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的《养生铭》
1年前 (2024-04-21)
孙思邈的《养生铭》兰叶春 唐代大医药学家孙思邈,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被后世尊为“药王”。
孙思邈著有传世之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30卷,他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养生有道,他活了103岁,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中的老寿星之一。
孙思邈的故乡在陕西省耀县孙家塬。
当地药王庙前立有一面石碑,上刻其著作《养生铭》,全文是: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伤。
疲心易役,气弱病相因。
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
再三防夜醉,戒晨嗔。
亥寝鸣云鼓,寅兴嗽玉津。
妖邪难犯己,精气自全身。
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
安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寿夭休论,修行本在人。
倘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现将原文分节尝试意译如下: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
疲心易役,气弱病相因。
发怒、生气得太厉害,就会意外伤害体内元气;思念、思虑得过了头,自然会耗损人的内在精。
一个人精力疲乏,就容易被外力役使控制;人的精气虚弱无力,就会乘虚入侵。
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
再三防夜醉,戒晨嗔。
不要让自己过度悲伤、过度欢乐。
要顺应时令,让自己的饮食理,既不过饱也不过饥;起居适宜,衣饰得体。
要时时警惕自己不要夜晚醉酒,养生的要招便是清晨别生闷气。
亥寝鸣云鼓,寅兴嗽玉津。
妖邪难犯己,精气自全身。
晚上睡觉前应该敲一敲“鸣天鼓”,早晨起床时应该搅舌、吞涎、润津。
如果你能做到以上几点,外界的妖风邪气就难入侵你的身体,体内的精气旺盛就会保全自身。
【注】鸣云鼓:①又名鸣天鼓。
两手掩耳,用手指弹脑后骨发出响声,谓之鸣天鼓。
②另一说:叩齿。
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
安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如果要想让自己不得各种,在饮食方面就要注意控制吸纳葱、蒜、薤、韭之类的有辛味的食品。
要想保持自己的心态平和,就应该常有愉悦的精,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每、每一时、每一事、每一人,保持人的和顺、纯美之性,珍惜生,生自然会延续长存。
寿夭休论,修行本在人。
倘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要知道有人长寿,有人短,都不是由上天决定,能够长寿全靠自己修炼有恒。
如果你能够按我说的道理行动办事,做到有方,养生有道,就一定能够长寿;即使是身在平原之地,我们也可见到如同仙的长寿真人。
孙思邈著有传世之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30卷,他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养生有道,他活了103岁,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中的老寿星之一。
孙思邈的故乡在陕西省耀县孙家塬。
当地药王庙前立有一面石碑,上刻其著作《养生铭》,全文是: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伤。
疲心易役,气弱病相因。
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
再三防夜醉,戒晨嗔。
亥寝鸣云鼓,寅兴嗽玉津。
妖邪难犯己,精气自全身。
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
安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寿夭休论,修行本在人。
倘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现将原文分节尝试意译如下: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
疲心易役,气弱病相因。
发怒、生气得太厉害,就会意外伤害体内元气;思念、思虑得过了头,自然会耗损人的内在精。
一个人精力疲乏,就容易被外力役使控制;人的精气虚弱无力,就会乘虚入侵。
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
再三防夜醉,戒晨嗔。
不要让自己过度悲伤、过度欢乐。
要顺应时令,让自己的饮食理,既不过饱也不过饥;起居适宜,衣饰得体。
要时时警惕自己不要夜晚醉酒,养生的要招便是清晨别生闷气。
亥寝鸣云鼓,寅兴嗽玉津。
妖邪难犯己,精气自全身。
晚上睡觉前应该敲一敲“鸣天鼓”,早晨起床时应该搅舌、吞涎、润津。
如果你能做到以上几点,外界的妖风邪气就难入侵你的身体,体内的精气旺盛就会保全自身。
【注】鸣云鼓:①又名鸣天鼓。
两手掩耳,用手指弹脑后骨发出响声,谓之鸣天鼓。
②另一说:叩齿。
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
安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如果要想让自己不得各种,在饮食方面就要注意控制吸纳葱、蒜、薤、韭之类的有辛味的食品。
要想保持自己的心态平和,就应该常有愉悦的精,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每、每一时、每一事、每一人,保持人的和顺、纯美之性,珍惜生,生自然会延续长存。
寿夭休论,修行本在人。
倘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要知道有人长寿,有人短,都不是由上天决定,能够长寿全靠自己修炼有恒。
如果你能够按我说的道理行动办事,做到有方,养生有道,就一定能够长寿;即使是身在平原之地,我们也可见到如同仙的长寿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