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罗定蔡廷锴将军故居

1年前 (2024-04-21)
瞻仰罗定蔡廷锴将军故居春水 岑溪去罗定路程不远,走高速一个小时即可到达。
去了两次罗定。
前次是小女在岑溪中学礼开家长会,开完后过罗定,参观了文塔和罗定学宫。
这次,因为老婆去罗定一个乡镇看一个出名的草医。
读书时就知道蔡廷锴将军,是著名的抗日将领。
顺便到蔡廷锴家乡,去瞻仰将军故居。
蔡廷锴将军故居位于广东罗定市罗镜镇龙岩村。
位于罗定西南部,距离罗定城区不是很远,46公里。
开了导航,车子在一级公路上奔驰,到罗镜镇街上看到蔡将军跃马铜像。
后开车转入乡道,从平阔的田野进入一个较小村垌,去到了一个村子,村子群山环绕,后面崇山峻岭,形成很好的地理格局。
在村子正中看到了蔡廷锴故居。
屋前有一水池,有广场,故居前有村人在摆摊卖凉茶吃食的。
故居前有蔡廷锴骑马铜像塑雕。
蔡廷锴将军是我国著名民主人士,爱国将领,抗日民族英雄,被称为一代名将。
曾于1932年1月28日在上海率领十九路军抗击侵华日军,以少胜多,战败日军三易其帅,一战而名震中外。
后来在李济深领导下,在福建建立中华共和国,联系红军发出共同抗日主张,虽然被蒋介石派军队剿灭,但极大支持了红军,有人说如果作成功就不用长征了,可惜左倾当权者没有支持。
解放后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蔡廷锴将军故居原为三进院落式布局,主屋是“富”字型结构,是一座青砖包泥砖、瓦木结构的农村民宅,两侧设附屋,主屋有阁楼、回廊、后座两角置炮楼,有通道联通各房。
屋前为地坪、池塘,屋后有菜园、果园,砌围墙,附屋较阔。
是粤西典型农产大屋,略带客家大屋风貌。
故居正面大门写有匾额。
进绍义堂,当中安放将军半身塑像,几乎每间房屋墙壁上挂着图片文字,述说将军辉煌的一生。
由于年久失修严重破坏,1991年市、县政府拨款整修主屋的主体两进。
从展现在屋旁广场边的图片对比看,原第三进是西式的二层屋楼没有了,侧房附屋也没有原来那么大规模。
通巷设水井没有了。
故居内布置有蔡廷锴将军生平事迹,“一•二八”淞沪抗战重要史料图片、照片、实物等,分六个部份陈列十九路军抗日英雄事迹。
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云浮市、罗定市革历史教育基地。
相片中有他跟影,说明他德高望重。
特别是他和蒋光鼐领导的淞沪抗战重要史料图片,显示出他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和伟大的爱国心。
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敬仰。
主屋大门有红纸贴的对联“瑞降龙岩出虎将;威加淞沪铸英名”。
我们参观时,看到有好些挂起“不忘初心、牢记使”条幅的村支部员来参观,在大门前影,使将军故居显得热闹起来。
大家纷纷走进故居,瞻仰将军丰功伟绩。
故居内传杂着粤西桂东同一粤语方言。
我们在屋前广场上小吃摊吃小吃,有钵仔糕、鸡屎藤糍。
老板娘说鸡屎藤糍去风湿的。
两者味道很好,大家吃了很多,做为午餐了。
老板娘又提供免费凉茶。
我们问起还有什么景点,她说河边有石头、有瀑布,去不远的。
但我们不懂怎样走,也就没去。
后来上网搜索才知道,距蔡将军故居南面一公里有帝瓮瀑布,风景优美。
1933年,蔡廷锴将军在对正瀑布的两侧山崖上建一避暑亭,取名为“退避贤庐”。
1938年,蔡廷锴将军因足伤返乡疗养,又于帝瓮东侧石壁上题刻“东南一景”四字,字迹刚劲隽秀,今保存完好。
蔡廷锴父母墓园在罗镜镇东山,筑于半山,有石阶可拾级而上,坟茔为六角亭,坟茔后面矗立一座石牌坊,牌坊镶有一块花岗岩匾 正面为蔡廷锴亲笔书写“生我劬劳”,北面为李济深题刻了“山河并寿”。
蔡廷锴将军曾是李济深将军手下名将和爱国抗日作者。
两人惺惺相惜,深恶国民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假抗日行为。
他们的家乡在桂东梧州和粤西罗定,相距不远。
山水有灵气,出斯威名将军。
抗日战争时俩人各自在家乡组织抗日,相互联络。
回望将军故居在钟灵毓秀的山村,心想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