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叹息(原创)

1年前 (2024-04-21)
一声叹息(原创)天道酬勤(拒绝私聊) 观《一声叹息》有感 这部影片反映的是一个中年男人在上个世纪末婚外恋的故事,冯小刚执导,王朔是编剧,张国立、徐帆、刘蓓、傅彪这些明星大腕倾情演绎。
毫无疑问,演员的演技是无可挑剔的,冯小刚作为导演界令我推崇的一位,其独特的视角和影片触及的社会问题都是无可挑剔的,但,我不敢以影评的角度去谈论这部影片,因为影评太专业化,我不敢,我只能从观后感这一个性化的视角去说一下个人的感受。
  个人以为,作为一部大片,缺少精雕细琢。
电影是反映时代的,任何一部令人震撼的影片,应该是紧扣时代,针砭时弊,有陈述、有剖析、有。
此片作为上个世纪末针对婚外恋这个敏感的话题,点触及的很准,也符冯小刚大导演的范儿。
但看后却觉得影片展示的内容和情感碰撞,涉及的实质性的东西,却缩手缩脚,含糊其辞,给人感觉雾里看花,欲语还休,非常不到位的感觉。
  关于宋晓英和梁亚洲的婚姻,两个人自由恋爱,定是有美好的爱情记忆和共同的生活话题,感情基础应该是牢固,仅仅因为梁亚洲驻外写书,受到李晓丹的诱惑,梁亚洲便出轨,未免有些草率,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从后续的情节看,梁亚洲还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
  关于梁亚洲和李晓丹的爱情,他们因为什么相互吸引?他们的爱情基础是什么?仅仅因为李晓丹年青,有活力有?还是因为李晓丹对于梁亚洲作品以及作为作家身份的崇拜?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是,当你崇拜一个人,会幻化出很多想象中的美好,而当这个人一旦走下你幻想中的坛,和你朝夕相处,真实地展现在你面前,相互吸引的就往往变成另外的东西,能够长久维持一段爱情的,除了,更多的是精上的相互交融和共鸣。
我不禁要问,梁亚洲到底爱李晓丹什么呢?除了年青,除了,还有什么深层次的东西足以支撑他们的爱情吗?的确,李晓丹不顾一切地爱着梁亚洲,为了梁亚洲,不惜背叛前男友,不惜对抗父母,甚被傅彪称为不要脸也在所不惜,不图钱、不图名、不图利,甚为此丢了自己安身立的根本也毫不可惜,可是,她究竟追寻的是什么,爱情还是婚姻?我一直觉得茫然。
  我没有看到原著,也许影视的表达方式,无法表达原著中的思想精髓,这也是为什么改编的作品永远无法达到原著的高度的原因。
我一般喜欢看原著,仔细品味。
  影片最为出彩的,是演员细节的表演,也是这些细节的表演,高超的演技,支撑起了影片的灵魂。
梁亚洲藏李晓丹的内衣、用品的细节,宋晓英声泪俱下和梁亚洲打感情牌的细节,都是最为经典和打动人心的,傅彪的角色可以说是贯穿了主题和线索,也是评判者和发声器,通过傅彪的嘴来表达一种社会普遍公认的评价标准,解读人心,解决困局,缓和矛盾,推进情节。
  也许,影片只是想通过一种平铺直叙的表述,将一种大家普遍关心的社会现象展示给众人,个中曲直,留给观众评说吧。
我不知道这是冯导的技术处理手段,还是冯导在社会和舆论面前无法直言自己观点的无奈!   说实话,看完这部朋友的电影后,内心五味杂陈。
李晓丹作为这部影片中,最让人痛恨也最让人同情的角色,是一个悲剧。
作为一个小三,是大家从社会伦理道德角度深恶痛绝的角色,她无可争议的是一个破坏别人家庭的狐狸精的代名词,是被社会公德排斥和摒弃的。
而作为一个不顾一切,毫无企图,只为追寻爱情的李晓丹,又是值得尊敬的和同情的。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她对梁亚洲的爱情是干净而纯粹的爱情,不掺杂任何其它的世俗的成分。
如果说梁亚洲爱李晓丹有的成分,李晓丹对于梁亚洲的爱情则更多的是精上的欣赏,单纯为了,李晓丹不会找梁亚洲这样一个大叔级别的人物,更何况,梁亚洲还是大叔中并不勇猛的代表。
  梁亚洲错了吗?作为一个作家,一成不变、波澜不惊的家庭生活已经无法为他提供创作的,现实生活和他的职业需求或者精需求已经相去甚远,他需要,需要注入生的活力,维持生存的鲜活,我认为,梁亚洲对于李晓丹的爱情,不能叫情,更多的是一种身体和精的需求,他需要李晓丹的年青,需要李晓丹四射他,召唤出他体内的原动力,激发他的创作热情,激发他体内作为男人雄性荷尔蒙的爆发。
而不是影片中梁亚洲所说的,是李晓丹母性的力量让梁亚洲着迷。
李晓丹作为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家中的独生女儿,缺少的恰恰是母性力量,相反,宋晓英身上可能会更多具备这种母亲的包容。
所以,影片的粗糙感在此可以略见一斑。
  对于梁亚洲这个人物,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存在着,很多很多,只不过有的人践行了,有的人只是意罢了。
从影片中对人物的表述来看,似乎用不负责任、懦弱、自私等词来形容梁亚洲并不过分。
但是站在人性的角度来讲,梁亚洲只不过在追随内心的指引,在某种程度上还原了自我罢了。
每个人都有双面性,每个人都有双重人格甚多重人格,这是因为我们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们谁也不能免俗。
但是,总有一个内心真实的自我存在着,着其它的人格角色,她就像经络的主线,在她的指引下,串起每个分支,形成我们一个完整的人格表现。
但,道德底线,永远掌握在经络的主线手中。
  宋晓英胜利了吗?她最终以高高在上的姿态,面对着李晓丹的逃离,赢回了梁亚洲。
但是,宋晓英幸福了吗?冷暖自知,一个真实而人性的细节,彰显了宋晓英内心世界的波澜,在窗口摆放着捉鬼的钟馗,代表了什么?宋晓英心里的这道坎,恐怕一辈子也过不去了,即便谁也不去触碰,但它却永远真真实实地存在着。
鸟儿飞过,即便我们看不见,天空却记得痕迹!碎了便是真的碎过了!   忽然间理解了冯导为何如此演绎这部家庭道德伦理剧了,公德有标准,人性无对错,所以,此题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