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之王 牡丹的品格
1年前 (2024-04-21)
百花之王 牡丹的品格皓月春江 拍摄于焦作市月季公园 牡丹花开了,赏花的人摩肩接踵,前来赏花。
争相竞拍,花前留照。
为什么人们都这样喜爱牡丹花呢?不光是因为她的美,更令人敬佩的是牡丹的品格! 众所周知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女皇武则天,她矫诏元日游上苑,责令万花齐放!元日时节正是天寒地冻之时,草木凋零。
苑中景象萧瑟。
女皇一怒之下,提笔下诏:“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众花仙不敢怠慢,连夜竞放。
女皇满心欢喜,并让查一查,看有什么花敢不开的!这一查,果真查到牡丹竞敢抗旨不遵!依旧光秃秃的一花不发。
这可惹恼了女皇武则天,她雷霆震怒,令人剪枝刨根,或焚或砍。
扔到荒郊野外,永不复苑中栽种!牡丹仙子贬出京畿迁徙洛阳。
牡丹仙子逃到洛阳,深受洛阳百姓的爱戴。
把运来的牡丹残株重新栽种起来,大面积的培育推广,才有现在的规模。
人们不仅喜爱她美丽高洁雍容华贵的外表,更喜爱她不畏强权,舍身护律的高贵品质!现在祖国各地,到处都有她美丽的倩影,并尊她为百花之王。
被誉为繁荣、昌盛、富贵、美好的象征。
深受国人的喜爱!历代骚人墨客多有诗篇丹青赞美她! 十大名品冠群芳,姿质高洁天下扬。
女皇矫诏违律令,拼死不教乱綱常! 皓月春江 唐 李白 清平调 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唐 范成大咏牡丹诗句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
唐 韩愈 幸自同开俱阴隐,何须相倚斗轻盈。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飞经营。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唐 李山甫邀勒东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数苞仙艳火,一片异香天上来。
唐 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宋 陈与义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种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唐 范纯仁牡丹奇擅洛都春,百卉千花浪。
国色鲜明舒嫩脸,仙冠重叠剪红云。
唐 元稹簇蕊风频坏,裁红雨更新。
眼看吹落地,便别一年春。
唐 殷文圭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吟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唐 李贺 牡丹种曲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断春草。
水灌香泥却月盘,一夜绿房迎白晓。
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
粱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五代 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绝,独立人间香。
酌走巅溟编辑咏牡丹诗一首荣膺魁首万人迷,谁晓当年被火齑。
上苑皇天真未许,邙山野岭岂头低! 唐 欧阳修蟾精雪魄孕云荄,春入香腴一夜开。
宿露枝头藏玉块,暧气庭前倒银杯。
宋 吴潜 南乡子词一首去岁牡丹时。
几偏西湖把酒后,一种姚黄偏韵雅,相宜。
薄薄梳妆淡淡眉。
回首绿杨堤。
依旧黃鹂紫燕飞,人在天涯春在眼,凄迷。
不比巫山尚有期。
五代 窦梁宾东风未放晓泥干,红药花开不耐寒。
待得天晴花已老,不如携手雨中看。
五代 卢士衡万叶红绡剪尽春,丹青任写不如真。
风光九十无多日,维惜尊前折赠人。
宋 张炎 清平乐百花开后。
一朵疑堆绣。
绝色年年常似旧。
因甚不随春瘦。
脂痕淡约蜂黃。
可怜独倚新妆。
太白醉游何处,定应忘了沈香。
五代 裴悦数朵欲倾城,安同桃李荣?未尝贫处见,不似地中生。
此物疑无价,当春独有名。
游蜂与蝴蝶,来往自多情! 唐 陈标琉璃地上开红艳,碧落天关散晓霞。
应是向西无地种,不然争肯重莲花? 唐 姚葩叠萼相重,烧栏复照明。
妍姿朝景里,醉艳晚烟中。
唐 温庭筠高低深浅一阑红,把火殷影绕露丛。
希逸近来成懒病,不能容易向春风。
唐 王睿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
曷若东园桃与李,果成无语自成阴。
唐 翁承赞烂漫香风引贵游,高僧移步亦迟留。
可怜殿角长松色,不得王孙一举头。
唐 李商隐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招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唐 司空图得地牡丹盛,晓添龙麝香。
主人犹自惜,锦幕护春霜。
唐 柳浑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棵。
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
唐 李益紫蕊丛开未到家,却教游客赏繁花。
始知年少求名处,满眼空中别有花。
唐 刘禹锡径尺千余朵,人间有此花。
今朝见颜色,更不向诸家。
唐 张祜浓艳初开小药栏,人人惆怅出长安。
风流卻是钱塘寺,不踏红尘见牡丹。
五代 来鵬中国名花异国香,花开得地更芬芳。
才呈冶态当春画,却敛妖姿向夕阳。
宋 王釆 蝶恋花词一首燕子来时春未老。
红烛团枝,弗尽东君巧。
烟雨弄晴芳意恼,雨余特地残妆好。
斜倚青楼临远道。
不管傍人,密共东君笑。
都见娇多情不少,丹青傅得倾城貌。
宋 王梅溪 点绛唇词一首庭院深深,异香一片来天上,傲春迟放。
百卉皆推让。
忆昔西都,姚魏声名堪惆怅。
醉翁何往,谁与花标榜。
宋 陸游 洛阳牡丹面径尺,富寺牡丹高丈余。
世间尤物有如此,恨我总角东吴居。
俗人用薏苦局促,目所末见辄谓无。
周汉故都亦岂远,安得尺棰驱群胡! 唐 白居易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冷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唐 徐夤断肠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
青春不驻堪垂泪,红艳已空犹倚栏。
唐 吴融不必繁弦不必歌,情中相对更情多。
殷鲜一半霞分绮,洁澈傍边月占波。
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待鲁阳戈。
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莎。
咏牡丹 明代作者俞大猷闲花眼底千千种,此种人间擅最奇。
国色天香人咏尽,丹心独抱更谁知?
争相竞拍,花前留照。
为什么人们都这样喜爱牡丹花呢?不光是因为她的美,更令人敬佩的是牡丹的品格! 众所周知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女皇武则天,她矫诏元日游上苑,责令万花齐放!元日时节正是天寒地冻之时,草木凋零。
苑中景象萧瑟。
女皇一怒之下,提笔下诏:“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众花仙不敢怠慢,连夜竞放。
女皇满心欢喜,并让查一查,看有什么花敢不开的!这一查,果真查到牡丹竞敢抗旨不遵!依旧光秃秃的一花不发。
这可惹恼了女皇武则天,她雷霆震怒,令人剪枝刨根,或焚或砍。
扔到荒郊野外,永不复苑中栽种!牡丹仙子贬出京畿迁徙洛阳。
牡丹仙子逃到洛阳,深受洛阳百姓的爱戴。
把运来的牡丹残株重新栽种起来,大面积的培育推广,才有现在的规模。
人们不仅喜爱她美丽高洁雍容华贵的外表,更喜爱她不畏强权,舍身护律的高贵品质!现在祖国各地,到处都有她美丽的倩影,并尊她为百花之王。
被誉为繁荣、昌盛、富贵、美好的象征。
深受国人的喜爱!历代骚人墨客多有诗篇丹青赞美她! 十大名品冠群芳,姿质高洁天下扬。
女皇矫诏违律令,拼死不教乱綱常! 皓月春江 唐 李白 清平调 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唐 范成大咏牡丹诗句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
唐 韩愈 幸自同开俱阴隐,何须相倚斗轻盈。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飞经营。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唐 李山甫邀勒东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数苞仙艳火,一片异香天上来。
唐 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宋 陈与义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种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唐 范纯仁牡丹奇擅洛都春,百卉千花浪。
国色鲜明舒嫩脸,仙冠重叠剪红云。
唐 元稹簇蕊风频坏,裁红雨更新。
眼看吹落地,便别一年春。
唐 殷文圭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吟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唐 李贺 牡丹种曲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断春草。
水灌香泥却月盘,一夜绿房迎白晓。
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
粱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五代 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绝,独立人间香。
酌走巅溟编辑咏牡丹诗一首荣膺魁首万人迷,谁晓当年被火齑。
上苑皇天真未许,邙山野岭岂头低! 唐 欧阳修蟾精雪魄孕云荄,春入香腴一夜开。
宿露枝头藏玉块,暧气庭前倒银杯。
宋 吴潜 南乡子词一首去岁牡丹时。
几偏西湖把酒后,一种姚黄偏韵雅,相宜。
薄薄梳妆淡淡眉。
回首绿杨堤。
依旧黃鹂紫燕飞,人在天涯春在眼,凄迷。
不比巫山尚有期。
五代 窦梁宾东风未放晓泥干,红药花开不耐寒。
待得天晴花已老,不如携手雨中看。
五代 卢士衡万叶红绡剪尽春,丹青任写不如真。
风光九十无多日,维惜尊前折赠人。
宋 张炎 清平乐百花开后。
一朵疑堆绣。
绝色年年常似旧。
因甚不随春瘦。
脂痕淡约蜂黃。
可怜独倚新妆。
太白醉游何处,定应忘了沈香。
五代 裴悦数朵欲倾城,安同桃李荣?未尝贫处见,不似地中生。
此物疑无价,当春独有名。
游蜂与蝴蝶,来往自多情! 唐 陈标琉璃地上开红艳,碧落天关散晓霞。
应是向西无地种,不然争肯重莲花? 唐 姚葩叠萼相重,烧栏复照明。
妍姿朝景里,醉艳晚烟中。
唐 温庭筠高低深浅一阑红,把火殷影绕露丛。
希逸近来成懒病,不能容易向春风。
唐 王睿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
曷若东园桃与李,果成无语自成阴。
唐 翁承赞烂漫香风引贵游,高僧移步亦迟留。
可怜殿角长松色,不得王孙一举头。
唐 李商隐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招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唐 司空图得地牡丹盛,晓添龙麝香。
主人犹自惜,锦幕护春霜。
唐 柳浑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棵。
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
唐 李益紫蕊丛开未到家,却教游客赏繁花。
始知年少求名处,满眼空中别有花。
唐 刘禹锡径尺千余朵,人间有此花。
今朝见颜色,更不向诸家。
唐 张祜浓艳初开小药栏,人人惆怅出长安。
风流卻是钱塘寺,不踏红尘见牡丹。
五代 来鵬中国名花异国香,花开得地更芬芳。
才呈冶态当春画,却敛妖姿向夕阳。
宋 王釆 蝶恋花词一首燕子来时春未老。
红烛团枝,弗尽东君巧。
烟雨弄晴芳意恼,雨余特地残妆好。
斜倚青楼临远道。
不管傍人,密共东君笑。
都见娇多情不少,丹青傅得倾城貌。
宋 王梅溪 点绛唇词一首庭院深深,异香一片来天上,傲春迟放。
百卉皆推让。
忆昔西都,姚魏声名堪惆怅。
醉翁何往,谁与花标榜。
宋 陸游 洛阳牡丹面径尺,富寺牡丹高丈余。
世间尤物有如此,恨我总角东吴居。
俗人用薏苦局促,目所末见辄谓无。
周汉故都亦岂远,安得尺棰驱群胡! 唐 白居易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冷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唐 徐夤断肠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
青春不驻堪垂泪,红艳已空犹倚栏。
唐 吴融不必繁弦不必歌,情中相对更情多。
殷鲜一半霞分绮,洁澈傍边月占波。
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待鲁阳戈。
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莎。
咏牡丹 明代作者俞大猷闲花眼底千千种,此种人间擅最奇。
国色天香人咏尽,丹心独抱更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