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性人格障碍(BPD)解读
1年前 (2024-04-21)
边缘性人格障碍(BPD)解读金色阳光心理 你自己或者亲近的人是否有过这些感受或行为:• 总担心被亲近的人抛弃,会为此做出许多在他人看来非常冲动甚极端的行为;• 有时会把一切过于理想化;• 自己和某人的关系,有时觉得对方是自己最重要的人;有时又会突然对对方恶言相向,觉得TA是世界上最可恨的人;• 不明白自己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并为此感到困惑;• 常常感到莫名的、无法摆脱的空虚;……以上这些很多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简称BPD)的症状,这是一种严重的精。
患者有四种常见的核心表现:情绪不稳定、 冲动性的行为、 极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以及扭曲的认知。
1.情绪不稳定:敏感、激烈且迅速变化BPD患者在情绪上非常敏感且反应强烈,一点小事都可能引发他们明显的情绪反应,而身边人的反应对他们来说也都是被高度察觉的。
这都是经常让患者受他人情绪、心理所累,而倍感痛苦的原因。
另外,他们情绪变化频率也非常快。
不论是愤怒、焦虑,还是快乐、平静,这些情绪反应很少持续超过几天,通常只持续几个小时甚更短。
他们对情绪是无法掌控的,他们无法抵挡情绪的到来,也无法控制和调节它的强度,也常常为自己在剧烈情绪下说出的话、做出的事感到愧疚。
2. 冲动性的行为:自毁BPD患者做出的冲动行为通常都是带有自毁性质的。
他们可能豪赌、乱花钱、暴饮暴食、进行不安全的性行为等;也可能伤害自己,如自残,甚。
他们希望通过身体上感受的痛苦来确定自己真实存在,因为他们经常被空虚感缠绕。
有时他们也希望通过自毁行为来洗刷内心的罪恶感:当ta为自己剧烈的情绪反应感到自责或羞愧时,自毁能让他们获得一种解脱感。
3. 极不稳定的人际关系:爱恨交织一方面,他们极度恐惧“被抛弃”,但这个“被抛弃”更多是他们自己想象的。
比如他们会将一些正常短暂的分离或临时改变的计划都看做是一种“被抛弃”。
当他们在“被抛弃”的绝望和恐惧驱使下,常常会做一些疯狂的举动来避免被抛弃,比如持续打电话或短信轰炸对方,想要和对方一直待在一起、拒绝让对方离开自己,他们甚会为此做出伤害自己的举动。
另一方面,当对方给予他们爱与关心时,他们又会担心“承受不了”,或者怕自己会因过度依赖而被对方操控。
但更多时候,他们会对对方产生莫名、强烈的厌恶感。
在情感突然转变的时候,他们又会远离、拒方,甚用激烈言辞逼迫对方离开。
因此,患有BPD的人与他人的关系总是“爱恨交织”的。
4. 扭曲的认知:分裂的自我形象和他人形象BPD患者在情绪、行为及人际关系上的不稳定性,与他们内在缺乏一个核心的、连贯的、稳定的自我认知有关。
而缺乏一个稳定的自我认知,使得他们常常会根据所处的环境、在场人的反应去调整自己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人生目标与价值观等等。
另外这也让他们在情绪上起伏不定(觉得自己好的时候便开心,觉得不好的时候便焦虑),行为上冲动鲁莽(对自我感受不好时,通过极端行为来伤害或毁灭“坏”的自己)。
同时,自我感的缺失也造成了他们内心持久的空虚感:“我究竟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之类。
这种非黑即白的认知模式也影响了BPD患者对他人看法的分裂。
比如,当一个原本ta认为“好”的人做出了ta觉得“坏”的事,ta可能会认为这个人是“坏”的,然后感到愤怒、希望对方远离自己。
这种对他人看法的分裂,导致了他们在人际关系上对他人的“爱恨交织”。
面对边缘型人格障碍要怎么办?早期干预对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预警和功能恢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BPD的预警症状:1. 做出疯狂的举动来避免“被遗弃”;2. 与亲近的人之间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在极端理想化和极端贬低对方之间摇摆;3. 扭曲的、不稳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觉;4. 冲动且危险的行为,如无节制的消费、不安全性行为、物质滥用、鲁莽驾驶、暴饮暴食等;5. 反复出现或自残的行为或企图;6. 剧烈且多变的情绪状态,在短时间内持续;7. 持久的空虚感;8. 莫名的强烈愤怒感或无法控制愤怒;等等......如果你觉得自己或身边的人有以上的大多数症状,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当你亲近的人被确诊为边缘型人格障碍时,你也需要学会做到:1. 了解边缘型人格障碍,然后不带偏见和评判与ta相处。
那些行为和情绪反应只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症状表现,而不是你所亲近的ta本身。
2. 鼓励并支持他们持续接受专业心理治疗。
3. 与BPD患者相处,关键在于建立你们之间健康的边界:你不能对Ta千依百顺,而是要一以贯之地对待Ta, 拒绝ta不理的要求,这有助于Ta建立对你的信任。
4.在生活中与BPD患者沟通需要注意:(1)积极倾听他们的想法与感受,更多关注他们情绪而不是表现;(2)当ta情绪激动时,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让ta冷静下来;(3)当他们威胁或想做一些极端举动时,保持冷静并迅速向 如果你在学习心理学、自我成长、个人心理健康、经症及精障碍康复治疗、婚姻家庭、亲子关系、婴幼儿早教、心身健康、中医中药等方面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可随时与我联系!QQ:114312344
患者有四种常见的核心表现:情绪不稳定、 冲动性的行为、 极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以及扭曲的认知。
1.情绪不稳定:敏感、激烈且迅速变化BPD患者在情绪上非常敏感且反应强烈,一点小事都可能引发他们明显的情绪反应,而身边人的反应对他们来说也都是被高度察觉的。
这都是经常让患者受他人情绪、心理所累,而倍感痛苦的原因。
另外,他们情绪变化频率也非常快。
不论是愤怒、焦虑,还是快乐、平静,这些情绪反应很少持续超过几天,通常只持续几个小时甚更短。
他们对情绪是无法掌控的,他们无法抵挡情绪的到来,也无法控制和调节它的强度,也常常为自己在剧烈情绪下说出的话、做出的事感到愧疚。
2. 冲动性的行为:自毁BPD患者做出的冲动行为通常都是带有自毁性质的。
他们可能豪赌、乱花钱、暴饮暴食、进行不安全的性行为等;也可能伤害自己,如自残,甚。
他们希望通过身体上感受的痛苦来确定自己真实存在,因为他们经常被空虚感缠绕。
有时他们也希望通过自毁行为来洗刷内心的罪恶感:当ta为自己剧烈的情绪反应感到自责或羞愧时,自毁能让他们获得一种解脱感。
3. 极不稳定的人际关系:爱恨交织一方面,他们极度恐惧“被抛弃”,但这个“被抛弃”更多是他们自己想象的。
比如他们会将一些正常短暂的分离或临时改变的计划都看做是一种“被抛弃”。
当他们在“被抛弃”的绝望和恐惧驱使下,常常会做一些疯狂的举动来避免被抛弃,比如持续打电话或短信轰炸对方,想要和对方一直待在一起、拒绝让对方离开自己,他们甚会为此做出伤害自己的举动。
另一方面,当对方给予他们爱与关心时,他们又会担心“承受不了”,或者怕自己会因过度依赖而被对方操控。
但更多时候,他们会对对方产生莫名、强烈的厌恶感。
在情感突然转变的时候,他们又会远离、拒方,甚用激烈言辞逼迫对方离开。
因此,患有BPD的人与他人的关系总是“爱恨交织”的。
4. 扭曲的认知:分裂的自我形象和他人形象BPD患者在情绪、行为及人际关系上的不稳定性,与他们内在缺乏一个核心的、连贯的、稳定的自我认知有关。
而缺乏一个稳定的自我认知,使得他们常常会根据所处的环境、在场人的反应去调整自己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人生目标与价值观等等。
另外这也让他们在情绪上起伏不定(觉得自己好的时候便开心,觉得不好的时候便焦虑),行为上冲动鲁莽(对自我感受不好时,通过极端行为来伤害或毁灭“坏”的自己)。
同时,自我感的缺失也造成了他们内心持久的空虚感:“我究竟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之类。
这种非黑即白的认知模式也影响了BPD患者对他人看法的分裂。
比如,当一个原本ta认为“好”的人做出了ta觉得“坏”的事,ta可能会认为这个人是“坏”的,然后感到愤怒、希望对方远离自己。
这种对他人看法的分裂,导致了他们在人际关系上对他人的“爱恨交织”。
面对边缘型人格障碍要怎么办?早期干预对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预警和功能恢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BPD的预警症状:1. 做出疯狂的举动来避免“被遗弃”;2. 与亲近的人之间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在极端理想化和极端贬低对方之间摇摆;3. 扭曲的、不稳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觉;4. 冲动且危险的行为,如无节制的消费、不安全性行为、物质滥用、鲁莽驾驶、暴饮暴食等;5. 反复出现或自残的行为或企图;6. 剧烈且多变的情绪状态,在短时间内持续;7. 持久的空虚感;8. 莫名的强烈愤怒感或无法控制愤怒;等等......如果你觉得自己或身边的人有以上的大多数症状,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当你亲近的人被确诊为边缘型人格障碍时,你也需要学会做到:1. 了解边缘型人格障碍,然后不带偏见和评判与ta相处。
那些行为和情绪反应只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症状表现,而不是你所亲近的ta本身。
2. 鼓励并支持他们持续接受专业心理治疗。
3. 与BPD患者相处,关键在于建立你们之间健康的边界:你不能对Ta千依百顺,而是要一以贯之地对待Ta, 拒绝ta不理的要求,这有助于Ta建立对你的信任。
4.在生活中与BPD患者沟通需要注意:(1)积极倾听他们的想法与感受,更多关注他们情绪而不是表现;(2)当ta情绪激动时,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让ta冷静下来;(3)当他们威胁或想做一些极端举动时,保持冷静并迅速向 如果你在学习心理学、自我成长、个人心理健康、经症及精障碍康复治疗、婚姻家庭、亲子关系、婴幼儿早教、心身健康、中医中药等方面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可随时与我联系!QQ:11431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