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对家禽的危害!
8个月前 (04-21)
氨气,对家禽的危害!天润商贸 ■ 家禽舍内氨气的产生的途径1.家禽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尿酸分解产生氨气尿酸是家禽排泄物中氮的主要存在形式,了解尿酸的分解代谢对于理解排泄物中氮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尿酸在尿酸氧化酶的作用下被氧化,脱掉二氧化碳,生成尿囊素,尿囊素通过尿囊素酶水解生成尿囊酸,尿囊酸再通过尿囊酸酶水解而生成尿素和乙醛酸。
尿素在微生物脲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氨气。
2.家禽的排泄物分解产生氨气禽类的消化道短,消化率低,有20%-25%的营养物质不能被机体消化吸收而随排泄物排出体外,其中部分含硫蛋白质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条件下被可被微生物分解,放出大量的氨气和硫化氢,从而污染舍内的空气。
3.微生物发酵产生氨气养鸡场内,尤其是肉鸡养殖过程中一般以锯末、稻壳、木屑及干草等吸水性较强的物质作为鸡舍内的垫料,当舍温和湿度过高时,潮湿的垫料与排泄物混发酵,也能释放出有害气体。
另外,鸡舍空气中漂浮着大量粉尘,而粉尘上附着大量微生物,能够对粉尘中的质进行不断分解产生氨气。
此外,饲养密度过高,通风换气不良,鸡舍内相对湿度过高等一系列因素均可导致舍内氨气浓度的进一步上升。
一般来说,鸡舍内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65%之间。
超过80%时,尤其是高温高湿的空气环境下,鸡舍内的墙壁、垫料以及其他附属设施会发生霉变及腐烂,产生各种有害气体,严重危害家禽的健康,给养殖企业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
■ 氨气对家禽的危害氨对于生物机体来说是一种有毒物质。
特别是高等动物的脑组织对氨极为敏感,血液中的氨浓度达到1%的就可引起中枢经系统中毒。
Wathes等(2000)报道了现在设定的25ppm的氨气浓度极限是针对人类而言的,而不是从动物健康角度设定的。
氨气对机体的危害主要有眼和呼吸系统粘膜,增加呼吸系统的易感性以及影响采食量、食物转换效率和生长率等。
1.诱发呼吸道氨是一种碱性物质,它对接触到的皮肤组织黏膜有强烈的腐蚀和作用。
氨的溶解度很高,极易溶于水,它吸收皮肤组织表面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
鸡舍中的氨气主要对动物的上呼吸道产生腐蚀和作用。
高浓度的氨气可上呼吸道柔嫩的上皮组织,使咽喉和气管上皮组织细胞发生水肿,变性,甚坏死,同时伴发纤毛丧失,分泌黏液的细胞增多,呼吸机能紊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2.诱发肉鸡腹水综症目前统一的观点认为肉仔鸡腹水症是由于慢性缺氧造成的。
环境中氨气浓度过高会上呼吸道黏膜,使之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
它被吸入肺部后,可自由通过肺泡上皮进入血液,使血氨浓度升高。
氨与血红蛋白结,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导致氧的缺乏,从而也将引起肉鸡腹水综症。
3.诱发眼部氨气溶解于眼的分泌物中,产生氢氧化铵,诱发角膜结膜炎,使眼睑黏,角膜混浊。
氨气浓度持续高于100ppm时,则会引发角膜溃疡和失明。
4.影响鸡的生产性能鸡舍内氨气浓度过高时,鸡群表现为精不振,活动能力下降,采食量减少,生长速度和产蛋率都显著下降。
鸡舍内的氨气来源于排泄物中的含氮物,饲粮中的大量蛋白质不能被机体充分利用,造成鸡的饲料转化率降低。
研究表明,当氨气浓度达到50-75ppm时,即可降低鸡的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
5.影响疫苗的免疫作用许多经点眼,滴鼻和喷雾等途径进行免疫接种的疫苗都是首先侵入呼吸道上皮细胞,然后在里面增殖,机体产生一系列免疫应答。
鸡舍中氨气浓度过高,氨气会损害呼吸道上皮细胞,使疫苗难以充分发挥作用,进而造成鸡群的免疫效果降低或没有免疫效果。
6.氨气对于人体的影响人长期处于高浓度的氨气环境下,会引起眼和上呼吸道症状。
如果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氨气或直接接触液氨则会立即发病,严重者引起化学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呼吸窘迫综征并伴有眼、皮肤灼伤等症状。
还会造成心、肝、肾、脑等脏器的损害,引发心肌炎或心力衰竭。
急性期有时也可出现精错乱、痉挛等经症状。
部分病例谷丙转氨酶增高和肝脏肿大。
常因病情发生突然变化或治疗措施不及时而危及生。
肺水肿往往是氨中毒主要的死亡原因。
肺水肿时大量的血浆渗入肺组织间隙之中,影响了氧的弥散与交换,增加了右心负担,且血液浓缩,血黏稠度增高,也同时加重左心负担。
造成肺对氧的吸入和转换功能受到损害,从而导致急性缺氧。
缺氧会形成无氧代谢,造成心肌损伤和坏死,病理所见心肌间质水肿,进而造成死亡。
■ 减少禽舍氨气的方法1.科学理设计家禽日粮配方家禽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都高于家禽生产需要,这主要是用来弥补因饲料成分变异或不能确定所用饲料养分利用率对饲喂效果的影响。
但这既提高了饲料成本,又增加了动物的代谢负担,致使饲粮中的含氮物质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从而排出体外污染环境。
因此,减少日粮蛋白质的含量,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将大大降低氮的排泄量,从而减少氨气的产生。
有研究表明,在畜禽饲粮中使用成氨基酸,能够降低饲粮中粗蛋白水平,提高饲粮中氮的利用率,减少氮的排泄量,这样既可以节省天然蛋白质资源,又可以减轻集约化畜牧生产造成环境中氮污染增加的问题。
2.饲料中添加脲酶抑制剂由于脲酶在畜禽舍内氨气产生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降低畜禽粪便中的脲酶浓度,成为研究如何降低畜舍氨气浓度的重要环节。
有研究表明,向饲粮中添加一些化学成物质抑制脲酶的分解作用可减少氨气的产生。
脲酶抑制剂是一类特殊的饲料添加剂,能够直接或间接抑制脲酶活性,在畜牧生产中已逐渐被人们认识。
在畜牧业发达的国家脲酶抑制剂的应用较为广泛,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脲酶抑制剂在畜牧方面的应用研究,而生产中得以应用的并不广泛。
3.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新型的可改善动物生长、饲料利用效率及控制环境污染的饲料添加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益生菌在体内或体外均可减少氨及其他有害物质的生成,使肠道中氨含量降低,肠内容物中对甲酚,吲哚和3-甲基吲哚等恶臭物质减少,从而减少排泄物产生的臭气。
活菌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可将动物体内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甲烷等有害物质转化为可供畜体吸收利用的的化态氮和其他物质,使排泄物中的营养成分和有害成分都明显降低,从而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同时减少臭气的产生。
4.喷雾消毒也是一个很好的除氨方法氨气极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700体积的氨。
因此利用氨气的这一特性,喷雾消毒的同时,即可吸附大量的氨气,达到除氨的目的。
转自向总! 蓝牧生物专注禽药20年
尿酸在尿酸氧化酶的作用下被氧化,脱掉二氧化碳,生成尿囊素,尿囊素通过尿囊素酶水解生成尿囊酸,尿囊酸再通过尿囊酸酶水解而生成尿素和乙醛酸。
尿素在微生物脲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氨气。
2.家禽的排泄物分解产生氨气禽类的消化道短,消化率低,有20%-25%的营养物质不能被机体消化吸收而随排泄物排出体外,其中部分含硫蛋白质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条件下被可被微生物分解,放出大量的氨气和硫化氢,从而污染舍内的空气。
3.微生物发酵产生氨气养鸡场内,尤其是肉鸡养殖过程中一般以锯末、稻壳、木屑及干草等吸水性较强的物质作为鸡舍内的垫料,当舍温和湿度过高时,潮湿的垫料与排泄物混发酵,也能释放出有害气体。
另外,鸡舍空气中漂浮着大量粉尘,而粉尘上附着大量微生物,能够对粉尘中的质进行不断分解产生氨气。
此外,饲养密度过高,通风换气不良,鸡舍内相对湿度过高等一系列因素均可导致舍内氨气浓度的进一步上升。
一般来说,鸡舍内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65%之间。
超过80%时,尤其是高温高湿的空气环境下,鸡舍内的墙壁、垫料以及其他附属设施会发生霉变及腐烂,产生各种有害气体,严重危害家禽的健康,给养殖企业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
■ 氨气对家禽的危害氨对于生物机体来说是一种有毒物质。
特别是高等动物的脑组织对氨极为敏感,血液中的氨浓度达到1%的就可引起中枢经系统中毒。
Wathes等(2000)报道了现在设定的25ppm的氨气浓度极限是针对人类而言的,而不是从动物健康角度设定的。
氨气对机体的危害主要有眼和呼吸系统粘膜,增加呼吸系统的易感性以及影响采食量、食物转换效率和生长率等。
1.诱发呼吸道氨是一种碱性物质,它对接触到的皮肤组织黏膜有强烈的腐蚀和作用。
氨的溶解度很高,极易溶于水,它吸收皮肤组织表面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
鸡舍中的氨气主要对动物的上呼吸道产生腐蚀和作用。
高浓度的氨气可上呼吸道柔嫩的上皮组织,使咽喉和气管上皮组织细胞发生水肿,变性,甚坏死,同时伴发纤毛丧失,分泌黏液的细胞增多,呼吸机能紊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2.诱发肉鸡腹水综症目前统一的观点认为肉仔鸡腹水症是由于慢性缺氧造成的。
环境中氨气浓度过高会上呼吸道黏膜,使之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
它被吸入肺部后,可自由通过肺泡上皮进入血液,使血氨浓度升高。
氨与血红蛋白结,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导致氧的缺乏,从而也将引起肉鸡腹水综症。
3.诱发眼部氨气溶解于眼的分泌物中,产生氢氧化铵,诱发角膜结膜炎,使眼睑黏,角膜混浊。
氨气浓度持续高于100ppm时,则会引发角膜溃疡和失明。
4.影响鸡的生产性能鸡舍内氨气浓度过高时,鸡群表现为精不振,活动能力下降,采食量减少,生长速度和产蛋率都显著下降。
鸡舍内的氨气来源于排泄物中的含氮物,饲粮中的大量蛋白质不能被机体充分利用,造成鸡的饲料转化率降低。
研究表明,当氨气浓度达到50-75ppm时,即可降低鸡的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
5.影响疫苗的免疫作用许多经点眼,滴鼻和喷雾等途径进行免疫接种的疫苗都是首先侵入呼吸道上皮细胞,然后在里面增殖,机体产生一系列免疫应答。
鸡舍中氨气浓度过高,氨气会损害呼吸道上皮细胞,使疫苗难以充分发挥作用,进而造成鸡群的免疫效果降低或没有免疫效果。
6.氨气对于人体的影响人长期处于高浓度的氨气环境下,会引起眼和上呼吸道症状。
如果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氨气或直接接触液氨则会立即发病,严重者引起化学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呼吸窘迫综征并伴有眼、皮肤灼伤等症状。
还会造成心、肝、肾、脑等脏器的损害,引发心肌炎或心力衰竭。
急性期有时也可出现精错乱、痉挛等经症状。
部分病例谷丙转氨酶增高和肝脏肿大。
常因病情发生突然变化或治疗措施不及时而危及生。
肺水肿往往是氨中毒主要的死亡原因。
肺水肿时大量的血浆渗入肺组织间隙之中,影响了氧的弥散与交换,增加了右心负担,且血液浓缩,血黏稠度增高,也同时加重左心负担。
造成肺对氧的吸入和转换功能受到损害,从而导致急性缺氧。
缺氧会形成无氧代谢,造成心肌损伤和坏死,病理所见心肌间质水肿,进而造成死亡。
■ 减少禽舍氨气的方法1.科学理设计家禽日粮配方家禽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都高于家禽生产需要,这主要是用来弥补因饲料成分变异或不能确定所用饲料养分利用率对饲喂效果的影响。
但这既提高了饲料成本,又增加了动物的代谢负担,致使饲粮中的含氮物质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从而排出体外污染环境。
因此,减少日粮蛋白质的含量,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将大大降低氮的排泄量,从而减少氨气的产生。
有研究表明,在畜禽饲粮中使用成氨基酸,能够降低饲粮中粗蛋白水平,提高饲粮中氮的利用率,减少氮的排泄量,这样既可以节省天然蛋白质资源,又可以减轻集约化畜牧生产造成环境中氮污染增加的问题。
2.饲料中添加脲酶抑制剂由于脲酶在畜禽舍内氨气产生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降低畜禽粪便中的脲酶浓度,成为研究如何降低畜舍氨气浓度的重要环节。
有研究表明,向饲粮中添加一些化学成物质抑制脲酶的分解作用可减少氨气的产生。
脲酶抑制剂是一类特殊的饲料添加剂,能够直接或间接抑制脲酶活性,在畜牧生产中已逐渐被人们认识。
在畜牧业发达的国家脲酶抑制剂的应用较为广泛,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脲酶抑制剂在畜牧方面的应用研究,而生产中得以应用的并不广泛。
3.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新型的可改善动物生长、饲料利用效率及控制环境污染的饲料添加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益生菌在体内或体外均可减少氨及其他有害物质的生成,使肠道中氨含量降低,肠内容物中对甲酚,吲哚和3-甲基吲哚等恶臭物质减少,从而减少排泄物产生的臭气。
活菌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可将动物体内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甲烷等有害物质转化为可供畜体吸收利用的的化态氮和其他物质,使排泄物中的营养成分和有害成分都明显降低,从而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同时减少臭气的产生。
4.喷雾消毒也是一个很好的除氨方法氨气极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700体积的氨。
因此利用氨气的这一特性,喷雾消毒的同时,即可吸附大量的氨气,达到除氨的目的。
转自向总! 蓝牧生物专注禽药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