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先楚将军
1年前 (2024-04-21)
韩先楚将军向阳 我军指挥员韩先楚,他没有读过《战争论》,肯定也不知道克劳塞维茨的这种理论,但是他是一个在黑暗中可以发现微光,并且敢于跟随这一线微光前进的优秀指挥员。
他是我军上将军衔中作战效能最为杰出的,虽然对他的宣扬不是很多,但海南岛战役,如果当年没有韩先楚的决心、“一意孤行”,现在哪会有海南岛旅游的开发啊!什么海南岛房地产、什么到三亚晒太阳,这些根本就不要想了。
图为韩先楚当年海南岛战役发起的时候非常危险,我们不知道朝鲜战争要爆发。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军隔断台湾海峡。
我们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如果不拿下海南岛,美军同样还要隔断琼州海峡。
大陆今天面临的首要问题,就不是,而是海南岛问题了。
我们擦着险境边缘走过来,我们战将的主战意识使新中国避免了几乎难以避免的灾难。
1950年1月10日,毛主席正在苏联访问,突然发电报给参与解放海南岛作战的将领:鉴于三野攻击金门、攻击东部岛两次失利损失很大,四野打海南岛要特别注意,渡海登岛作战跟过去国内战争完全不一样,要谨慎,要等登陆艇,不要着急。
所以原定春节解决海南岛问题的作战计划推迟,争取于春夏两季解决。
1950年2月1日,叶剑英元帅领导的广州军员会开会,传达毛主席的指示,宣布战役发起时间推迟6月份。
2月9日,邓华领导的主攻海南岛的15团,报军委“争取1950年完成任务为原则”。
15军团委觉得6月份都并不一定行,1950年底打下来就不错了。
6月份?若推迟6月份,朝鲜战争爆发,就来不及了。
若按15团推迟到年底,更是黄花菜都凉了。
15团攻击海南岛的两个军,43军和40军,43军的李作鹏回去按照上级要求,传达作战时间推迟的指示;40军的韩先楚违反上级委传达到团以上每一个人的规定,他一个都不传达,就自己知道,还是要求部队3月底以前完成作战准备。
当时军委和15团的意见:“我们的意见以购买登陆艇为好,争取买一百艘,可能买两百艘,平均每艘20万港元,共需要4000万港元。
渡海作战为新问题,困难多,但还有办法,目前主要是钱的问题、装备问题。
”现在我们普遍讲钱的问题、装备问题,当年也是这么讲。
韩先楚说不是钱的问题,不是装备问题。
3月20日,韩先楚致15团及四野,主动请战,渡海登陆作战估计无大问题。
毛主席都不知道朝鲜战争要爆发,韩先楚也不知道,那他为什么请战?韩先楚说,只有四月份的季风,顺风顺水,一旦过去就只有九月份的季风了,要隔五个月。
他感觉到情况不好,为免夜长梦多,不如及早干。
毛主席要推迟,武汉指挥所的林彪要推迟,广州军员会的叶帅要推迟,15团司令邓华要推迟,韩先楚有四级领导在上面,一个军长说要打,电报上去无人理。
3月31日,韩先楚与40军委致15团——大规模渡海作战条件已经成熟。
照样没人理他。
到4月7日,再发电报的时候,军都不敢和韩先楚连署在一起了。
他自己写电报,一而再、再而三地建议,这是干扰军委的决心。
4月7日的电报,是韩先楚自己拍发的,致15团、四野、军委,要求立即发起海南岛战役,如43军未准备好,愿率40军主力渡海作战。
一个军打下来,没问题。
韩先楚咄咄逼人。
当然这份电报比较巧,为什么?他知道直接发15团肯定不行,他主要是发林彪、主要是武汉,通过林彪说服毛主席,他抓住了主要地方。
韩先楚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下积极求战呢?像我们今天拍的电影一样,全军将士欢呼雀跃,决心书、请战书一大堆都要请战吗?不是。
40军当时牢骚怪话满天飞,很多干部说你韩军长15团副司令当得好好的,兼什么我们军长啊,我们就要跟你革到底,革到海里去了。
当时四野从长白山打到海南岛,新中国已经成立了,别的部队都在转业复员,当地方的乡长、镇长,都在结婚生孩子、过日子,我们还在打仗,很可能黎明之前,一拨倒下的是我们。
而且再看金门渡海登岛战例,都感到牺牲的可能性非常大,当时的部队不是积极求战。
这种情绪不要说一般的官,40军参谋长林贤文自伤,想躲避这场战争。
他说“特务把我打伤了”,把警卫员叫来审,警卫员保证:我保证我的首长不是被特务打伤,首长怎么伤的,我也不知道。
军参谋长自己搬石头把自己脚砸了,伤了,不能上前线。
林贤文,40军的虎将,韩先楚当三纵队司令的时候,他是下面三个师的师长之一,并且优先提到参谋长。
林贤文看见了毛主席指示的电报,讲攻击金门失利,很大的失误是师级指挥班子没有上去,上去的三个团各自为战,的统一协调步骤也不是很好。
毛主席要求,攻击海南岛拨,军指挥班子必须上。
韩先楚军长积极求战,林贤文作为攻击部队军参谋长,谁上?拨肯定是我上啊。
他害怕了,把自己伤了,被撤了40军参谋长的职务。
1955年授衔,林贤文本来少将是没有问题,后来很多人出来求情,勉强授了个大校。
韩先楚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积极主战的。
我们从不否认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但是更不能否认关键的时刻主官是中流砥柱。
没有这样的中流砥柱,听大家的意见,听委会的意见,大家都不打,都说不行,领导也不打,都推迟,我们何必积极呢?4月10日,中央军委下达大举强渡作战令。
韩先楚的电报起了作用,说服了林彪,林彪说服了毛主席,然后通知四野15团开始干。
4月16日,海南岛战役开始。
43军之前已传达作战计划推迟,来不及做好准备,船也不够,水手也不够,只有一个半团登岛。
40军韩先楚事先不传达,各级都不知道作战计划推迟,40军拨六个团登岛,军的指挥班子,他个登岛。
当时韩先楚开着会,自己也讲,伤心,委会自己报名批登岛。
他说那一刻很多干部他都不认识了,韩先楚看谁,谁把脑袋低下来,都不想报拨,谁能想到那么大的胜利。
5月1日,海南岛全境解放。
原来没登岛的全上去了,40军的师长邓悦气得要死,海南岛解放那个大照片,邓悦不照。
为什么?因为拨那些人都不敢上,现在全上来了,还站在前面。
韩先楚说:“老邓啊,照相吧,都胜利了大家都好,照照。
” 韩先楚不计较这些问题,胜利了大家都好,过去的事不计较。
4月16日,海南岛战役开始,登船的时候,我们有的团的主官说,“哎哟,我有东西忘带了,我下去先看看”,上个厕所,就跑了。
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我们仅仅是靠上级的英明指示获得的完全胜利吗?中国人民战史总结:军委领导正确,前方部署得当,部队作战英勇。
里面的精彩点在哪里?胜败的转折点在哪里?人的作用在哪里?主官的作用在哪里?主官的意志在哪里?就是林彪讲的那句话:战术有千百条,头一条就是肯打,离开了肯打,其他的全是白扯。
理论玩得非常漂亮,天花乱坠,离开了肯打,一切皆空。
韩先楚的特点就是肯打。
就是林彪所讲的:强烈的吞掉敌人的企图心。
一名优秀的指挥员,一名将军,若是没有强烈的吞掉敌人的企图心,只有我强烈的要求的企图心,这不是一个优秀的将军的条件。
1946年5月,东北战场最困难的时候,发起鞍海战役,开创东北歼敌一个师战场起义先例。
1946年10月,新开岭战役,开创东北战场一仗全歼一个师。
当时韩先楚是纵队副司令,纵队司令都说:撤。
他说:“要撤,你们撤。
”硬是把敌军25师包围了,敌人又把我们包围了,不迅速把敌人吃掉,我们就完了。
这时候,大家都觉得不行了,韩先楚说:“要走,你们走。
”他这时候是副司令,把司令的家都当了。
1947年3月,四保临江,开创一仗全歼敌一个精锐师又一个团。
1947年冬季,奇袭威沿铺。
奇袭威沿铺,到现在都是我们保留的攻势作战的战役战例。
1948-1949年,参加平津、辽沈、两广战役。
1950年,推动海南岛战役,提前发动、率先登岛。
1951年1月,指挥志愿军3个军突破三八线,占领汉城。
手机微信有个段子就是描绘他的,说一个老同志到了汉城,“你怎么没有护照,没有签证,怎么来的汉城?”回答说:“老子以前就来过,是开坦克来的。
”那次,韩先楚是开坦克去的。
美第八军军长沃克中将,美军著名的将领,欧洲战场第四装甲军军长,以迅猛强悍出名,有“猛狗”的称号。
1950年12月23日,在韩先楚指挥的38军追击下,翻车身亡。
美国人回忆,志愿军追得太紧了,逃跑的时候吉普车翻沟里去了,摔死的。
我经常讲,韩先楚是杰出的将领。
后来很多人采访他,请他讲作战要能、作战技能、致胜要点。
韩先楚认识的字都不是很多,我觉得正因为这样韩先楚没有任何的理论的羁绊,他讲的话非常实在、非常直接,就是一句话,“对手不知道我们的厉害。
”今天,我们的将军千万不能造成对手不知道我的温柔,对手不知道我的和谐,对手不知道我的顾全大局。
这不是将军。
韩先楚,“对手不知道我的厉害”。
这一类人物,就非常像汉高祖刘邦当年讲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里的猛士。
朝鲜战场回来,毛主席下令:韩先楚到福州军区当司令。
他不想去,因为福州军区都是三野的部队。
毛主席说,不想去也要去,一定要把一个解放海南岛的人放在福州当司令,让台湾看看,打下海南岛的人,现在到福州当司令了。
领袖用人的方略,威慑是仅仅是东风31、巨浪2、东风21丁这些器吗?毛主席把韩先楚放在福州就是威慑,这是指挥员达到的效能。
战争年代韩先楚这样的将领在我军比比皆是,那是一批杰出的将领。
他是我军上将军衔中作战效能最为杰出的,虽然对他的宣扬不是很多,但海南岛战役,如果当年没有韩先楚的决心、“一意孤行”,现在哪会有海南岛旅游的开发啊!什么海南岛房地产、什么到三亚晒太阳,这些根本就不要想了。
图为韩先楚当年海南岛战役发起的时候非常危险,我们不知道朝鲜战争要爆发。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军隔断台湾海峡。
我们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如果不拿下海南岛,美军同样还要隔断琼州海峡。
大陆今天面临的首要问题,就不是,而是海南岛问题了。
我们擦着险境边缘走过来,我们战将的主战意识使新中国避免了几乎难以避免的灾难。
1950年1月10日,毛主席正在苏联访问,突然发电报给参与解放海南岛作战的将领:鉴于三野攻击金门、攻击东部岛两次失利损失很大,四野打海南岛要特别注意,渡海登岛作战跟过去国内战争完全不一样,要谨慎,要等登陆艇,不要着急。
所以原定春节解决海南岛问题的作战计划推迟,争取于春夏两季解决。
1950年2月1日,叶剑英元帅领导的广州军员会开会,传达毛主席的指示,宣布战役发起时间推迟6月份。
2月9日,邓华领导的主攻海南岛的15团,报军委“争取1950年完成任务为原则”。
15军团委觉得6月份都并不一定行,1950年底打下来就不错了。
6月份?若推迟6月份,朝鲜战争爆发,就来不及了。
若按15团推迟到年底,更是黄花菜都凉了。
15团攻击海南岛的两个军,43军和40军,43军的李作鹏回去按照上级要求,传达作战时间推迟的指示;40军的韩先楚违反上级委传达到团以上每一个人的规定,他一个都不传达,就自己知道,还是要求部队3月底以前完成作战准备。
当时军委和15团的意见:“我们的意见以购买登陆艇为好,争取买一百艘,可能买两百艘,平均每艘20万港元,共需要4000万港元。
渡海作战为新问题,困难多,但还有办法,目前主要是钱的问题、装备问题。
”现在我们普遍讲钱的问题、装备问题,当年也是这么讲。
韩先楚说不是钱的问题,不是装备问题。
3月20日,韩先楚致15团及四野,主动请战,渡海登陆作战估计无大问题。
毛主席都不知道朝鲜战争要爆发,韩先楚也不知道,那他为什么请战?韩先楚说,只有四月份的季风,顺风顺水,一旦过去就只有九月份的季风了,要隔五个月。
他感觉到情况不好,为免夜长梦多,不如及早干。
毛主席要推迟,武汉指挥所的林彪要推迟,广州军员会的叶帅要推迟,15团司令邓华要推迟,韩先楚有四级领导在上面,一个军长说要打,电报上去无人理。
3月31日,韩先楚与40军委致15团——大规模渡海作战条件已经成熟。
照样没人理他。
到4月7日,再发电报的时候,军都不敢和韩先楚连署在一起了。
他自己写电报,一而再、再而三地建议,这是干扰军委的决心。
4月7日的电报,是韩先楚自己拍发的,致15团、四野、军委,要求立即发起海南岛战役,如43军未准备好,愿率40军主力渡海作战。
一个军打下来,没问题。
韩先楚咄咄逼人。
当然这份电报比较巧,为什么?他知道直接发15团肯定不行,他主要是发林彪、主要是武汉,通过林彪说服毛主席,他抓住了主要地方。
韩先楚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下积极求战呢?像我们今天拍的电影一样,全军将士欢呼雀跃,决心书、请战书一大堆都要请战吗?不是。
40军当时牢骚怪话满天飞,很多干部说你韩军长15团副司令当得好好的,兼什么我们军长啊,我们就要跟你革到底,革到海里去了。
当时四野从长白山打到海南岛,新中国已经成立了,别的部队都在转业复员,当地方的乡长、镇长,都在结婚生孩子、过日子,我们还在打仗,很可能黎明之前,一拨倒下的是我们。
而且再看金门渡海登岛战例,都感到牺牲的可能性非常大,当时的部队不是积极求战。
这种情绪不要说一般的官,40军参谋长林贤文自伤,想躲避这场战争。
他说“特务把我打伤了”,把警卫员叫来审,警卫员保证:我保证我的首长不是被特务打伤,首长怎么伤的,我也不知道。
军参谋长自己搬石头把自己脚砸了,伤了,不能上前线。
林贤文,40军的虎将,韩先楚当三纵队司令的时候,他是下面三个师的师长之一,并且优先提到参谋长。
林贤文看见了毛主席指示的电报,讲攻击金门失利,很大的失误是师级指挥班子没有上去,上去的三个团各自为战,的统一协调步骤也不是很好。
毛主席要求,攻击海南岛拨,军指挥班子必须上。
韩先楚军长积极求战,林贤文作为攻击部队军参谋长,谁上?拨肯定是我上啊。
他害怕了,把自己伤了,被撤了40军参谋长的职务。
1955年授衔,林贤文本来少将是没有问题,后来很多人出来求情,勉强授了个大校。
韩先楚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积极主战的。
我们从不否认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但是更不能否认关键的时刻主官是中流砥柱。
没有这样的中流砥柱,听大家的意见,听委会的意见,大家都不打,都说不行,领导也不打,都推迟,我们何必积极呢?4月10日,中央军委下达大举强渡作战令。
韩先楚的电报起了作用,说服了林彪,林彪说服了毛主席,然后通知四野15团开始干。
4月16日,海南岛战役开始。
43军之前已传达作战计划推迟,来不及做好准备,船也不够,水手也不够,只有一个半团登岛。
40军韩先楚事先不传达,各级都不知道作战计划推迟,40军拨六个团登岛,军的指挥班子,他个登岛。
当时韩先楚开着会,自己也讲,伤心,委会自己报名批登岛。
他说那一刻很多干部他都不认识了,韩先楚看谁,谁把脑袋低下来,都不想报拨,谁能想到那么大的胜利。
5月1日,海南岛全境解放。
原来没登岛的全上去了,40军的师长邓悦气得要死,海南岛解放那个大照片,邓悦不照。
为什么?因为拨那些人都不敢上,现在全上来了,还站在前面。
韩先楚说:“老邓啊,照相吧,都胜利了大家都好,照照。
” 韩先楚不计较这些问题,胜利了大家都好,过去的事不计较。
4月16日,海南岛战役开始,登船的时候,我们有的团的主官说,“哎哟,我有东西忘带了,我下去先看看”,上个厕所,就跑了。
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我们仅仅是靠上级的英明指示获得的完全胜利吗?中国人民战史总结:军委领导正确,前方部署得当,部队作战英勇。
里面的精彩点在哪里?胜败的转折点在哪里?人的作用在哪里?主官的作用在哪里?主官的意志在哪里?就是林彪讲的那句话:战术有千百条,头一条就是肯打,离开了肯打,其他的全是白扯。
理论玩得非常漂亮,天花乱坠,离开了肯打,一切皆空。
韩先楚的特点就是肯打。
就是林彪所讲的:强烈的吞掉敌人的企图心。
一名优秀的指挥员,一名将军,若是没有强烈的吞掉敌人的企图心,只有我强烈的要求的企图心,这不是一个优秀的将军的条件。
1946年5月,东北战场最困难的时候,发起鞍海战役,开创东北歼敌一个师战场起义先例。
1946年10月,新开岭战役,开创东北战场一仗全歼一个师。
当时韩先楚是纵队副司令,纵队司令都说:撤。
他说:“要撤,你们撤。
”硬是把敌军25师包围了,敌人又把我们包围了,不迅速把敌人吃掉,我们就完了。
这时候,大家都觉得不行了,韩先楚说:“要走,你们走。
”他这时候是副司令,把司令的家都当了。
1947年3月,四保临江,开创一仗全歼敌一个精锐师又一个团。
1947年冬季,奇袭威沿铺。
奇袭威沿铺,到现在都是我们保留的攻势作战的战役战例。
1948-1949年,参加平津、辽沈、两广战役。
1950年,推动海南岛战役,提前发动、率先登岛。
1951年1月,指挥志愿军3个军突破三八线,占领汉城。
手机微信有个段子就是描绘他的,说一个老同志到了汉城,“你怎么没有护照,没有签证,怎么来的汉城?”回答说:“老子以前就来过,是开坦克来的。
”那次,韩先楚是开坦克去的。
美第八军军长沃克中将,美军著名的将领,欧洲战场第四装甲军军长,以迅猛强悍出名,有“猛狗”的称号。
1950年12月23日,在韩先楚指挥的38军追击下,翻车身亡。
美国人回忆,志愿军追得太紧了,逃跑的时候吉普车翻沟里去了,摔死的。
我经常讲,韩先楚是杰出的将领。
后来很多人采访他,请他讲作战要能、作战技能、致胜要点。
韩先楚认识的字都不是很多,我觉得正因为这样韩先楚没有任何的理论的羁绊,他讲的话非常实在、非常直接,就是一句话,“对手不知道我们的厉害。
”今天,我们的将军千万不能造成对手不知道我的温柔,对手不知道我的和谐,对手不知道我的顾全大局。
这不是将军。
韩先楚,“对手不知道我的厉害”。
这一类人物,就非常像汉高祖刘邦当年讲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里的猛士。
朝鲜战场回来,毛主席下令:韩先楚到福州军区当司令。
他不想去,因为福州军区都是三野的部队。
毛主席说,不想去也要去,一定要把一个解放海南岛的人放在福州当司令,让台湾看看,打下海南岛的人,现在到福州当司令了。
领袖用人的方略,威慑是仅仅是东风31、巨浪2、东风21丁这些器吗?毛主席把韩先楚放在福州就是威慑,这是指挥员达到的效能。
战争年代韩先楚这样的将领在我军比比皆是,那是一批杰出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