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一佛教寺院集锦(上)
1年前 (2024-04-21)
上海一一佛教寺院集锦(上)徐顺荣 龙华寺徐汇区龙华路2853号 龙华寺是上海著名的寺庙,始建于宋代,是江南地区最古老的寺庙之一。
龙华寺建筑为宋代的伽蓝七堂制。
占地达2万余平方米。
龙华寺一进山门,就是弥勒殿,这是它的特色,主为弥勒道场。
于2018年7月13日拍摄上海——龙华寺 圆明讲堂静安区延安西路434号 上海圆明讲堂创立于1934年,是现代名僧圆瑛法师的道场,1983年被国务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中国重点寺院。
圆瑛法师以《楞严经》为核心,沟通天台、贤首、禅宗、净土四宗,熔各宗于一炉,消灭宗派争端。
于2018年2月25日拍摄 龙音寺闵行区闵东路1号 龙音寺原名观音阁,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
原坐落闵行老街横泾东岸,老街改造搬迁到到地。
占地两亩有余,三层重檐殿堂,底层设讲堂,二楼为大雄宝殿,三楼为藏经阁。
于2018年4月2日拍摄 报国寺青浦区朱家角西淀山湖畔淀峰村452号 报国寺原址关王庙,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
关王庙后有一株古银杏,树围达6米,高达36.5米,树龄达1050多年,约为五代时所植。
于2018年4月8日 寒山寺祟明区城桥镇东门路21号 寒山寺己有近374年历史。
明朝天启四年,杨军门夫人朱氏在岛上削发为尼,建寺名寒山寺,供寒山拾得二像。
与苏州寒山寺一样的寺名和供奉,相传它们的钟声有“瀛洲东门寒山寺,夜半钟声迎客船”和“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争相媲美的诗句。
于2018年4月28日拍摄 寿安寺崇明区江帆路9号 寿安寺始建于宋朝淳祐年间,己有七百多年历史。
最初由四川僧人来祟建造,先定名为“富安院”后元朝延祐五年朝廷赐额“永福寿安寺”。
于2018年4月28日拍摄 玉佛寺普陀区安远路170号 因寺内主要供奉玉佛而得名,因其属于禅宗临济法系,修习禅法,故又名玉佛禅寺。
最早1900年建在吴淞江湾车站处,1918年,迁寺择现址重建。
文化大革封寺渡过劫难,一切都留存下来。
于2018年7月27日拍摄上海——玉佛寺 宝莲庵浦东新区高行镇解放村井亭36号 宝莲庵又名井亭庵,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为解脱海上众生苦恼而修建宝莲庵。
1865年本庵再次重建落成时,开凿一口水井,1899年加建石柱方亭,以供行人饮水休息。
于2018年5月9日拍摄 真如寺普陀区兰溪路399号 真如寺,原名“万寿寺”,俗称“大庙”。
创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元延祐七年(1320),移现址。
为上海著名的佛寺。
真如寺正殿为元代建筑物,现存梁、柱、坊斗拱等主体结构及大部分构件为元代原物。
于2018年5月12日拍摄 缘觉寺祟明区凤西路802号 这是在长兴岛上座寺庙,在原垂珠园改建过来的,2014年完工,观音圣像开光。
于2018年5月11日拍摄 宝山寺宝山区罗店镇罗溪路518号 宝山寺原名梵王宫(玉皇宫),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1511)。
清朝乾隆二十七年曾经重修。
2005年移地重建,改名为“宝山寺”。
新寺院为晚唐宫殿式建筑风格,以非洲红花梨纯木榫卯构造。
于2018年9月19日拍摄 七宝教寺闵行区七宝镇新镇路1205号 七宝教寺最初位于松江陆宝山,俗称陆宝庵。
五代十国后晋天福年间(936)迁往淞江,得“金宝莲花经”,遂改名七宝寺。
宋初时再迁七宝处。
2002年建七宝琉璃玲珑塔。
于2018年7月28日拍摄上海——七宝教寺 福田净寺松江区泗泾镇文化路25号 福田净寺前身实为建国初尚存的东田寺,又附以初建于清代中期的“严家庵”等寺院,已有千年历史。
2006年,迁建于今址(城隍庙旧址)。
这里原有一株1300多年的银杏死于文革中,只保存一株五百多年银杏树。
于2018年5月23日拍摄 佘山秀化寺松江区外青松公路9142号公园内 1999年佘山森林公园在秀道者塔旁山麓建起一间六角形钟亭,该亭一楼取名“佘山秀化寺”。
内供弥勒菩萨一尊。
二搂为“佘山钟楼”,内悬一座西佘山铜钟,作为纪念普照教寺的佛教钟楼使用。
于2018年5月23日拍摄 九峰禅寺松江区小昆山镇小昆山园内 九峰禅寺系先有慈雨塔而后建寺。
慈雨塔始建于唐龙朔初年(661)。
南宋干道元年(1165)建寺院,取名“泗洲塔院”。
该寺系上海建于山峰的开放寺院,其大雄宝殿坐南朝北的座白,是上海的一栋寺庙。
于2018年6月1日拍摄 延寿寺松江区石湖荡镇李塔街130号 延寿寺傍塔而建,李塔建于初唐时期,己有1300多年历史,南宋嘉定六年(1213)募造寺院,初名“澄庵”、又名“圆庵”。
咸淳年间(1265)改名“延寿院”。
于2018年6月1日拍摄 菩提禅寺嘉定区安亭镇永安街422号 菩提禅寺始建于三国吴赤乌二年(239)是嘉定境内最早的佛寺,原址在现安亭中学内。
现址为2006年建成。
于2018年8月4日拍摄上海——菩提禅寺 长仁禅寺浦东新区川沙镇王桥路2号 长仁禅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重修。
当年庙以地名为称呼“长人乡庙”。
1990年改名为“长仁禅寺”。
于2018年8月1日拍摄 潮音庵浦东新区顾东村李家盘37号 潮音庵,俗称“观音堂”,始建于明朝景泰七年(1456)。
多次重建,黄炎培书写“潮音庵”门额。
寺内还有一座新建的报恩塔。
于2018年8月14日拍摄 碧云净院浦东新区张江镇三灶东庄家宅2号 碧云净院原名“三王庙”,始建于元代正年间(1341)为奚氏家庙。
后期与附近的“普净禅院”{即大圣寺)并为“碧云净院”。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重建,香火旺盛。
如今周未有大批居士來此共修。
于2018年8月14日拍摄 东林寺金山区朱泾镇东林街150号 东林寺原名观音堂,元朝大元年(1308)创建。
皇庆二年(1313)改为东林寺,为浦南地区单体建筑面积的元、明、清建筑群。
1987年,东林寺尚存一座大殿。
2007年重修扩建,有高达5米的景泰蓝善财童子,有最高千佛铜门,有一对铜质钟鼓楼。
于2018年8月11日拍摄上海——东林寺 留云禅寺嘉定区南翔镇解放街263号 留云禅寺始建于梁天监四年(505),初名为“白鹤南翔寺”。
唐时达到鼎盛,寺基扩大到180亩。
宋绍定年间,皇赐“南翔寺”匾额。
1700年,康熙赐额“云翔寺”。
2001年寺庙重建,使云翔寺与留云寺而为一,续留云香火。
于2018年8月15日拍摄 青龙古寺青浦区石青龙镇青龙村474号 青龙古寺始建于唐天宝二年(743),规模时有寺房5048间,清康熙亲临寺院,赐寺“吉云禅寺”。
1993年重建寺庙,全堂玉佛,全堂红木佛龛为全国仅有。
于2018年8月18日拍摄 南山古寺浦东新区新场镇新环南路269号 南山古寺创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
初名“常寂庵”,俗称南庵。
清顺治初重修,易名“南山寺”,又名“南山禅寺”。
1978年重建,寺后有700余年的古银杏2株。
于2018年8月20日拍摄 清凉庵浦东新区惠南镇工农南路63号 清凉庵始建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
因建庵前南汇镇己有尼庵,故又称“新庵”。
于2018年8月20日拍摄 福泉古寺浦东新区南惠镇文体路11号 福泉古寺始建于元正二年(1342),初名“甘霖院”,殿后有“福泉井”,早于寺开凿,因为古时水源是建寺之本,故将其改名为福泉寺,意哈“善福之源泉”。
寺院内有株千年古银杏树。
寺院为1978年重建。
于2018年8月20日拍摄 东海观音寺奉贤区金汇塘路999号 东海观音寺始建于元皇庆壬(1312)。
相传,观音像,元绍兴年(1151)渔人邬氏得之于海中,回岸后建庙供奉。
于2018年8月23日拍摄 保境禅寺奉贤区钱桥镇奉柘公路3398号 保境禅寺始建于明朝(1368一1644),传说保境禅寺期望保护县境而建。
另一种传说,此寺建于清朝光绪年间(1874一1908)。
于2018年8月23日拍摄 知也寺松江区广福林文化遗址公园内 知也禅寺座落在广富林遗址公园内,是为纪念流传松江民间的知也禅师施医救人之善举而复建。
于2018年8月24日拍摄 甘露寺宝山区月浦镇练祁路688号 甘露寺原名“白衣殿”,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一年(1756),二百多年来香火鼎盛不衰。
文革中全毁。
2011年旧址重建,并根据古井还在,并为寺取名“甘露寺”。
于2018年8月28日拍摄 万佛阁奉贤区万佛阁路9号 上海万佛阁,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是上海颇具规模的比丘尼道场。
万佛阁几经历史兴衰,于文革全毁。
1989年重建,依城傍水,由低渐高,建筑很有特色。
于2018年8月30日拍摄 洪福寺奉贤区唐城街303号 洪福寺,又称洪庙,是上海市柳具有影响的佛教寺庙。
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6),乾隆下江南路过此地,百姓以“洪福齐天”而建造。
1995年移址重建。
于2018年8月30日拍摄 沉香阁黄浦区沉香阁路29号 沉香阁,又名慈云禅寺。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重建于嘉二十年(1815),名慈云寺。
它与玉佛寺、龙华、静安寺、圆明讲堂,1983年国家将五所寺堂列入全国汉族重点寺庙142家之中。
于2019年1月24日拍摄上海——塔的欣赏上海——古树名木(部分精选)上海一一桥梁集锦上海——佛教寺院集锦(下)
龙华寺建筑为宋代的伽蓝七堂制。
占地达2万余平方米。
龙华寺一进山门,就是弥勒殿,这是它的特色,主为弥勒道场。
于2018年7月13日拍摄上海——龙华寺 圆明讲堂静安区延安西路434号 上海圆明讲堂创立于1934年,是现代名僧圆瑛法师的道场,1983年被国务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中国重点寺院。
圆瑛法师以《楞严经》为核心,沟通天台、贤首、禅宗、净土四宗,熔各宗于一炉,消灭宗派争端。
于2018年2月25日拍摄 龙音寺闵行区闵东路1号 龙音寺原名观音阁,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
原坐落闵行老街横泾东岸,老街改造搬迁到到地。
占地两亩有余,三层重檐殿堂,底层设讲堂,二楼为大雄宝殿,三楼为藏经阁。
于2018年4月2日拍摄 报国寺青浦区朱家角西淀山湖畔淀峰村452号 报国寺原址关王庙,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
关王庙后有一株古银杏,树围达6米,高达36.5米,树龄达1050多年,约为五代时所植。
于2018年4月8日 寒山寺祟明区城桥镇东门路21号 寒山寺己有近374年历史。
明朝天启四年,杨军门夫人朱氏在岛上削发为尼,建寺名寒山寺,供寒山拾得二像。
与苏州寒山寺一样的寺名和供奉,相传它们的钟声有“瀛洲东门寒山寺,夜半钟声迎客船”和“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争相媲美的诗句。
于2018年4月28日拍摄 寿安寺崇明区江帆路9号 寿安寺始建于宋朝淳祐年间,己有七百多年历史。
最初由四川僧人来祟建造,先定名为“富安院”后元朝延祐五年朝廷赐额“永福寿安寺”。
于2018年4月28日拍摄 玉佛寺普陀区安远路170号 因寺内主要供奉玉佛而得名,因其属于禅宗临济法系,修习禅法,故又名玉佛禅寺。
最早1900年建在吴淞江湾车站处,1918年,迁寺择现址重建。
文化大革封寺渡过劫难,一切都留存下来。
于2018年7月27日拍摄上海——玉佛寺 宝莲庵浦东新区高行镇解放村井亭36号 宝莲庵又名井亭庵,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为解脱海上众生苦恼而修建宝莲庵。
1865年本庵再次重建落成时,开凿一口水井,1899年加建石柱方亭,以供行人饮水休息。
于2018年5月9日拍摄 真如寺普陀区兰溪路399号 真如寺,原名“万寿寺”,俗称“大庙”。
创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元延祐七年(1320),移现址。
为上海著名的佛寺。
真如寺正殿为元代建筑物,现存梁、柱、坊斗拱等主体结构及大部分构件为元代原物。
于2018年5月12日拍摄 缘觉寺祟明区凤西路802号 这是在长兴岛上座寺庙,在原垂珠园改建过来的,2014年完工,观音圣像开光。
于2018年5月11日拍摄 宝山寺宝山区罗店镇罗溪路518号 宝山寺原名梵王宫(玉皇宫),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1511)。
清朝乾隆二十七年曾经重修。
2005年移地重建,改名为“宝山寺”。
新寺院为晚唐宫殿式建筑风格,以非洲红花梨纯木榫卯构造。
于2018年9月19日拍摄 七宝教寺闵行区七宝镇新镇路1205号 七宝教寺最初位于松江陆宝山,俗称陆宝庵。
五代十国后晋天福年间(936)迁往淞江,得“金宝莲花经”,遂改名七宝寺。
宋初时再迁七宝处。
2002年建七宝琉璃玲珑塔。
于2018年7月28日拍摄上海——七宝教寺 福田净寺松江区泗泾镇文化路25号 福田净寺前身实为建国初尚存的东田寺,又附以初建于清代中期的“严家庵”等寺院,已有千年历史。
2006年,迁建于今址(城隍庙旧址)。
这里原有一株1300多年的银杏死于文革中,只保存一株五百多年银杏树。
于2018年5月23日拍摄 佘山秀化寺松江区外青松公路9142号公园内 1999年佘山森林公园在秀道者塔旁山麓建起一间六角形钟亭,该亭一楼取名“佘山秀化寺”。
内供弥勒菩萨一尊。
二搂为“佘山钟楼”,内悬一座西佘山铜钟,作为纪念普照教寺的佛教钟楼使用。
于2018年5月23日拍摄 九峰禅寺松江区小昆山镇小昆山园内 九峰禅寺系先有慈雨塔而后建寺。
慈雨塔始建于唐龙朔初年(661)。
南宋干道元年(1165)建寺院,取名“泗洲塔院”。
该寺系上海建于山峰的开放寺院,其大雄宝殿坐南朝北的座白,是上海的一栋寺庙。
于2018年6月1日拍摄 延寿寺松江区石湖荡镇李塔街130号 延寿寺傍塔而建,李塔建于初唐时期,己有1300多年历史,南宋嘉定六年(1213)募造寺院,初名“澄庵”、又名“圆庵”。
咸淳年间(1265)改名“延寿院”。
于2018年6月1日拍摄 菩提禅寺嘉定区安亭镇永安街422号 菩提禅寺始建于三国吴赤乌二年(239)是嘉定境内最早的佛寺,原址在现安亭中学内。
现址为2006年建成。
于2018年8月4日拍摄上海——菩提禅寺 长仁禅寺浦东新区川沙镇王桥路2号 长仁禅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重修。
当年庙以地名为称呼“长人乡庙”。
1990年改名为“长仁禅寺”。
于2018年8月1日拍摄 潮音庵浦东新区顾东村李家盘37号 潮音庵,俗称“观音堂”,始建于明朝景泰七年(1456)。
多次重建,黄炎培书写“潮音庵”门额。
寺内还有一座新建的报恩塔。
于2018年8月14日拍摄 碧云净院浦东新区张江镇三灶东庄家宅2号 碧云净院原名“三王庙”,始建于元代正年间(1341)为奚氏家庙。
后期与附近的“普净禅院”{即大圣寺)并为“碧云净院”。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重建,香火旺盛。
如今周未有大批居士來此共修。
于2018年8月14日拍摄 东林寺金山区朱泾镇东林街150号 东林寺原名观音堂,元朝大元年(1308)创建。
皇庆二年(1313)改为东林寺,为浦南地区单体建筑面积的元、明、清建筑群。
1987年,东林寺尚存一座大殿。
2007年重修扩建,有高达5米的景泰蓝善财童子,有最高千佛铜门,有一对铜质钟鼓楼。
于2018年8月11日拍摄上海——东林寺 留云禅寺嘉定区南翔镇解放街263号 留云禅寺始建于梁天监四年(505),初名为“白鹤南翔寺”。
唐时达到鼎盛,寺基扩大到180亩。
宋绍定年间,皇赐“南翔寺”匾额。
1700年,康熙赐额“云翔寺”。
2001年寺庙重建,使云翔寺与留云寺而为一,续留云香火。
于2018年8月15日拍摄 青龙古寺青浦区石青龙镇青龙村474号 青龙古寺始建于唐天宝二年(743),规模时有寺房5048间,清康熙亲临寺院,赐寺“吉云禅寺”。
1993年重建寺庙,全堂玉佛,全堂红木佛龛为全国仅有。
于2018年8月18日拍摄 南山古寺浦东新区新场镇新环南路269号 南山古寺创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
初名“常寂庵”,俗称南庵。
清顺治初重修,易名“南山寺”,又名“南山禅寺”。
1978年重建,寺后有700余年的古银杏2株。
于2018年8月20日拍摄 清凉庵浦东新区惠南镇工农南路63号 清凉庵始建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
因建庵前南汇镇己有尼庵,故又称“新庵”。
于2018年8月20日拍摄 福泉古寺浦东新区南惠镇文体路11号 福泉古寺始建于元正二年(1342),初名“甘霖院”,殿后有“福泉井”,早于寺开凿,因为古时水源是建寺之本,故将其改名为福泉寺,意哈“善福之源泉”。
寺院内有株千年古银杏树。
寺院为1978年重建。
于2018年8月20日拍摄 东海观音寺奉贤区金汇塘路999号 东海观音寺始建于元皇庆壬(1312)。
相传,观音像,元绍兴年(1151)渔人邬氏得之于海中,回岸后建庙供奉。
于2018年8月23日拍摄 保境禅寺奉贤区钱桥镇奉柘公路3398号 保境禅寺始建于明朝(1368一1644),传说保境禅寺期望保护县境而建。
另一种传说,此寺建于清朝光绪年间(1874一1908)。
于2018年8月23日拍摄 知也寺松江区广福林文化遗址公园内 知也禅寺座落在广富林遗址公园内,是为纪念流传松江民间的知也禅师施医救人之善举而复建。
于2018年8月24日拍摄 甘露寺宝山区月浦镇练祁路688号 甘露寺原名“白衣殿”,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一年(1756),二百多年来香火鼎盛不衰。
文革中全毁。
2011年旧址重建,并根据古井还在,并为寺取名“甘露寺”。
于2018年8月28日拍摄 万佛阁奉贤区万佛阁路9号 上海万佛阁,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是上海颇具规模的比丘尼道场。
万佛阁几经历史兴衰,于文革全毁。
1989年重建,依城傍水,由低渐高,建筑很有特色。
于2018年8月30日拍摄 洪福寺奉贤区唐城街303号 洪福寺,又称洪庙,是上海市柳具有影响的佛教寺庙。
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6),乾隆下江南路过此地,百姓以“洪福齐天”而建造。
1995年移址重建。
于2018年8月30日拍摄 沉香阁黄浦区沉香阁路29号 沉香阁,又名慈云禅寺。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重建于嘉二十年(1815),名慈云寺。
它与玉佛寺、龙华、静安寺、圆明讲堂,1983年国家将五所寺堂列入全国汉族重点寺庙142家之中。
于2019年1月24日拍摄上海——塔的欣赏上海——古树名木(部分精选)上海一一桥梁集锦上海——佛教寺院集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