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寻找引渭渠的上游

1年前 (2024-04-21)
【原创作品】寻找引渭渠的上游文化策划人谢亚良 大约23年前,我上初中一年级。
那年暑假酷热难耐,大地像被烧焦了一样,夏收后人们躲在家里避开高温的炙烤。
虽然地里的玉米浇了几水,但还是被旱得耷拉着叶子,有气无力地接受太阳的肆虐。
下午,村子炸开了锅,和我一同长大的小勇不知什么时候淹死在了村子北边的引渭渠里,他被抬回来,满身湿漉漉的。
原来小勇趁着中午家人休息,一个人偷偷跑到引渭渠里去游泳,却再也没有上来,被发现的时候他的身子挡在了渠边闸机口,已经僵硬。
小勇的家人哭得死去活来,喊着他的名字,可小勇却永远不能睁开眼睛了。
一行眼泪落下,我难过得不知如何是好。
村子大喇叭在不停地提醒大人看好孩子,千万不要去引渭渠里游泳,以免悲剧再发生。
上了年纪的人开始流传,说引渭渠里有咬人的大鱼,小勇就是被大鱼咬死的。
曾有人亲眼见过那鱼,一米多长,咬人后迅速逃窜,跑到引渭渠的上游潜伏。
我问引渭渠的上游在哪里,老人说,应该是冯家山水库吧。
我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到引渭渠的上游,杀了那条咬人的鱼,为小勇报仇。
准备了几天,我悄悄地把家里不用的一把匕首磨得光亮锋利,用报纸包好。
然后寻找机会出门。
虽然报仇心切,但说真的,我却没有一点谱,引渭渠的上游在哪里我没有去过,怎么杀那条鱼我也不知道。
我找到同村的小刚给我帮忙,他犹豫不定,我骂他胆小鬼,缩头乌龟,经不住我的软硬兼施,小刚答应和我一起出发。
天刚蒙蒙亮,我和小刚出发了。
我们一人骑着一辆自行车,顺着引渭渠往上骑去。
土路坑洼不平,颠得我和小刚生疼,一边是田野,一边是引渭渠,渠水混浊不堪深不见底,渠边没有护栏,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渠里,要时刻小心。
骑了一段路,前面是一条长长的坡路看不到尽头,让人发愁。
我们只有下车推着自行车爬坡。
小刚问,找到那条咬人的鱼,我们怎么杀它?我说,先找到它,我们俩再计。
只要那条畜生在,就一定有办法。
杀了它,把它弄回来熬鱼汤吃了。
我信心满怀。
爬上坡路,已是大上午,太阳辣的,我和小刚满头大汗。
我们不知道这是哪里,也不知道距离引渭渠的上游还有多远。
路上没有一个人,路边的玉米一人高,有些瘆人。
突然,一条狗从地里窜出来,汪汪汪大叫,吓得我和小刚惊慌失措。
我们丢下自行车,顺手捡起路边的石头扔过去,那条狗叫了几声跑开了。
我又拿起一块石头,“嗖——”,石头追着狗砸去,狗拔腿就跑。
我大骂,再吓你爷爷,小心打断你的狗腿。
我们顺着引渭渠继续往前,有的路平坦,有的路崎岖,甚有的地方只是一条羊肠小道,仅容一个人过。
走到一处渠边,全是坟茔,一人多高的荒草在风里摇摆,让人后背发凉。
我和小刚脚下加速,走过那处连片的坟茔。
中午,饥肠难耐,抹一把满脸的汗,吃几口家里带来的馍,再喝几口水。
继续赶路。
下午,路过一家砖厂,工人下班回家。
我问这里距离引渭渠的上游还有多远。
工人说,你们说的是冯家山水库吧,快到了。
这里已是凤翔地界,到槐塬了,再往上就差不多了。
听到这话,我们疲惫的身子又有了精,骑起自行车蹬得呼呼带风。
往下看,全是下坡路,高兴得我和小刚欢愉雀跃。
自行车箭一样飞驰往下,上了一条宽阔的柏油大路。
原来到了宝鸡二电厂。
过二电厂往北,一座雄伟的大坝展现在眼前,引渭渠里的水就是从那里流出来的,引渭渠的上游找到了,那条咬人的鱼就在里面。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和小刚都有些激动。
我们推着自行车跑上大坝,水库很大,这是我次见到这样大的水库,几乎看不到边,见不到底,水奔涌着往下,发出震天响的声音。
我们把自行车丢在一边,我拿着匕首,我们在水库边走来走去。
我和小刚一下子茫然了——怎么找到那条咬人的鱼呢?!几个水库工作人员走过来,他们询问我和小刚干什么。
我把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他们哈哈大笑,原来,所谓咬人的鱼是谣传,再说鱼怎么能跑到上游呢?他们劝我和小刚抓紧时间回家,天快黑了,回去的路还很长。
我俩一坐在地上,沮丧得一句话也说不上来。
那天,我和小刚骑车到县功,又到宝鸡,再回家,回来的时候晚上一点多。
我们都被大人狠狠揍了一顿。
可我的心里,被失落占据着。
直到这么些年后,仍不能释然!2017.8.3作者简介谢亚良,陕西书之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策划。
主编策划《当代中国校园精品文库》《中国学术探索论丛》《时间文丛》《拾文书萃》《社科文化研究丛书》《新航线丛书》《黑马大家书系》等丛书文库,策划并全国公开出版各类图书数百本近3000万字,策划编辑报刊杂志500余期近1000万字,策划有多个电视专题片。
出版有个人文集《生活待我如此美好》,用文字温暖心灵,用文字激励人生,国内十二位教育专家、文化学者撰文!谢亚良在图书策划出版、内部报刊编辑、职称晋级评优、年鉴志书编撰、家谱家史整理、电视专题制作等方面具有的操作经验和丰富的品牌案例。
电话:(微信同步) QQ:695598601微信公众平台:书之坊文化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