2,培养专业管理团队;3,科学评估湿地健康状况;4,提供湿地研究实践案例。
2018年6月7日,为推进三亚河国家湿地公园的项目建设,三亚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罗金环主任带队到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考察调研。
听取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范主任的情况介绍。
听取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范主任关于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管理的情况介绍。
2011年,广州市政府耗资约50多亿元从农民手中将土地征收用于打造万亩果园基地,后逐渐演变建设和申报为国家湿地公园,期投入基础建设资金约2亿元,截止2018年,投入资金约6亿元。
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目前对外开放的公共区城约6000亩,保育区10000亩。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是我国目前国家湿地公园的典范与标杆。
湿地公园开展了果基农业、文化传媒、生态文明、自然科普宣教、生态监测等建设管理。
一、主要的经验与做法:1,市政府从农民手中把大量土地征收,但“只征不转”(不转变土地性质),采取多项措施全面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乡土物种和在地文化;2,在保留万亩果园的基底的基础上呈现湿地形态,“修复垛基果林湿地”;3,依托湿地纵横交错水网,“修复河涌湿地复体”;4,发挥区位优势,“修复都市乡野农业湿地智慧”。
二、海珠湿地公园的模式:1,建立人与自然沟通的桥梁(一个奋斗目标);2,自有团队和作(两支专业队伍);3,学校、社区和企业(三类服务对象);4,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四条支持途径)。
三、生态监测平台:1,指导湿地科学管理;2,培养专业管理团队;3,科学评估湿地健康状况;4,提供湿地研究实践案例。
2018年6月7日,为推进三亚河国家湿地公园的项目建设,三亚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罗金环主任带队到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考察调研。
听取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范主任的情况介绍。
听取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范主任关于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管理的情况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