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胆小怕事,家长请注意这些!

1年前 (2024-04-21)
孩子胆小怕事,家长请注意这些!王彩红 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有人际交往障碍,在新的环境里不敢和别人说话;他们遇事退缩,不愿意尝试新事物。
还有一些孩子,他们虽然在家里是唯我独尊的小霸王,活泼开朗,但是一到陌生环境里就变得很老实木讷,完全判若两人。
其实,这些典型的孩子都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当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经常受到言语恐吓比如:"你要是再哭,就把你扔了!""不要再玩泥巴了!里面会有虫子咬你的手!" 其实家长只是想让孩子不要哭闹、不要玩脏的东西,但是为什么要用这种威胁的语气,与恐吓的语言呢? 孩子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很容易受到这种暗示的影响,会信以为真。
在这样的恶劣语言环境里,孩子会逐渐缺乏安全感,变得胆小怯懦。
人际交往范围小有些家长为了安全起见,只让孩子待在家里,不给孩子外出交际的机会,或者这种机会很少,就会让孩子对家庭和家长产生依赖性。
孩子没有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到了陌生环境里就会手足无措。
他们害怕与生人说话,思想和行为反应过慢,缺少应变能力。
家长处处包办有些时候不是孩子不敢尝试新事物,而是家长根本不给他们这个成长的机会。
如果家长帮孩子把什么都做了,他们还需要学习和尝试什么呢? 孩子认为什么时候、什么事只要等待或者示弱,自然就会有人替他做,所以不用自己尝试与实践。
家长的包办使他们缺乏足够的勇气去踏出自己的舒适区。
如此,凡事都靠别人,遇事自然退缩。
那么,对于已经呈现出胆小怕事的特征的孩子,我们应该如何纠正与改变呢? 放大孩子的闪光点即使孩子害怕玩滑梯与蹦床,做事畏缩且说话声音小,也不要做出斥责与打骂等强烈反应,因为这是在拿别人的标准来判断自己的孩子,那么就只看到孩子的错处,很难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对于缺乏安全感与自信心的孩子来说,他的一点小进步,都值得你必要的表扬与鼓励。
比如:"你今天虽然还是不敢去做,但是能看出你已经在认真考虑尝试了。
没关系,我相信你,等待你下一次的尝试!" 放手磨炼孩子在包办与代替下形成的胆小怕事,只有靠孩子自我成长来改变。
作为家长,要克服自己的包办心理,不要怕他们犯错与受挫,这是必经的过程。
多给孩子一些空间与机会去尝试,你就会发现他们拥有很多令人惊喜的表现。
树立正面榜样孩子勇敢的力量有时也要从外部来获取。
首先家长要身作则,遇事不可优柔寡断,在孩子面前树立果敢自信的形象。
另外也要多给孩子看一些有关英雄的书刊与影视,从一些典型英雄形象中给予孩子以有益的影响与暗示,让孩子有意识的去模仿健康开朗的英雄形象。
多让孩子参与交往在家里的quot小霸王quot并不能代表孩子的活泼开朗,孩子还需要融入到更加广阔的环境里,形成真正的乐观开朗的品格。
比如让孩子去和比自己年龄小的孩子们一起玩,担当起quot小哥哥quot、quot小姐姐quot的责任。
照顾比自己小的小朋友能够培养孩子的自尊感与责任感,改变性格里的霸道与怯懦,展现出不一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