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一见的老手艺一一洗眼

8个月前 (04-21)
难得一见的老手艺一一洗眼波光云影 难得一见的老手艺一一洗眼 波光云影 阳光红叶 图/文 你见过一种服务叫“洗眼”吗?不是用水,是用剃刀啵! 早些时候一朋友老蒋说起,有个师傅还懂“洗眼”的手艺,除了理发,如果顾客需要,他还会帮顾客做采耳、洗眼。
采耳,这个我知道,就是掏耳朵,有些街边的理发摊都做。
而洗眼,则是次听说,更没见过。
料想大概也就是弄点干净的水帮冲洗一下吧。
老蒋说:不是啵!是用剃刀洗。
顿时,我来了兴趣。
几天前与老蒋约好去看“洗眼”。
来到朱紫巷,老蒋已经在那等着了。
进到店里,介绍我认识了主人周师傅。
周师傅高挑的身材显得略廋,西裤衬衫显得干净利落,完全没有我想象中那种中式唐装的老手艺人的样子。
他头发已经花白,但精矍铄,面容和善。
寒暄过后,老蒋说明来意便急猴猴地坐到理发椅子上让周师傅帮他洗眼。
周师傅微微一笑,就起身到箱子里找出一把专用剃刀,打开来明晃晃的相当锋利。
我见他用棉球蘸了酒精或是消毒水,把剃刀的两面都擦拭了一遍便走到理发的椅子边。
老蒋仰躺在理发椅子上,只见周师傅左手食指与拇指撑开他的上下眼皮。
老蒋双目紧闭,有点紧张。
周师傅让他放松,否则没得效果。
只见周师傅左手拇指拨开眼皮,右手明晃晃的剃刀娴熟地在老蒋眼皮的内表面的边缘、睫毛靠里的地方跳动,用剃刀头的一小段轻剁轻斩,做完下面做上面,一会功夫就完事了。
而老蒋则泪流满面,忙用毛巾擦拭。
他说,做的时候是有点怕怕的。
但做了以后,泪水把眼睛里的脏东西都冲出来了,非常舒服。
周师傅说,洗眼其实就是用剃刀在眼皮内表面轻剁轻斩,不能划破,这样泪腺分泌泪液冲洗眼睛,同时泪腺也通畅了,所以做完人很舒服的。
不少老顾客定时来理发,都要做做洗眼。
这东西象中医的刮痧一样,做习惯了的人,久了不做他感觉不舒服,来做了眼睛就舒服了。
接着,周师傅又帮老蒋采耳。
周师傅让老蒋坐到矮一点的板凳上,他从一个泛着黑红色光泽的小筒里倒出了几支工具。
他说那小筒是竹子做的,已经用了几十年了,我看都有包浆了哦。
周师傅的采耳工具一共七样——两个耳勺加上钩子、起子、镊子、扫子和微型剃刀各一。
只见他右手指缝分别夹着七样工具,左手扯起老蒋的耳廓,就着门外的光线开始工作。
一会用勺子,一会用起子,不时用扫子扫扫。
老蒋眉头紧蹙,嘴角不时抽一抽,一付舒服的样子。
采耳完毕。
递上一支烟,一边抽一边跟周师傅聊天。
我好奇地问周师傅是哪里人?怎么学会洗眼的手艺的?他告诉我他是湖南永州市东安县的,14岁初中毕业便跟随父亲在东安附近的乡间为乡民理发。
不仅学会了理发,还学得一手采耳、洗眼的绝技。
周师傅2000年举家来到桂林,在朱紫巷开了个理发店。
后来妻子又回东安看家去了。
周师傅儿子也学会了理发、采耳,但洗眼这个活他还不怎么做。
据周师傅说:整个桂林大概也就一两个人会做洗眼,但会采耳的就比较多了。
看旁边有把蛮好的二胡,便问起。
周师傅说这把二胡花了700多买的。
他小时候就开始喜欢二胡了,自己听着曲子学,现在闲暇时就拉二胡。
我让周师傅拉来听听,周师傅笑着拿起二胡便拉了起来,运弓及指法都还很熟练,音色还不错,就是稍许有些燥,估计是天气干燥而且用的琴码是高粱杆的原因。
后来周师傅换了个琴码,果然音色更圆润了。
听他拉的曲调象是彩调的味道,周师傅说是他们那里的曲子,他们东安也兴彩调的。
拉得兴起,周师傅又打开手机,他说他可以跟着手机收藏的曲子拉《良宵》,我听手机放的曲子象是改编成由大提琴演奏的,有些地方改成低八度了,而且节奏和速度都慢。
不过,周师傅跟着手机的音乐拉得津津有味,沉浸在自己的音乐空间里自得其乐。
一会儿,来了一个要理发的。
为了不打扰周师傅工作,我们便告辞了。
  再次来到周师傅的店里给他送洗好的照片时,他正在给客人理发。
周师傅理发是按传统的老程序,先用电动理发推剪理发,然后洗头,再用剃刀刮脸剃胡子和发角,剪刀修鼻毛,还要修整一下头型和吹干。
看起来跟别的发廊做头差不多,但实际上周师傅用剃刀修面做得非常仔细和全面,一丝不苟。
  理完发周师傅坐在门口点上一支烟跟我们聊天。
他说起采耳(他们习惯称看耳)用的扫子,必须是用成年鹅尾椎下面那垛垛的毛来做,软硬适中有韧性和弹性,鸭毛和鸡毛都不好用。
把毛拔下来后扎好,洗干净晾干,可以扫灰而不粘,轻轻抖一抖灰就掉完,扫子洁净如初。
用白鹅的毛比较漂亮,灰鹅黑鹅的也可以用。
一个扫子大概可以用半把年。
钩子和挖耳勺他是用铜做的,用银质的最好。
    周师傅已近70岁了,不久他就要退休回乡养老去了。
    洗眼——这门古老的手艺不知还会有多少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