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仲平文选——莫道春光难揽取,浮云过后艳阳天

1年前 (2024-04-21)
任仲平文选——莫道春光难揽取,浮云过后艳阳天礼和轩   和大自然一样,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有风雨交加的时刻。
“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
”几千年来,治理桀骜不驯的大江大河,迎战数不胜数的自然灾害,抵御寇急祸重的外来侵略……中华民族成长的道路上,充满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但总有不惧风雨的勇气、不畏艰险的力量,汇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潮流。
  大江大河的“中流砥柱”,一旦有惊涛骇浪袭来,就越发巍然挺立,展现平波镇浪的巨大力量。
一个国家在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主心骨越是坚强有力,就越能凝聚风雨无阻的力量。
果断的决策部署、坚定的决心信心、真挚的人民情怀,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力。
从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向湖北派出中央指导组,到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施策的总要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上下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我们深知,这场战斗,除了胜利,别无选择;没有退路,必须打赢!我们立足地区特点和疫情形势因应施策,把武汉和湖北作为全国主战场,有力遏制了疫情扩散蔓延势头;我们强化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把群众发动起来,紧紧依靠人民,构筑起与疫情斗争的人民防线;我们坚持全国一盘棋,广泛调动各方面力量,使全全国人民拧成一股绳,实现了疫情防控形势的大逆转。
我们深知,面对疫情这个人类共同的敌人,团结是最好的良药,作是的出路!当遭受疫情袭击之时,中国及时主动与世界分享有关病毒科研成果,程度满足世界对 疫情的信息需求;在疫情蔓延全球之际,中国慷慨无私与世界分享防控和诊疗方案,向多个国家派出医疗专家、捐助医疗物资。
中国人民的宽广胸怀,让构建人类运共同体的理念熠熠生辉。
有阴影的地方,必定有光。
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在迈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之际,共同面临的又一场大考。
在这场严峻考验中,人们看到了挺立风雨的坚强脊梁,看到了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看到了休戚与共的责任担当。
“封闭一座城,守护一国人。
”庚子年春,为阻断新冠病毒向全国蔓延扩散,湖北人民、武民不畏艰险、顽强不屈,勇敢同疫情做斗争,用一己“隔离屏障”,护山河手足无恙。
对和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十分艰难的决定”;对湖北人民、武民来说,这是感天动地的牺牲奉献。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武汉、黄冈、孝感、襄阳、荆州、随州、黄石……汉江之畔,荆楚大地,于磨难中奋起,在逆境中前行,英雄的城市风骨依旧,英雄的人民气概依然。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
”新冠肺炎疫情以一种特殊方式,让人们直观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深刻认识中国共产驾驭复杂局面、应对风险挑战的强大能力。
坚持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全国一盘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这些显著优势,我们不仅能战胜眼前的疫情挑战,也将始终拥有攻坚克难的信心底气。
“摧伤虽多意愈厉,直与天地争春回。
”一次疫情,挡不住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挡不住中华民族实现梦想的步伐。
我们必将夺取疫情防控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双胜利,进而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恩格斯的这句名言,今天仍能触发我们深沉的思考。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是灾难,我们的社会,应该怎样提高“免疫力”?我们的国家,又如何在磨难中砥砺成长?经此一疫,我们更加坚定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习近平总的这番话发人深省。
这次疫情,彰显了我们的制度优势,但也暴露了存在的短板。
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明显跟不上,这种状况必须改变!面对前进道路上的任务挑战,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增强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不断砥砺作风、提高本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经此一疫,我们更加自觉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2018年1月,在学习贯彻的十九大精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列举了8个方面16个具体风险,其中就提到“像非典那样的重大传染性,也要时刻保持警惕、严密防范”。
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既要高度警惕和防范自己所负责领域内的重大风险,也要密切关注全局性重大风险,力争把风险化解在源头,不能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不能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风险,不能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
经此一疫,我们更加清醒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不尊重自然、不顺应自然、不保护自然,迟早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
古人讲,“德禽兽”“泽及草木”“恩于土”,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这样一份对于动物、对于草木、对于水土、对于所有自然之物的仁爱,因为这不仅是在保护它们,更是在保护我们自己。
人们在这场疫情中养成了更健康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必定能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相处中,成就一个更高水平的“健康中国”。
经此一疫,我们更加理性地推动构建人类运共同体。
过去,天花病毒用了3000多年才传遍各大洲,今天,病毒可在24小时内乘飞机抵达地球上的任何城市,“文明与病毒之间,只隔了一个航班的距离”。
这次疫情给人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已日益成为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的运共同体。
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
单边主义、以邻为壑换不来独善其身,惟有团结一心、通力作,才能保护各方利益、共同利益,才能战胜病毒和疫情,共享康宁与繁荣。
我们身处的世界,充满了太多不确定性。
如果说,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只突如其来的“黑天鹅”,那么从今往后,重大传染病疫情就是一头随时可能一跃而起的“灰犀牛”,需要我们时刻警惕、严加防范,再不能麻痹大意。
从非典疫情到新冠肺炎疫情,两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给我们的教训,应该刻骨铭心。
有再一再二,决不能有再三再四!面对不确定性,我们惟有以自己的确定性去应对。
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这是我们的真正依靠! “莫道春光难揽取,浮云过后艳阳天。
”长江两岸,“武汉必胜”格外醒目,这是江城武汉的英雄气质;东湖之畔,千树繁花悄然绽放,这是不可阻挡的春天脚步!一个个这样的瞬间,蕴藏着荆楚大地穿越风雪砥砺前行的秘密,孕育着中华民族久经磨难自强不息的力量。
从艰难困苦中走来,在风霜雨雪中跋涉,我们对困难和挑战并不陌生,我们对成功和胜利更不陌生——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赢得疫情防控总体战的最终胜利,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无论什么样的风雨,都无法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