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逻辑学课的一些感受
1年前 (2024-04-21)
关于逻辑学课的一些感受Jidong 说来惭愧,一篇感想竟为我再三拖延,直已经上完一节课的今日才开始着笔。
我正是东哥口中那些迷茫无所向的年轻人,今年已是进入大学的第三个年头了,和满屋子坐着的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的学弟学妹们不同,在浑浑噩噩的两年大学之后,我已经成了一名在学堂中混日子的老油条,保研无望,前途无定,美其名曰“活在当下”,实际上就是用我的懒惰在侵蚀我的人生。
对于东哥这个学期的课程记忆最为深刻的就是东哥为我们讲述“一个普通人的前半生”,以及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生活。
这大概是我在进入大学之后,次听到老师为我们指导人生,因而在这个学期的课程之后,我很是后悔,也很是遗憾,为什么我到了大三才上东哥的课,这绝不是溜须拍马,南开大学里大多数的老师都是才华横溢的,但是怎么说呢,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依我看来是不适教书的,记得我大一时的高数老师,讲授每一节课时都声若蚊蝇,这虽不是全部原因,但也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我对于高数学习的兴趣。
而东哥的逻辑课则是增添了我对逻辑学的兴趣。
我对于逻辑学一直以来也是有着一定兴趣的,从初中起我就着迷于侦探小说,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埃勒里·奎因等等推理小说巨匠的作品我都看了个十之八九,对于文中侦探的严谨的逻辑分析能力一直心往之,在开始课程之前,我对于逻辑的认识也就浅显如此,以为逻辑是主要应用于一些需要推理活动的场景之中(例如破案、解数学题、哲学题的推演等等),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逻辑缺失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逻辑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已然消失很久,而我们却依然活得好好的。
通过东哥的逻辑课,最重要的一点是让我意识到逻辑缺失的危害性。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充斥着大量缺少逻辑性而导致的谬误,其中有一部分让我感到不对劲,可是在我要表述这不对劲之处时往往会词不达意,而在学习了逻辑之后,透过逻辑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就像一个近视的人带上了适度数的眼睛,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清晰了。
在世界之中,中国又是最为缺乏逻辑思维的国家,有着系统逻辑思维方法的墨家学说在先秦之后逐渐式微,传入中国的佛教中,因明之学又常常为人所忽视,中国人这种逻辑能力的不足是有着一定的文化因素的,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社会却依然不重视逻辑学习的重要性,在我们平时的言语交谈之中,在我们周遭的条幅广告之中,甚是权威的媒体之中,都存在数目巨大的令人发哂的逻辑错误,朋友圈中一条条的标注着“不转不是中国人”的垃圾公众号文章,人们一对问题发表意见就是诉诸权威或是诉诸情感,全然不顾论据的不充分性,逻辑学的缺失可以说毒害了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影响了当代中国人成为一个个理性个体。
逻辑学在国外的学校大都属于校级的公共必修课,而在我们的大学中,则只有特定专业的同学才能接触,这无疑是有悖于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的,一个所培养出的学生都是缺少逻辑的学生的教育有何资格被视为精英教育?而这些缺少逻辑思考能力的人又何以作为社会精英推进我们社会的进步?我是一个辅修哲学的商学院学生,我认为逻辑学应该成为一门全校的必修课,因为逻辑学虽然看似无用,却乃无用之大用: 学习逻辑学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赋,说是天赋就意味着不同的人之间逻辑思维水平有着很大差异。
而逻辑思维能力越强,意味着对知识的理解越透彻,掌握得越牢固,运用得更加灵活。
而这种先天的差异若想要弥补,就必须依靠对逻辑学的学习,使自身能有意识地自觉地运用理性的方式思考问题。
逻辑学为所有学科的基础。
我们的思维原则中最重要的不矛盾律和经验原则中最为典型的充足理由律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而这两个重要的原则恰恰是逻辑学所教导人们的,每一个学科的知识都依赖不矛盾律来确保其正确性,而每一个学科的发展都靠着充足理由律去推理论证开拓新的疆界,因而任何一项学科的根基都离不开逻辑学。
逻辑学帮助人们正确表达思想。
思维是表达的前提,若是没有思考清楚,也就难以表达清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可是如何正确地表达出来,就得依靠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语言进行进一步的组织,我们在交流时,并不一个一个的抛出词语,而是将词语组成句子,而不同的词序往往有着迥然的意思,为了不表错意,我们就需要靠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去反复斟酌。
以功利的角度看待逻辑学,其也不是毫无用处的。
学习逻辑学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分析整理一大段文本,处理杂乱的信息和材料,尽可能高效的从中提取有用的部分。
而除此之外,当前社会上的各类考试,例如MBA联考以及公务员考试中都对于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所考察,学过逻辑学,再去应对这一类问题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了。
,针对东哥的课堂提一点建议,我个人是一个比较内向话少的人,因而我不太喜欢在课堂上主动地回答问题或是与人论辩,但是我还是希望东哥能够在课堂之上为同学们留下些许时间进行某一话题的论辩(可以是课间休息的20分钟,这样不用辩论的同学也可以自己休息),可以在学期刚开始的时候就进行分组,然后抽签决定辩论赛的顺序(按周数+正反制作签的内容),每个星期为下一个星期的论辩结时事热点出题,辩论结束之后再由东哥你对辩论双方进行点评,个人表现记录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样也避免了全程划水的组员。
祝东哥2019年依旧开心!而逻辑学的推广能够收获成效!未能成功也不要紧,毕竟开心最重要!!hahaha 晚交作业的人——LJH 16级电子商务专业 2018.12.28
我正是东哥口中那些迷茫无所向的年轻人,今年已是进入大学的第三个年头了,和满屋子坐着的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的学弟学妹们不同,在浑浑噩噩的两年大学之后,我已经成了一名在学堂中混日子的老油条,保研无望,前途无定,美其名曰“活在当下”,实际上就是用我的懒惰在侵蚀我的人生。
对于东哥这个学期的课程记忆最为深刻的就是东哥为我们讲述“一个普通人的前半生”,以及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生活。
这大概是我在进入大学之后,次听到老师为我们指导人生,因而在这个学期的课程之后,我很是后悔,也很是遗憾,为什么我到了大三才上东哥的课,这绝不是溜须拍马,南开大学里大多数的老师都是才华横溢的,但是怎么说呢,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依我看来是不适教书的,记得我大一时的高数老师,讲授每一节课时都声若蚊蝇,这虽不是全部原因,但也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我对于高数学习的兴趣。
而东哥的逻辑课则是增添了我对逻辑学的兴趣。
我对于逻辑学一直以来也是有着一定兴趣的,从初中起我就着迷于侦探小说,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埃勒里·奎因等等推理小说巨匠的作品我都看了个十之八九,对于文中侦探的严谨的逻辑分析能力一直心往之,在开始课程之前,我对于逻辑的认识也就浅显如此,以为逻辑是主要应用于一些需要推理活动的场景之中(例如破案、解数学题、哲学题的推演等等),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逻辑缺失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逻辑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已然消失很久,而我们却依然活得好好的。
通过东哥的逻辑课,最重要的一点是让我意识到逻辑缺失的危害性。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充斥着大量缺少逻辑性而导致的谬误,其中有一部分让我感到不对劲,可是在我要表述这不对劲之处时往往会词不达意,而在学习了逻辑之后,透过逻辑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就像一个近视的人带上了适度数的眼睛,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清晰了。
在世界之中,中国又是最为缺乏逻辑思维的国家,有着系统逻辑思维方法的墨家学说在先秦之后逐渐式微,传入中国的佛教中,因明之学又常常为人所忽视,中国人这种逻辑能力的不足是有着一定的文化因素的,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社会却依然不重视逻辑学习的重要性,在我们平时的言语交谈之中,在我们周遭的条幅广告之中,甚是权威的媒体之中,都存在数目巨大的令人发哂的逻辑错误,朋友圈中一条条的标注着“不转不是中国人”的垃圾公众号文章,人们一对问题发表意见就是诉诸权威或是诉诸情感,全然不顾论据的不充分性,逻辑学的缺失可以说毒害了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影响了当代中国人成为一个个理性个体。
逻辑学在国外的学校大都属于校级的公共必修课,而在我们的大学中,则只有特定专业的同学才能接触,这无疑是有悖于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的,一个所培养出的学生都是缺少逻辑的学生的教育有何资格被视为精英教育?而这些缺少逻辑思考能力的人又何以作为社会精英推进我们社会的进步?我是一个辅修哲学的商学院学生,我认为逻辑学应该成为一门全校的必修课,因为逻辑学虽然看似无用,却乃无用之大用: 学习逻辑学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赋,说是天赋就意味着不同的人之间逻辑思维水平有着很大差异。
而逻辑思维能力越强,意味着对知识的理解越透彻,掌握得越牢固,运用得更加灵活。
而这种先天的差异若想要弥补,就必须依靠对逻辑学的学习,使自身能有意识地自觉地运用理性的方式思考问题。
逻辑学为所有学科的基础。
我们的思维原则中最重要的不矛盾律和经验原则中最为典型的充足理由律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而这两个重要的原则恰恰是逻辑学所教导人们的,每一个学科的知识都依赖不矛盾律来确保其正确性,而每一个学科的发展都靠着充足理由律去推理论证开拓新的疆界,因而任何一项学科的根基都离不开逻辑学。
逻辑学帮助人们正确表达思想。
思维是表达的前提,若是没有思考清楚,也就难以表达清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可是如何正确地表达出来,就得依靠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语言进行进一步的组织,我们在交流时,并不一个一个的抛出词语,而是将词语组成句子,而不同的词序往往有着迥然的意思,为了不表错意,我们就需要靠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去反复斟酌。
以功利的角度看待逻辑学,其也不是毫无用处的。
学习逻辑学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分析整理一大段文本,处理杂乱的信息和材料,尽可能高效的从中提取有用的部分。
而除此之外,当前社会上的各类考试,例如MBA联考以及公务员考试中都对于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所考察,学过逻辑学,再去应对这一类问题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了。
,针对东哥的课堂提一点建议,我个人是一个比较内向话少的人,因而我不太喜欢在课堂上主动地回答问题或是与人论辩,但是我还是希望东哥能够在课堂之上为同学们留下些许时间进行某一话题的论辩(可以是课间休息的20分钟,这样不用辩论的同学也可以自己休息),可以在学期刚开始的时候就进行分组,然后抽签决定辩论赛的顺序(按周数+正反制作签的内容),每个星期为下一个星期的论辩结时事热点出题,辩论结束之后再由东哥你对辩论双方进行点评,个人表现记录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样也避免了全程划水的组员。
祝东哥2019年依旧开心!而逻辑学的推广能够收获成效!未能成功也不要紧,毕竟开心最重要!!hahaha 晚交作业的人——LJH 16级电子商务专业 2018.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