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49年带走大陆多少财富
1年前 (2024-04-21)
国民49年带走大陆多少财富一鸟 去年,国民终于顶不住清算产的压力,公布了几十年来的“总账”。
对于大陆网民来说,国民还有多少油水可“榨”只能算个娱乐新闻,毕竟看落水狗淹死并没有什么意思。
但是,这个“总账”表明,国民政权逃往台湾的时候带走了227万两黄金。
对历史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是当年滥发金圆券,用废纸骗走的大陆各省财富之一。
国民产问题因此在大陆也成了热门话题。
那么,国民到底带走了多少财富呢? 一 到底抢了多少? 从各方面记录来看,227万两这个数字不能说故意隐瞒,但也不能说准确。
美国加州大学有位老教授叫吴兴镛,他的父亲是吴嵩庆,自北伐战争时期就追随国民做后勤主管,后来担任国民军联勤总部副总司令,曾专门主持过向台湾撤退金银的工作。
吴嵩庆去世后,全部私人笔记和资料交给了吴兴镛教授,吴兴镛因此开始研究国民黄金问题。
从吴教授的超然地位和他父亲的履历来看,这个考据应该是相当可信的。
吴教授认为,大陆运台黄金主要分四批:批1948年末起运,从上海经厦门运往台湾,计258万两。
另有银元400万两。
第二批1949年1-2月起运,从上海到厦门鼓浪屿,99万两。
另有3000万银元。
第三批1949年3月起运,从上海空运到台北,60万两。
第四批1949年5-6月,从上海运到台湾19.8万两。
另有银元120万。
四批计436.8万两。
此外从美国运回国库储蓄20万两,计450万两有余。
国民官员检查台湾金库 此外,不能忽视同期运走的外汇、银元和其他贵金属。
比如说第二批90多万两黄金起运的同时,军舰上还有3000万枚银元及7000万美元现金。
国民在山东撤退的时候,也卷走了十几家银行上千万美元现金。
按照吴兴镛的研究,认为实际运台的其他硬通货价值350万两。
即国民从大陆带走的硬通货总共折成黄金约为700万两左右,其中一半左右是黄金。
700万两黄金折多少钱呢?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两黄金是多重。
当时实行的是旧市制,一斤16两,即一两31.25克。
而金价单位是盎司,即31.1克。
在黄金总量误差可能达到十几万两的情况下,我们不妨近似认定一两就是一盎司。
国民此时手中的全部细软大概就是700万盎司的样子。
1944年,美国压倒英国的金融霸权,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了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官价。
700万盎司约等于当时的市价2.5亿美元! 二 不止是金银 国民临行带走的不止是金银美钞,还有海量的物资。
在淮海战役之后的几个月里,仅上海开往台湾的货轮就多达1500艘,几百万两黄金只占用了数百吨的运量。
其余的船上,货仓里满是贵重物资和机器。
根据军统经理处少将处长郭旭回忆,上海战役前,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的令非常明确: 1.中央银行所存黄金、白银和银元,全数运往台湾。
2.机器设备、车辆、纸张及暖气设备等物资,都运往台湾。
3.棉纱、布疋,大部分运往台湾,一部分运往,由上海市政府派人到管理。
4.所有招商局及民生公司的轮船,除留一部分军用外,其余都交由物资局调用。
5.帆船及大小木船3000多艘,其中约有1500艘不能驶往台湾,暂留作军用外,能驶往台湾的都交物资局调用。
上海资本家的物资,由上海警备司令部会同上海市民政局调查,监视工作则由稽查处负责办理。
当年有巨大数量的物资被运往了台湾。
今天细数台湾军工等产业,大多数都有从大陆抢运的物资做起家资本。
比如说现在全部子弹都靠205联勤厂制造,这个厂前身就是李鸿章主办的南京金陵工厂;2014年出现重大事故的204联勤厂,前身是武汉的化工厂,到台湾后负责制造化学毒气。
当时中国能造航空发动机的贵州航发厂,后来搬到了台中。
台湾的高雄飞机制造厂虽然被美军轰炸破坏,但又迁入了大陆的三四家飞机厂,成为台湾航空工业的起点。
轻工业也一样,解放前夕,荣氏家族的申新系统纺织厂大多数可移动资产都去了台湾。
50年代初,台湾制造业前100名,有24家源于上海资本或上海企业家。
蒋纬国的岳父石凤翔本来是西安实业家,1948年把美国进口的物资直接运往台湾,改在台湾经营。
青岛撤退时,啤酒厂的一部分设备运到台湾成了台啤的起家资产。
郎咸平的父亲郎丰津随26军撤退的时候,身下就是一箱不知何处搞到的啤酒。
物资都去了台湾。
轮船当然也不会给共产留下,1949年全国造船能力只有每年6000-10000吨,全部剩余机动船吨位不到20万吨,大多残破到不能出海。
但国民撤退时,仅招商局一家就带走26万吨优质船只。
全国总计24艘油轮,到共产接手的时候,只剩下四艘1000吨左右的旧船,且已自沉江中,尚待打捞。
这些被卷走的船只也成了国民政权“复兴”的本钱。
2.5亿美元的浮财,一两千船的物资机器,几十万吨的海轮,国民带走的物资,今天看貌似不多,但考虑到国民退台之后控制的人口,这笔钱相当不少。
1945年台湾有600万人,国民撤退裹挟了200万人入台,计800万人。
当时大陆人口4.5亿,手里有多少硬通货呢?区区1600万美元,再加上十几万两的黄金储备,大陆硬通货计也只有一两千万美元,不到国民政权的十分之一! 考虑到台湾人口约为大陆的70分之一,可以说国民当时的发展资本要比大陆雄厚的多得多。
即便只计算数量,大陆外汇和黄金储备计超过2.5亿美元也要到十几年后的1963年;海轮总量超过被台湾带走的吨位要到1961年。
即大陆要用十几年的发展才能补齐被国民掏空的家底。
在国民卷走的招商局轮船中,有一艘海辽号率先起义,开赴解放区,这艘3400吨的海轮立刻被新中国视为珍宝,以于被印到了人民币上,可见国民卷走这批工业“种子”在那个年代何等重要。
对于大陆网民来说,国民还有多少油水可“榨”只能算个娱乐新闻,毕竟看落水狗淹死并没有什么意思。
但是,这个“总账”表明,国民政权逃往台湾的时候带走了227万两黄金。
对历史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是当年滥发金圆券,用废纸骗走的大陆各省财富之一。
国民产问题因此在大陆也成了热门话题。
那么,国民到底带走了多少财富呢? 一 到底抢了多少? 从各方面记录来看,227万两这个数字不能说故意隐瞒,但也不能说准确。
美国加州大学有位老教授叫吴兴镛,他的父亲是吴嵩庆,自北伐战争时期就追随国民做后勤主管,后来担任国民军联勤总部副总司令,曾专门主持过向台湾撤退金银的工作。
吴嵩庆去世后,全部私人笔记和资料交给了吴兴镛教授,吴兴镛因此开始研究国民黄金问题。
从吴教授的超然地位和他父亲的履历来看,这个考据应该是相当可信的。
吴教授认为,大陆运台黄金主要分四批:批1948年末起运,从上海经厦门运往台湾,计258万两。
另有银元400万两。
第二批1949年1-2月起运,从上海到厦门鼓浪屿,99万两。
另有3000万银元。
第三批1949年3月起运,从上海空运到台北,60万两。
第四批1949年5-6月,从上海运到台湾19.8万两。
另有银元120万。
四批计436.8万两。
此外从美国运回国库储蓄20万两,计450万两有余。
国民官员检查台湾金库 此外,不能忽视同期运走的外汇、银元和其他贵金属。
比如说第二批90多万两黄金起运的同时,军舰上还有3000万枚银元及7000万美元现金。
国民在山东撤退的时候,也卷走了十几家银行上千万美元现金。
按照吴兴镛的研究,认为实际运台的其他硬通货价值350万两。
即国民从大陆带走的硬通货总共折成黄金约为700万两左右,其中一半左右是黄金。
700万两黄金折多少钱呢?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两黄金是多重。
当时实行的是旧市制,一斤16两,即一两31.25克。
而金价单位是盎司,即31.1克。
在黄金总量误差可能达到十几万两的情况下,我们不妨近似认定一两就是一盎司。
国民此时手中的全部细软大概就是700万盎司的样子。
1944年,美国压倒英国的金融霸权,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了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官价。
700万盎司约等于当时的市价2.5亿美元! 二 不止是金银 国民临行带走的不止是金银美钞,还有海量的物资。
在淮海战役之后的几个月里,仅上海开往台湾的货轮就多达1500艘,几百万两黄金只占用了数百吨的运量。
其余的船上,货仓里满是贵重物资和机器。
根据军统经理处少将处长郭旭回忆,上海战役前,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的令非常明确: 1.中央银行所存黄金、白银和银元,全数运往台湾。
2.机器设备、车辆、纸张及暖气设备等物资,都运往台湾。
3.棉纱、布疋,大部分运往台湾,一部分运往,由上海市政府派人到管理。
4.所有招商局及民生公司的轮船,除留一部分军用外,其余都交由物资局调用。
5.帆船及大小木船3000多艘,其中约有1500艘不能驶往台湾,暂留作军用外,能驶往台湾的都交物资局调用。
上海资本家的物资,由上海警备司令部会同上海市民政局调查,监视工作则由稽查处负责办理。
当年有巨大数量的物资被运往了台湾。
今天细数台湾军工等产业,大多数都有从大陆抢运的物资做起家资本。
比如说现在全部子弹都靠205联勤厂制造,这个厂前身就是李鸿章主办的南京金陵工厂;2014年出现重大事故的204联勤厂,前身是武汉的化工厂,到台湾后负责制造化学毒气。
当时中国能造航空发动机的贵州航发厂,后来搬到了台中。
台湾的高雄飞机制造厂虽然被美军轰炸破坏,但又迁入了大陆的三四家飞机厂,成为台湾航空工业的起点。
轻工业也一样,解放前夕,荣氏家族的申新系统纺织厂大多数可移动资产都去了台湾。
50年代初,台湾制造业前100名,有24家源于上海资本或上海企业家。
蒋纬国的岳父石凤翔本来是西安实业家,1948年把美国进口的物资直接运往台湾,改在台湾经营。
青岛撤退时,啤酒厂的一部分设备运到台湾成了台啤的起家资产。
郎咸平的父亲郎丰津随26军撤退的时候,身下就是一箱不知何处搞到的啤酒。
物资都去了台湾。
轮船当然也不会给共产留下,1949年全国造船能力只有每年6000-10000吨,全部剩余机动船吨位不到20万吨,大多残破到不能出海。
但国民撤退时,仅招商局一家就带走26万吨优质船只。
全国总计24艘油轮,到共产接手的时候,只剩下四艘1000吨左右的旧船,且已自沉江中,尚待打捞。
这些被卷走的船只也成了国民政权“复兴”的本钱。
2.5亿美元的浮财,一两千船的物资机器,几十万吨的海轮,国民带走的物资,今天看貌似不多,但考虑到国民退台之后控制的人口,这笔钱相当不少。
1945年台湾有600万人,国民撤退裹挟了200万人入台,计800万人。
当时大陆人口4.5亿,手里有多少硬通货呢?区区1600万美元,再加上十几万两的黄金储备,大陆硬通货计也只有一两千万美元,不到国民政权的十分之一! 考虑到台湾人口约为大陆的70分之一,可以说国民当时的发展资本要比大陆雄厚的多得多。
即便只计算数量,大陆外汇和黄金储备计超过2.5亿美元也要到十几年后的1963年;海轮总量超过被台湾带走的吨位要到1961年。
即大陆要用十几年的发展才能补齐被国民掏空的家底。
在国民卷走的招商局轮船中,有一艘海辽号率先起义,开赴解放区,这艘3400吨的海轮立刻被新中国视为珍宝,以于被印到了人民币上,可见国民卷走这批工业“种子”在那个年代何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