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纳须弥———别有洞天的芥子园

1年前 (2024-04-21)
芥子纳须弥———别有洞天的芥子园山水怡人 李渔(1611—1680)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戏曲家、园林建筑设计师,是休闲文化的先驱者,是集众多成就于一身的文化巨匠。
他的文化成就虽历三百余年而泽被当今。
其文化创意与实践,于当今的文化创意及休闲生活仍不无启发。
quot芥子园quot是李渔于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营建的园林,因占地不足三亩,遂以quot芥子quot冠名,用以quot状其微也quot。
在李渔精雕细琢之下始臻佳境,为园林史上最小且最为经典的园林之一。
此次在老门东(几近原址)复建"芥子园"并择其一隅安排展览,意在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一代文化巨匠李渔的文采和成就,以便后人从李渔的人生态度和生活妙趣中感受生活之美好。
此门楹联写道:人仰笠翁如瞻北斗,园名芥子可纳须弥。
寓意深刻呀! 透过圆门看quot一房山quot。
这个门像一片巨大的树叶吗(与芥子园的水池形状有些相像)? 是叶片窗吗? 这扇形窗外是什么呀? 窗外的修竹俊拔健俏、生机盎然。
假山下的石榴红了! 怪石嶙峋。
这石洞里还有一幅壁画呢! 李渔生平所做的知名度最高的一件事就是创意并策划了芥子园画传(谱),由其婿组织几位画家创作完成。
此画谱堪称中国画的教科书,孕育了无数后辈画家。
李渔是一位文化巨匠,他不仅在小说、诗词、戏曲创作、戏曲理论、园林建筑设计等多方面极有建树,而且在花草树木、饮食烹饪、钓鱼旅游、女性审美等方面也很有研究,是休闲生活的先驱者和实践者。
这是李渔谈论饮食的一段文字。
绿树掩映,草色茵茵,怪石峥嵘,回廊悠悠。
这水池的形状,酷似一片弯曲的树叶,又似被天狗啃啮而残阙不全的半月(请原谅我用语不恭)。
刚柔并济。
生的旋律🎶 远处的大报恩寺塔,近处在水边垂钓的李笠翁,中间的楼台亭阁与奇石花木。
李老先生一生践行着五柳先生的愿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人籟天籟。
不系舟。
周边景色真是美不胜收! 大门的门联:孙楚楼边觞月地,孝侯台畔读书人。
用以撰此处,颇为贴切。
窗外的另一番景色。
奇石、翠竹与雕窗。
月榭。
今天复建的芥子园,不仅仅为南京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是对李渔丰富而的文化成就所表达的一份敬意,更是对他钟爱南京文化所表达的一份深情。
快给李渔老爷爷寄封信,告诉他芥子园复建好啦,请他快回来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