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 伦 春 族

1年前 (2024-04-21)
鄂 伦 春 族木之魂套装门批发 鄂伦春族有一套有效运行的道德、伦理及行为规范,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通过善恶、荣辱、美丑等观念,评价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一、处世行为 在长期而艰苦的游猎生活中,鄂伦春人养成了不畏和勇敢强悍的民族性格,又形成了大公无私、济贫扶弱等传统美德。
关心帮助弱者是大家的义务,特别是对鳏寡孤独、老弱病残、年幼孤儿等,大家都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助。
鄂伦春人从不欺负弱者,过去“乌力愣”内分配皮张和肉食时,优先分给鳏寡孤独和病残者。
猎人驮肉归来不管相识与否见面都分给一份,或者只要你说想要点肉,就把猎刀交给你毫不吝惜,从何部位割取多少,你自己说了算,事后无偿还之说。
每个弱者也不会有孤独感,在这个大家庭中,只有亲切和温暖。
“多爱护他人吧,爱他人本身也是爱自己呢,帮助他人也是在帮助自己。
”这样普普通通的话语,是老人和长辈用来教育子女们的哲理。
只有帮助别人,自己才会更富有,这话已成为鄂伦春人的座右铭。
鄂伦春人不论贫富都是平等的,他们认为富裕者,不可骄横欺人,欺负人没有好下场。
贫穷者不可去奉承巴结人,人应该有骨气,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努力生产就能搞好生活。
行善积德,为人们多做善事,是指导鄂伦春人如何处事的准则。
一家有难大家来帮,是鄂伦春人的生活准则,某一家生活发生困难,或办婚丧之事,大家都乐于相助,从不求报答。
人们即使是送来一块手巾、一瓶酒,主人家也不会嫌少。
鄂伦春人以助人为乐为荣,所以直到现在,在社会上常可听到“鄂伦春人心眼好”的称赞。
在平日生活中,亲属、朋友之间的来往,往往将好的东西分送给他人,当别人给你送来礼物时要收下,但不能让人家空手而归,不管东西多少,重在一片心意。
不能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惠,更不能恩将仇报,这是老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已成为年轻人行为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