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园石欣赏

1年前 (2024-04-21)
个园石欣赏素年 个园之石欣赏文字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素年摄影无石不成园,石头成为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基本的造园要素之一,正是因为具备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生发能力,从而也成为园林意境营造的要素。
石在具体的意境营造过程中,其作用可分两方面:实用和虚用。
“实用”是指“石”在具体的园林环境中,依凭其物质形态所起的造景功能。
这主要是指石在“意境”中作为审美客体的功用。
“虚用”是由于“石”本身所具有的隐喻意义在审美主体身上引发的联想和意义生成。
实用依凭着石的物质属性及物态形式,重于实境的营建。
虚用阐发了寄寓在“石”身上抽象的文化含义以及由此引发的审美遐思,重于虚境中“意”的营造。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石头抽象地浓缩了宇宙精,是“天人一”观念中代表“天”的象征元素。
怪丑之美园中赏石的“怪”“丑”其实就是要奇,就是要不同常形,愈怪、愈丑,愈见出自然造化的鬼斧工,也就愈少见,愈奇,愈珍贵,也愈耐观。
自然之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
石之可赏,石之称奇,全在天然,绝不假于人力。
一经人力雕琢,再好的奇石,也会使它价值丧失殆尽。
出于自然,成于自然,形貌自然,虽不奇,也耐赏观。
空秀之美李渔说:“言山石之美者,俱在透、漏、瘦三字。
”这是对赏石形貌的一个审美要求。
透,就是通透,石体之内有孔洞彼此贯通。
漏,就是石体表面有眼,四面玲珑。
石的漏、透就是要石形具备空灵韵,元气贯通,即使石头体量巨大,也不显笨重。
瘦,就是竖高横短,顶部宽重,底部窄狭,亭亭壁立,孤峙无倚,欲倒而立,这样就显出灵秀之美来。
“透、漏、瘦”的形貌,体现的就是清空灵秀的韵致。
浑朴之美所谓拙朴之美,这种拙朴不是笨拙之呆愚,而是混沌未开、质木无文、纯任天然的质朴美。
这种审美评鉴正是“天人一”观念的体现,表现出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物的平等,物我相亲的观物特性。
所以在华夏文化的审美视域中,石头不仅仅是自然界默默无语的无机物,不仅仅是建材,更是生,是充满丰富精微、奥妙敏感的生存在。
当审美主体以空明灵觉之心对“石”进行直觉的穿透性的审美直击,人的情感向自然慢慢扩张,冷冰冰的石块在情感的浸润下生发出生的暖意,自然被人格化了。
同时审美主体也逆转化为自然,进入了与身化蝶、不辨物我的审美境界,心石彼此交流融和。
这种物我一的、心物之间的情感流动的审美境界,正是促成意境生成的必须的审美主体条件。
个园石欣赏 春景之笋石 春景之笋石 春景之十二生肖石 春景之十二生肖石 春景之十二生肖石 春景之石 春景之石 夏景之太湖石 夏景之太湖石 夏景之石 秋石 秋景之石 冬景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