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下古镇御码头&湖心寺桥

1年前 (2024-04-21)
河下古镇御码头湖心寺桥淮水散人 淮安河下古镇御码头 淮安古城河下镇,旧时西带运河,北枕黄淮,贾舶边樯,车马杂沓,夙称要冲。
在昔是甲第蝉联,自古为人文奥区,科名相望,赫宇内。
天子王孙屡有巡幸,故有御码头之设。
明正德十四年,武宗皇帝偕刘妃,於御码头舍舟,鼓吹入城,驻跸于尚书金濂旧第。
崇祯十七年三月明亡,四王均弃藩南奔,泊舟河下御码头。
周王薨于舟中,买河下赵氏宅治丧。
福王由崧借寓湖嘴杜氏花园,五月南下即皇帝位。
清康熙四十四年,圣祖第五次南巡,幸河下丛森,赐绍隆、湖心、大悲三寺名为湛真、佑济、闻思、并赐御书匾额。
乾隆十六年,高宗南巡,由此登岸览漂母祠,赐七律诗一首,有御诗碑在焉。
复巡视城北河河堤,改石工,赐御制《阅淮安石堤》等诗。
四十九年第六次南巡,拟于萧湖荻庄建行宫,因工巨费糜时促而寝。
然圣驾临幸之际,龙舟十里,沸河溢堤,漕运两岸,萧湖之滨,错落点缀亭台殿阁,间以林木花草。
御码头两侧,家家舒锦悬灯,户户焚香然烛。
迎銮冠带伏、笙歌沸天,洋洋大观,史不绝书。
随着封建制度灭亡,御码头年久失修,颓坏已久。
为再现其昔日之风貌,重建御码头于公元二零零三年三月五日施工,九月十日告竣。
码头俱覆以廊,近堤顶处筑以亭,即接驾亭也。
御码头之重建,将引来天南地北之游客、五湖四海之嘉宾,古镇河下必将再现繁华。
淮安河下古镇•御码头河下古镇古运河,昔日樯桅现世遗。
御码龍舟今犹在,不见当年康乾皇。
河下古镇•湖心寺桥古运风光古城西,湖心寺橋穿龍舟。
待到夏日炎炎时,游泳戏水笑采莲。
  标哥:原名李金彪,淮安市淮安区人,外号“散人”,自由职业者,生于60年代后期,从事建筑业近30年,热爱生活和文学,擅长将建筑艺术灵感与文学意境相结!201804302018年第9期,总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