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环颈雉

1年前 (2024-04-21)
美丽的环颈雉蒙哥儿   环颈雉一般指雉鸡,也叫野鸡。
据说汉代吕太后名雉,为了避讳,汉高祖下令将雉鸡改为野鸡称呼。
因雄雉颈部有较宽的白色羽毛环绕,故学名“环颈雉”,又名山鸡、雉鸡。
它们经常栖息在低山丘陵、农田、地边、沼泽草地,以及林缘灌丛和公路两边的灌丛与草地中。
野鸡雄雌的羽色不同,雄鸡羽毛色彩鲜艳,尤其在阳光的照射下,其羽翼展现出金属光泽,非常的漂亮。
尾羽40~50厘米,有黑褐相间的横纹,两颊绯红,颈部紫绿色。
雌鸡比起雄鸡则逊色了很多,羽色暗淡,大都为褐和棕,而杂以黑斑;尾羽也较短,一般不超过30厘米,无绿颈和白环,看上去一点都不漂亮。
雄鸡跗跖上有短而锐利的距,为格斗攻击的武器。
野鸡是一夫多妻制,细致的观鸟人发现,雄鸡距的长度与其所拥有的配偶数量有很大关系,也是雌鸟选择配偶的一个重要标准。
雄鸡 雌鸡 环颈雉的繁殖期为3-7月,中国南方较北方早些。
繁殖期间雄鸡经常发出‘咯-咯咯咯’的鸣叫声,特别是清晨最为频繁,叫声清脆响亮,500米以外都可能听见。
每次鸣叫后,雄鸡多要扇动几下翅膀。
期间雄鸡各占据一定领域,并不时在自己领域内鸣叫。
如有别的雄鸡侵入,则发生激烈的殴斗,直到赶走为止。
环颈雉为一雄多雌制,时雄鸡环在雌鸡旁,边走边叫,有时猛跑几步,当接近雌鸡头侧时,则将靠近雌鸡一侧的翅下垂,另一侧向上伸,尾羽竖直,头部冠羽竖起,为典型的侧面型炫耀。
环颈雉营巢于草丛、芦苇丛或灌丛中地上,也在隐蔽的树根旁或麦地里营巢。
巢呈碗状或盘状,较为简陋,多系亲鸟在地面刨弄一浅坑,内再垫以枯草、树叶和羽毛即成。
巢的大小约为23cm×21cm,深6-10cm。
产卵期在中国东北最早为4月末,而在贵阳4月末即见有雏鸟。
环颈雉一年繁殖一窝,南方可到2窝。
每窝产卵6-22枚,南方窝卵数较少,多为4-8枚。
卵橄榄、土、黄褐色、青灰色、灰白色等不同类型。
卵的大小在南北不同地方亦有较大变化。
野鸡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被誉为“野味之王”。
野生野鸡受国家法律保护,严禁猎杀和非法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