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八月初一”旧俗
1年前 (2024-04-21)
客家人“八月初一”旧俗阿天哥 客家人“八月初一”的风俗 陈仰天 中华传统文化精深,客家人的民间习俗多多,一年中每个月都有不同的时令节日和风俗,八月金秋是丰收时节,农历八月初一日,旧时候在我们客家地区有着很多独特之处,只是因世态变革,时过境迁,很多风俗如今没有传承,我今挖掘一些,与诸位好友分享: 一、八月初一是修墓祭祖的特殊日子,凡事百无禁忌,比“天赦日”和黄道吉日”更胜一筹,只要初一这天动了土,便可接着为先辈修坟造墓,立碑祭祀,有着与清明节同等的圣节令地位。
二、秋高气爽,土地干燥,阳气旺盛,八月初一是为先辈骨骸捡金的大好日子,这可请熟悉这种技艺的师傅,为先祖捡骨头,用草纸铺垫晒干入金坛,完成客家先人二次葬的程序。
三、八月初一也是家庭动工建房、修房的好日子,这,可择吉时动土,定界址,订木桩,放鞭炮,然后可按序修造华厦屋宇,万代兴旺。
四、八月初一是道教“许真君”圣诞之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说的就是这位许真圣君。
如在八月初一清晨祈福,祈求“许真君”的贵人福气临身,尤其适那些被“受小人困扰排挤、不被上司看好的人,百拜百灵,一诺成真! 五、八月初一这,民间流行祭“风”活动,因为秋风渐起,天气转凉,祭“风”,风调雨顺,成了农耕信仰的期盼。
六、旧时七月、八月,农家第二造黄豆“八月黄”收成,很多人家乘着农闲季节,用新豆磨豆腐吃,又有喜欢做糯米粄吃,特别农家灰水粄,更是美味可口,大家在这好日子乐享农家丰收的节日。
七、农谚有“七月初一难得落,八月初一难得晴”之说。
说的是八月台风盛行,下雨多。
八月初一的天象忌雨喜晴,有农谚说:“八月初一下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
”意思是八月初一这天下雨,来年必定春旱。
八、农历八月初一叫“姐婆(外婆)节”,因五月节、七月十四等节是媳妇们回娘家探亲之期,做姐婆的很少会去女儿家看外孙,所以八月初一这天,有的外婆带上花生、月饼、甜粄和玩具去探外孙,大人高兴,小孩高兴,皆大欢喜。
九、我们当地有一句谚语“八月初一雁门开,秋衣秋裤开笼来”,说是到了八月,大雁开始南飞迁徙,大雁南飞,天气就要变凉,大人要将放在衣笼的秋衣拿岀来,以防小孩感冒。
十、农历八月初一,林寨古村有炙酒之风俗,因为七月酿造的糯米酒已成琼液,八月初一这天,有村民用禾秆谷壳等物烧酒坛,将酿好的黄酒加上一些中药,用坛子装好,就在门前晒谷场上用纹火灸酒,其味香飘逸全村,让人喉咙打鼓,口水括括吞。
恭祝各位八月交好运!事事遂愿!
二、秋高气爽,土地干燥,阳气旺盛,八月初一是为先辈骨骸捡金的大好日子,这可请熟悉这种技艺的师傅,为先祖捡骨头,用草纸铺垫晒干入金坛,完成客家先人二次葬的程序。
三、八月初一也是家庭动工建房、修房的好日子,这,可择吉时动土,定界址,订木桩,放鞭炮,然后可按序修造华厦屋宇,万代兴旺。
四、八月初一是道教“许真君”圣诞之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说的就是这位许真圣君。
如在八月初一清晨祈福,祈求“许真君”的贵人福气临身,尤其适那些被“受小人困扰排挤、不被上司看好的人,百拜百灵,一诺成真! 五、八月初一这,民间流行祭“风”活动,因为秋风渐起,天气转凉,祭“风”,风调雨顺,成了农耕信仰的期盼。
六、旧时七月、八月,农家第二造黄豆“八月黄”收成,很多人家乘着农闲季节,用新豆磨豆腐吃,又有喜欢做糯米粄吃,特别农家灰水粄,更是美味可口,大家在这好日子乐享农家丰收的节日。
七、农谚有“七月初一难得落,八月初一难得晴”之说。
说的是八月台风盛行,下雨多。
八月初一的天象忌雨喜晴,有农谚说:“八月初一下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
”意思是八月初一这天下雨,来年必定春旱。
八、农历八月初一叫“姐婆(外婆)节”,因五月节、七月十四等节是媳妇们回娘家探亲之期,做姐婆的很少会去女儿家看外孙,所以八月初一这天,有的外婆带上花生、月饼、甜粄和玩具去探外孙,大人高兴,小孩高兴,皆大欢喜。
九、我们当地有一句谚语“八月初一雁门开,秋衣秋裤开笼来”,说是到了八月,大雁开始南飞迁徙,大雁南飞,天气就要变凉,大人要将放在衣笼的秋衣拿岀来,以防小孩感冒。
十、农历八月初一,林寨古村有炙酒之风俗,因为七月酿造的糯米酒已成琼液,八月初一这天,有村民用禾秆谷壳等物烧酒坛,将酿好的黄酒加上一些中药,用坛子装好,就在门前晒谷场上用纹火灸酒,其味香飘逸全村,让人喉咙打鼓,口水括括吞。
恭祝各位八月交好运!事事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