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蛾及诱捕器科普

1年前 (2024-04-21)
美国白蛾及诱捕器科普绿宜生 美国白蛾诱捕器工作原理 利用成的美国白蛾雌性信息素制成引诱剂作为诱芯,放在诱捕罐内,不断缓慢释放雌性信息素,吸引刚羽化的美国白蛾雄成虫,使自然界中的美国白蛾不能完成正常交尾,无法繁育下一代,从而达到防治的作用。
美国白蛾成虫 美国白蛾介绍别名 秋幕毛虫、网幕毛虫、秋毛虫、秋幕蛾寄主 榆、白蜡、桑树、法桐、臭椿、杨、柳等。
形态特征 老熟幼虫体长28~35mm,头黑色,具光泽。
成虫体长6~16mm,趋光性强,体白色,个别越冬代雄成虫前翅有黑色斑点;雌虫产卵多产于寄主植物叶片背面。
卵直径0.4~0.5mm,近圆球形,块状排列、单层,初产时呈淡绿色,后逐渐变为鲜绿色、黄绿色及灰黑色。
生物学特性 一年发生3代,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为害严重、严重扰民; 成虫具有趋光性,白天隐蔽,不取食,夜间活动和交尾。
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树洞、树下土块、瓦砾、枯枝落叶、包装物及建筑物缝隙等隐蔽处化蛹越冬。
翌年3月下旬始见越冬成虫6月下旬羽化,5月上旬7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为害期,7月上旬8月下旬为第2代幼虫为害期,8月下旬11月上旬为第3代幼虫为害期,世代严重重叠; 幼虫可吐丝结网,4龄前群集取食危害,5龄后进入暴食期。
美国白蛾幼虫啃食树叶 美国白蛾网幕 诱捕器监测到的美国白蛾 防治方法 1.冬季人工清除枯枝落叶、杂草、石块等,减少越冬蛹数量; 2.成虫羽化期,使用性信息素诱芯和幼虫杀虫灯监测诱杀成虫; 3.结人工普查,3龄幼虫破网前,剪除网幕防治; 4.低龄幼虫期(3龄前),使用美国白蛾病毒+Bt防治,老熟幼虫化蛹初期,使用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 5.低龄幼虫期(3龄前),使用灭幼脲、除虫脲、杀铃脲等仿生物制剂喷雾防治;高龄幼虫期,使用烟碱·苦参碱等植物源类药剂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