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夕法尼亚州州府——哈里斯堡议会大厦
1年前 (2024-04-21)
宾夕法尼亚州州府——哈里斯堡议会大厦黄龙 哈里斯堡议会大厦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议会、高等和州长办公室所在地,位于该州首府哈里斯堡市中心,1906年竣工。
州议会大厦常被称为"艺术的殿堂",因为它有许多雕塑、壁画和宾夕法尼亚主题的花窗玻璃。
1977年该建筑列入国家史迹名录,2006年列为国家历史地标。
哈里斯堡面对萨斯奎哈纳河(贯穿美国东北部数州的重要河流),中间一条道路就是当年的"第五大道"(媲美于纽约的第五大道,相当于上海的南京路),如今人跡稀少,无比箫条,空房、鬼屋屡見不鲜,全市总人口才不到五万人(人口密度仅1800人平方公里),当天全美举行"为活而走"的反枪大,規模接近史上的反越战!华盛顿群众密密麻麻拥满数条街道,可是宾州在议会大厦前的聚会,却稀稀拉拉不成气侯。
哈里斯堡最早是于1719年由英国人哈里斯在此建立据点,14年后发展为小镇,1776年美国迠国后1812年成为宾夕法尼亚州首府,是十九世纪美国东北部工业化程度最高城市之一,是煤炭、钢铁、石油的产销重要基地,二十世纪后随工业时期结束,后工业时代到来,人口锐减,房地产泡沫破灭,金融危机中经受了痛苦的财政危机折磨几临破产,尤其是1972年飓风引发洪水,每况愈下被费城、匹兹堡所取代。
这是大厦主楼正门前的两座群雕。
青銅铸造的大门。
进入大门就是华丽的金色大厅。
左侧。
右侧。
两侧对称的办公室走廊。
金碧辉煌的美丽雕塑(左侧)。
金碧辉煌的美丽雕塑(右侧)。
一楼大厅的地坪嵌饰著各种民俗文化圖案。
乘电梯直达四楼,凭栏俯视楼下大厅全景。
园形穹顶,堪称文艺复兴建筑杰作! 大厅、会议室、廊道装饰着各种宗教、历史的精致壁画,令人目不暇接。
在四楼平視金饰雕塑更覚栩栩如生。
四楼右侧是参议院。
参议院议长席 四楼左侧是众议院。
众议院议长席 色彩缤纷美仑美换的吊灯 美丽的花窗玻璃 位于三楼的宾夕法尼亚州高级会议厅。
透明的彩色玻璃穹顶。
导游正在介绍吊灯。
这个吊灯总重达500公斤 从四楼来到大厦背面的楼顶花园。
春寒乍䁔,也许是去年冬天的一場雪,尚支离破碎地霸占着屋顶花园。
冬天已经过去,春天还会远吗?春风正在屡屡呼唤满园春色尽早绽放! 硕大的喷泉还未"上班",静静地躺在后花园的雪地上,只能独自睱想那美丽的夏夜,华灯初上,五彩缤纷,乐曲连绵,水花飞溅的壮丽美景! 这是大厦背面的全景,蓝天白云,雄伟壮观(仓促间車拍而得)。
走出大楼,漫步在通往河边的当年繁华大道,回望大厦,好似一颗璨烂明珠被遗弃在一片废墟之上!岁月沧桑,今非昔比,如今门可罗雀,几成仃車场的大道,哪有丝毫"第五大道"的往日风韵?!
州议会大厦常被称为"艺术的殿堂",因为它有许多雕塑、壁画和宾夕法尼亚主题的花窗玻璃。
1977年该建筑列入国家史迹名录,2006年列为国家历史地标。
哈里斯堡面对萨斯奎哈纳河(贯穿美国东北部数州的重要河流),中间一条道路就是当年的"第五大道"(媲美于纽约的第五大道,相当于上海的南京路),如今人跡稀少,无比箫条,空房、鬼屋屡見不鲜,全市总人口才不到五万人(人口密度仅1800人平方公里),当天全美举行"为活而走"的反枪大,規模接近史上的反越战!华盛顿群众密密麻麻拥满数条街道,可是宾州在议会大厦前的聚会,却稀稀拉拉不成气侯。
哈里斯堡最早是于1719年由英国人哈里斯在此建立据点,14年后发展为小镇,1776年美国迠国后1812年成为宾夕法尼亚州首府,是十九世纪美国东北部工业化程度最高城市之一,是煤炭、钢铁、石油的产销重要基地,二十世纪后随工业时期结束,后工业时代到来,人口锐减,房地产泡沫破灭,金融危机中经受了痛苦的财政危机折磨几临破产,尤其是1972年飓风引发洪水,每况愈下被费城、匹兹堡所取代。
这是大厦主楼正门前的两座群雕。
青銅铸造的大门。
进入大门就是华丽的金色大厅。
左侧。
右侧。
两侧对称的办公室走廊。
金碧辉煌的美丽雕塑(左侧)。
金碧辉煌的美丽雕塑(右侧)。
一楼大厅的地坪嵌饰著各种民俗文化圖案。
乘电梯直达四楼,凭栏俯视楼下大厅全景。
园形穹顶,堪称文艺复兴建筑杰作! 大厅、会议室、廊道装饰着各种宗教、历史的精致壁画,令人目不暇接。
在四楼平視金饰雕塑更覚栩栩如生。
四楼右侧是参议院。
参议院议长席 四楼左侧是众议院。
众议院议长席 色彩缤纷美仑美换的吊灯 美丽的花窗玻璃 位于三楼的宾夕法尼亚州高级会议厅。
透明的彩色玻璃穹顶。
导游正在介绍吊灯。
这个吊灯总重达500公斤 从四楼来到大厦背面的楼顶花园。
春寒乍䁔,也许是去年冬天的一場雪,尚支离破碎地霸占着屋顶花园。
冬天已经过去,春天还会远吗?春风正在屡屡呼唤满园春色尽早绽放! 硕大的喷泉还未"上班",静静地躺在后花园的雪地上,只能独自睱想那美丽的夏夜,华灯初上,五彩缤纷,乐曲连绵,水花飞溅的壮丽美景! 这是大厦背面的全景,蓝天白云,雄伟壮观(仓促间車拍而得)。
走出大楼,漫步在通往河边的当年繁华大道,回望大厦,好似一颗璨烂明珠被遗弃在一片废墟之上!岁月沧桑,今非昔比,如今门可罗雀,几成仃車场的大道,哪有丝毫"第五大道"的往日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