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记忆之七--太古里

1年前 (2024-04-21)
成都记忆之七--太古里Phyllis 一直觉得“太古里”这个名字一定有由来,查资料果然。
其名称来自太古集团,这是一家老牌英资洋行,清朝时就开始与中国进行贸易活动,那“太古”又如何得的来呢? 据资料介绍太古集团的创始人约翰施怀雅的儿子一直想为Swire找一个中文名字。
有一年春节期间经过一村庄,发现很多住户的门前都挂了写着“大吉”两个字的挥春(粤语为春贴的意思),因此他就想“大吉”是一个“好”名字。
不过,他却误将“大吉”写为“太古”,于是Swire的中文名字就名为“太古”。
原来这个跨国公司的中文名字是两个错别字,有时错也有错的可爱,不必太在意,是不是?   太古里的建筑大多是2-3 层的独栋建筑,青瓦坡屋顶与格栅配以大面积落地玻璃幕墙,颜色以咖啡色为主,不失川西建筑风格,整个街区与相邻的大慈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即传统又现代。
  在太古里不同的街区、广场分布了许多雕塑。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艺术品出现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
人是需要艺术的熏陶的,即丰富生活,又自己的品味。
不过,水平不够,这些雕塑也仅仅是看看,不怎能理解作者想表达的内容。
  太古里紧临春熙路商圈,更是成都高端商品聚集地。
英文名字的商店随处可见,并不崇尚名牌的我,不知所然,似乎灌上几个英文字母顿时身价就上去了。
这种商圈怎么可能没有它的身影。
  方所,很著名的一个书店,不过却是次进入店里面 。
书要看,也要买,不过不会在这里,还是网上买比较便宜。
不仅仅太古里,成都很多地方的餐馆都装修的很小资。
这些地方不吃饭,即便安安静一阵也是很不错的选择,这点觉得越来越像欧美。
以前走在欧洲的大街小巷,餐馆设置很多桌椅在路边,有的人一杯咖啡就可以呆上半天,也蛮惬意的。
大慈寺被称为“震旦丛林”,距今己有1600 多年。
很多年前进去过,虽然地处繁华的商业中心,但寺内古树参天,飞檐反宇,非常肃静,真的是“大隐于市”。
  记得一位高僧曾说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这看似简单的两件事,可真正有多少人能够完全做到呢? 放下即是解脱。
据说大慈寺以前寺中有壁画万余壁,雕、塑、铸像百千尊,是全国内地首屈一指的艺术之宫。
苏轼与其弟苏辙游大慈寺时对唐代佛画卢楞伽的作品倍加赞赏,称大慈寺壁画“精妙冠世”。
  网红的动物雕像,许多人在这里摆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