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十三陵只挖了定陵?
8个月前 (04-21)
为什么十三陵只挖了定陵?Recommence. 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它是明朝万历皇帝的陵墓,是新中国成立后座、也是一座主动发掘的帝王陵墓。
定陵这座辉煌的地下宫殿被发掘后,或许是因为准备不充分,技术不完善,出土文物没有得到很好保存,导致很多无数珍贵文物被损毁。
也就是在定陵发掘之后,考古学界才有了「不主动发掘帝王陵」的规定。
今天,定陵的地宫已经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还能进入参观。
但物是人非,大家眼前的那个地宫,早就不是万历皇帝下葬时的样子。
那么,定陵在发掘过程中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不主动发掘帝王陵」的规矩又是怎么来的?其实一开始,故事的主角并不是定陵。
1955 年,以研究明史著称、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向国务院写了一封请求发掘明长陵的报告。
长陵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墓,也是十三陵的首陵,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长陵发掘委员会」的成员,包括了郭沫若、沈雁冰、夏鼐、郑振铎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
可是,对长陵的调查刚刚开始就陷入了困境。
这是一次科学的考古发掘,所有的流程必须严格按照考古程序来。
这步便是勘探。
具体勘探什么呢?每个朝代的帝王陵墓都有自己独特的形制,而陵墓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文物。
如果能够在发掘墓葬的同时,完整地将帝陵的形制保留下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考古发现。
根据明代帝王陵形制,勘探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找到通往地宫的隧道,这样才能在保证陵墓完整的情况下进入玄宫。
可是考古队员们之前从来都没有发掘过明陵,对于明陵的形制也只能从史书中获取些许信息。
在一番折腾之后,考古队依然没有找到地宫入口的蛛丝马迹。
于是,发掘委员会决定先找一个小的陵墓进行「试掘」。
他们选择了明献陵,里面埋葬的是朱棣的长子,宋仁宗朱高炽。
但是半个月过去了,勘探工作还是一无所获。
后来,经过研究,委员会决定将发掘目标转向定陵。
定陵是明代万历皇帝的陵墓,营建的时代距今约 300 年,在明十三陵中的规模仅次于长陵。
定陵虽然历史上曾遭受过三次大火,但一些地面建筑仍然保存了下来。
通过这些地面建筑,或许能够找到陵墓构造的线索。
这一次,考古学家们从宝城前开始勘查。
什么叫「宝城」呢?其实就是帝王陵墓「地宫」上面的城楼。
中国古代帝王陵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封土都采取了宝城、宝顶的形式,建筑方法是在地宫之上砌筑高大的砖城,砖城的城墙上还设置了垛口和女墙,宛如一座小城,这就是「宝城」。
地宫入口的秘密,很有可能就藏在宝城之中。
最开始的几天,考古队一无所获。
,当队员们勘探到宝城的一角时,队长赵其昌突然发现,在离地面三米多高的城墙上方,有几块城砖塌陷下来,露出一个直径约半米的圆洞!由于当时没有梯子,附近又找不到大块的石头和木料,队员们便搭人梯上到了洞口。
经过观察发现,这个洞口像是个门券的上端,光照处可辨别砖砌的痕迹。
但是在场的人,都无法判断门券的真伪。
于是,他们请来了夏鼐先生现场勘探。
根据多年的经验,夏鼐先生推测,这就是通往地下玄宫的入口。
这一论断,让大家都舒了一口气。
忙活了那么久,终于要见到曙光了……定陵的入口终于找到了,考古队全力投入到发掘工作中。
由于发掘工作量大,考古队还特意从附近的村庄雇佣了 38 名民工。
他们分成三队,在考古队的指导之下,挖下了锹土。
发掘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尽管走了一些弯路,考古队们总算是找到了通往地宫的石门。
这两扇石门,一看就价值不菲,用整块汉白玉做成,即使历经了三百年的沧桑,仍然洁白如雪。
每扇大门上都有九九八十一枚乳状门钉,门面上还雕着口衔圆环的「铺首」。
队员们轻轻向前推了一下石门,发现没有任何反应。
有人用手电筒往门缝里照了过去,只见一块石条把大门死死给顶住了。
这可难倒了考古队。
为了保证石门的完整无缺,又不能采用暴力手段把石门推开。
看来只能「智取」了。
根据常识,石条是不可能由仆在地宫里面顶住石门的,因为地宫是埋葬帝、后的处所,其他人是不能与帝、后同穴的。
因此只有一种可能,石条是由人在门外顶住石门的,应该有一种可以从外边拉住顶门石的工具。
那到底是什么工具呢?考古队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从有关明末崇祯皇帝入葬的记载中找了一些蛛丝马迹。
根据《肃松录》的记载,1644 年,昌平州吏赵一桂,为埋葬吊死的崇祯皇帝和周皇后,用了一种叫「拐钉钥匙」的工具,打开了裕陵石门。
「拐钉钥匙」究竟长什么样,史书里没记载,这又难倒了考古队。
突然,有人灵机一动,找来了一根小手指粗的钢筋,把顶端弯成了半个口字形,立着从门缝里送进去,再转过来,套住顶门石的腰部,慢慢地,就形成了一个套住顶门石腰部的一个牢固的「拐钉钥匙」。
靠着自制的「拐钉钥匙」,考古队终于打开了地宫的大门。
整个地宫的构造分为前、中、后殿和左右配殿五个部分。
经过一番搜索,大家终于在后殿的中部偏西处,发现了三口朱漆的棺椁!毫无疑问,这就是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个皇后死后的栖息之地,这一年多的发掘,总算有了个圆满的结果。
不过那个时候,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解开这三具尸体之谜。
他们是保存完好还是早已腐烂?穿的什么衣服?葬式如何?带着诸多疑问,考古队员们慢慢走向这三具棺椁。
大家发现,右侧的那具尸体损坏最严重,需要首先清理。
地宫一旦被打开,里面恒定的环境将不复存在,对尸体和文物来说,是个极大的隐患,所以说,当务之急是马上将损坏严重的文物清理掉。
原来,这具棺椁里躺着的是孝靖皇后。
孝靖皇后比万历皇帝早去世十年,最开始埋在了东井的平岗地,棺椁腐烂得比较快。
后来,她的孙子朱由校继位之后,追封她为了「孝靖温懿敬让参天胤圣皇太后」,并把她的棺椁从平岗地迁出,一起葬到了定陵。
这一番折腾,导致棺椁的损坏尤为严重。
棺椁被打开的时候,孝靖皇后的尸身已经只剩骸骨了。
棺内还随葬了大量的锦缎、衣服、金银器等。
接着清理的,是左侧孝端皇后的棺椁。
孝端皇后是万历帝的原配,比他早三个月去世,万历帝去世后,他们一同被葬在了定陵。
清理的是万历皇帝的棺椁。
他的棺椁,长 3.3 米,高 1.8 米,棺内除了他的尸体外,塞满了各种陪葬品。
他最上层盖的是织锦被,被下放着袍服和织饰匹料。
万历皇帝身着刺绣衮服,腰系玉带,头戴乌纱翼善冠;下身穿黄素绫裤,足蹬红素缎高绣靴。
当然,万历和他的皇后们怎么也不会料到,死后三百年后,会以这样的方式再度回到人们的视线。
理想情况下,定陵的发掘解决了很多遗留的历史问题。
但是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考古学家们始料未及的……考古学界有一个规定: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
这里我们再补充一点,事实上,不仅是帝王陵,连普通的古代墓葬,考古工作者们都很少去主动发掘。
现在,考古工作者做的比较多的,是配一些城市基建工程所进行的被动性发掘,尤其是那些历史比较悠久的城市,往下一挖,很有可能碰到古代墓葬,这个时候就需要考古队去「救火」了。
「不主动发掘皇陵」这个文物保护理念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经历了发掘定陵的惨痛教训之后才逐步形成的。
当时,定陵的发掘过程中,在发现帝后的棺椁之前,一切的流程都是按照标准的考古学规范进行的,发掘过程也有很多收获,解决了很多历史疑问。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万历皇帝生前最喜欢的女人,其实并不是两位皇后,而是郑贵妃。
在他弥留之际,希望永远与郑贵妃在一起,于是遗封郑氏为皇后,死后葬于定陵玄宫。
可是,三百年后定陵玄宫开启,并没有郑贵妃的影子,陪伴在万历皇帝身边的,分别是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
不过,这或许也可以理解。
万历皇帝生前就已经对他的臣子失去了威慑力,那么在死后,这种威慑力就更加荡然无存了。
当时朝中的大臣们都排挤郑贵妃,所以不履行这一愿望也是有可能的。
然而,由于当时的技术手段不是很先进,很多有价值的文物发掘之后都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
首当其冲的是出土的丝织品。
对于丝织品的保护,当时的考古队员都没有经验。
有人建议,丝织匹料可以像古画一样进行托裱,背后衬用韧性大的纸张,方便卷舒;还有人建议,在浆糊内加入防腐剂,方便长久保存。
但是,由于缺乏专业人士的现场指导,托裱工作进行得很粗糙,一些不当手法也加速了丝织品的腐化。
同样遭受悲惨运的是还有帝后的三具棺椁。
现在大家去定陵地宫参观,去玄宫的后殿,你会看到那里摆着三口巨大的棺椁,但这却不是金丝楠木制作的,而是用白灰和水泥制成的品。
那么,真正的棺椁去了哪里呢?居然是被当时的工作人员扔到了城外的山沟里头。
1959 年 9 月 30日,当时正逢定陵博物馆开馆,时任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嫌地宫脏乱,要求工作人员将棺椁全部扔了出去。
一个星期后,定陵棺木被扔的消息传到了夏鼐耳中。
这位考古学气得全身发抖,马上打电话让博物馆重新捡回棺木,加以保护。
可是,空荡的山谷里早已不见了棺木的踪影。
定陵的发掘是考古史上的一场悲剧。
正因为有了它的前车之鉴,整个考古学界才决定,不主动去发掘帝王陵墓。
就让这些人类的伟大遗产完整地保留下来吧。
定陵这座辉煌的地下宫殿被发掘后,或许是因为准备不充分,技术不完善,出土文物没有得到很好保存,导致很多无数珍贵文物被损毁。
也就是在定陵发掘之后,考古学界才有了「不主动发掘帝王陵」的规定。
今天,定陵的地宫已经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还能进入参观。
但物是人非,大家眼前的那个地宫,早就不是万历皇帝下葬时的样子。
那么,定陵在发掘过程中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不主动发掘帝王陵」的规矩又是怎么来的?其实一开始,故事的主角并不是定陵。
1955 年,以研究明史著称、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向国务院写了一封请求发掘明长陵的报告。
长陵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墓,也是十三陵的首陵,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长陵发掘委员会」的成员,包括了郭沫若、沈雁冰、夏鼐、郑振铎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
可是,对长陵的调查刚刚开始就陷入了困境。
这是一次科学的考古发掘,所有的流程必须严格按照考古程序来。
这步便是勘探。
具体勘探什么呢?每个朝代的帝王陵墓都有自己独特的形制,而陵墓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文物。
如果能够在发掘墓葬的同时,完整地将帝陵的形制保留下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考古发现。
根据明代帝王陵形制,勘探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找到通往地宫的隧道,这样才能在保证陵墓完整的情况下进入玄宫。
可是考古队员们之前从来都没有发掘过明陵,对于明陵的形制也只能从史书中获取些许信息。
在一番折腾之后,考古队依然没有找到地宫入口的蛛丝马迹。
于是,发掘委员会决定先找一个小的陵墓进行「试掘」。
他们选择了明献陵,里面埋葬的是朱棣的长子,宋仁宗朱高炽。
但是半个月过去了,勘探工作还是一无所获。
后来,经过研究,委员会决定将发掘目标转向定陵。
定陵是明代万历皇帝的陵墓,营建的时代距今约 300 年,在明十三陵中的规模仅次于长陵。
定陵虽然历史上曾遭受过三次大火,但一些地面建筑仍然保存了下来。
通过这些地面建筑,或许能够找到陵墓构造的线索。
这一次,考古学家们从宝城前开始勘查。
什么叫「宝城」呢?其实就是帝王陵墓「地宫」上面的城楼。
中国古代帝王陵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封土都采取了宝城、宝顶的形式,建筑方法是在地宫之上砌筑高大的砖城,砖城的城墙上还设置了垛口和女墙,宛如一座小城,这就是「宝城」。
地宫入口的秘密,很有可能就藏在宝城之中。
最开始的几天,考古队一无所获。
,当队员们勘探到宝城的一角时,队长赵其昌突然发现,在离地面三米多高的城墙上方,有几块城砖塌陷下来,露出一个直径约半米的圆洞!由于当时没有梯子,附近又找不到大块的石头和木料,队员们便搭人梯上到了洞口。
经过观察发现,这个洞口像是个门券的上端,光照处可辨别砖砌的痕迹。
但是在场的人,都无法判断门券的真伪。
于是,他们请来了夏鼐先生现场勘探。
根据多年的经验,夏鼐先生推测,这就是通往地下玄宫的入口。
这一论断,让大家都舒了一口气。
忙活了那么久,终于要见到曙光了……定陵的入口终于找到了,考古队全力投入到发掘工作中。
由于发掘工作量大,考古队还特意从附近的村庄雇佣了 38 名民工。
他们分成三队,在考古队的指导之下,挖下了锹土。
发掘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尽管走了一些弯路,考古队们总算是找到了通往地宫的石门。
这两扇石门,一看就价值不菲,用整块汉白玉做成,即使历经了三百年的沧桑,仍然洁白如雪。
每扇大门上都有九九八十一枚乳状门钉,门面上还雕着口衔圆环的「铺首」。
队员们轻轻向前推了一下石门,发现没有任何反应。
有人用手电筒往门缝里照了过去,只见一块石条把大门死死给顶住了。
这可难倒了考古队。
为了保证石门的完整无缺,又不能采用暴力手段把石门推开。
看来只能「智取」了。
根据常识,石条是不可能由仆在地宫里面顶住石门的,因为地宫是埋葬帝、后的处所,其他人是不能与帝、后同穴的。
因此只有一种可能,石条是由人在门外顶住石门的,应该有一种可以从外边拉住顶门石的工具。
那到底是什么工具呢?考古队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从有关明末崇祯皇帝入葬的记载中找了一些蛛丝马迹。
根据《肃松录》的记载,1644 年,昌平州吏赵一桂,为埋葬吊死的崇祯皇帝和周皇后,用了一种叫「拐钉钥匙」的工具,打开了裕陵石门。
「拐钉钥匙」究竟长什么样,史书里没记载,这又难倒了考古队。
突然,有人灵机一动,找来了一根小手指粗的钢筋,把顶端弯成了半个口字形,立着从门缝里送进去,再转过来,套住顶门石的腰部,慢慢地,就形成了一个套住顶门石腰部的一个牢固的「拐钉钥匙」。
靠着自制的「拐钉钥匙」,考古队终于打开了地宫的大门。
整个地宫的构造分为前、中、后殿和左右配殿五个部分。
经过一番搜索,大家终于在后殿的中部偏西处,发现了三口朱漆的棺椁!毫无疑问,这就是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个皇后死后的栖息之地,这一年多的发掘,总算有了个圆满的结果。
不过那个时候,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解开这三具尸体之谜。
他们是保存完好还是早已腐烂?穿的什么衣服?葬式如何?带着诸多疑问,考古队员们慢慢走向这三具棺椁。
大家发现,右侧的那具尸体损坏最严重,需要首先清理。
地宫一旦被打开,里面恒定的环境将不复存在,对尸体和文物来说,是个极大的隐患,所以说,当务之急是马上将损坏严重的文物清理掉。
原来,这具棺椁里躺着的是孝靖皇后。
孝靖皇后比万历皇帝早去世十年,最开始埋在了东井的平岗地,棺椁腐烂得比较快。
后来,她的孙子朱由校继位之后,追封她为了「孝靖温懿敬让参天胤圣皇太后」,并把她的棺椁从平岗地迁出,一起葬到了定陵。
这一番折腾,导致棺椁的损坏尤为严重。
棺椁被打开的时候,孝靖皇后的尸身已经只剩骸骨了。
棺内还随葬了大量的锦缎、衣服、金银器等。
接着清理的,是左侧孝端皇后的棺椁。
孝端皇后是万历帝的原配,比他早三个月去世,万历帝去世后,他们一同被葬在了定陵。
清理的是万历皇帝的棺椁。
他的棺椁,长 3.3 米,高 1.8 米,棺内除了他的尸体外,塞满了各种陪葬品。
他最上层盖的是织锦被,被下放着袍服和织饰匹料。
万历皇帝身着刺绣衮服,腰系玉带,头戴乌纱翼善冠;下身穿黄素绫裤,足蹬红素缎高绣靴。
当然,万历和他的皇后们怎么也不会料到,死后三百年后,会以这样的方式再度回到人们的视线。
理想情况下,定陵的发掘解决了很多遗留的历史问题。
但是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考古学家们始料未及的……考古学界有一个规定: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
这里我们再补充一点,事实上,不仅是帝王陵,连普通的古代墓葬,考古工作者们都很少去主动发掘。
现在,考古工作者做的比较多的,是配一些城市基建工程所进行的被动性发掘,尤其是那些历史比较悠久的城市,往下一挖,很有可能碰到古代墓葬,这个时候就需要考古队去「救火」了。
「不主动发掘皇陵」这个文物保护理念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经历了发掘定陵的惨痛教训之后才逐步形成的。
当时,定陵的发掘过程中,在发现帝后的棺椁之前,一切的流程都是按照标准的考古学规范进行的,发掘过程也有很多收获,解决了很多历史疑问。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万历皇帝生前最喜欢的女人,其实并不是两位皇后,而是郑贵妃。
在他弥留之际,希望永远与郑贵妃在一起,于是遗封郑氏为皇后,死后葬于定陵玄宫。
可是,三百年后定陵玄宫开启,并没有郑贵妃的影子,陪伴在万历皇帝身边的,分别是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
不过,这或许也可以理解。
万历皇帝生前就已经对他的臣子失去了威慑力,那么在死后,这种威慑力就更加荡然无存了。
当时朝中的大臣们都排挤郑贵妃,所以不履行这一愿望也是有可能的。
然而,由于当时的技术手段不是很先进,很多有价值的文物发掘之后都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
首当其冲的是出土的丝织品。
对于丝织品的保护,当时的考古队员都没有经验。
有人建议,丝织匹料可以像古画一样进行托裱,背后衬用韧性大的纸张,方便卷舒;还有人建议,在浆糊内加入防腐剂,方便长久保存。
但是,由于缺乏专业人士的现场指导,托裱工作进行得很粗糙,一些不当手法也加速了丝织品的腐化。
同样遭受悲惨运的是还有帝后的三具棺椁。
现在大家去定陵地宫参观,去玄宫的后殿,你会看到那里摆着三口巨大的棺椁,但这却不是金丝楠木制作的,而是用白灰和水泥制成的品。
那么,真正的棺椁去了哪里呢?居然是被当时的工作人员扔到了城外的山沟里头。
1959 年 9 月 30日,当时正逢定陵博物馆开馆,时任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嫌地宫脏乱,要求工作人员将棺椁全部扔了出去。
一个星期后,定陵棺木被扔的消息传到了夏鼐耳中。
这位考古学气得全身发抖,马上打电话让博物馆重新捡回棺木,加以保护。
可是,空荡的山谷里早已不见了棺木的踪影。
定陵的发掘是考古史上的一场悲剧。
正因为有了它的前车之鉴,整个考古学界才决定,不主动去发掘帝王陵墓。
就让这些人类的伟大遗产完整地保留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