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怒时莫与人书,极喜时莫与人物”

1年前 (2024-04-21)
“极怒时莫与人书,极喜时莫与人物”博才四(5)班家委会 今天在路上,依然将广播调来调去,突然听到一个关于小孩教育的节目,停了下来。
听了一会,与我现处的位置有些差距,但却听到一句对我很有用的话,分享给大家。
古人讲:“极怒时莫与人书,极喜时莫与人物”。
意思就是说,当你生气的时候不要给人写信,因为生气的时候智商为零;高兴的时候不要随便答应送别人东西,回头你可能会后悔。
​我总算明白孩子们怎么会那么反复无常了,尤其对于自己送出去的东西。
我看过太多次苗苗阳阳兄弟两开开心心的互赠礼物,结果在发生不愉快之后互相叫嚷要对方归还的景象。
每次我语重心长的教导苗苗,你是男孩子,男子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要讲诚信,说到就要做到,男子汉一诺千金……等等道理讲了一箩筐,他并不是被道理说服,不过只是屈服于我的暴脾气下罢了。
所以,结果就是问题的根并没有解决掉,下一次又再重犯,然后咱们再重复一次之前的先礼后的招数。
多没劲啊!是不是!今天看到这句话,我大约知道如何在下一次类似事件要发生的时候给予他及时有效的提醒了。
顺便把之前看到的一篇文章里面说到的在这里也一并提一下。
其实,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如果在跟家人相处的时候,总是大道理小道理,遇事就说一个“理”字,那家里估计会少很多“情”味,少很多“爱”的感觉。
那么“家”大概是不是也会慢慢变得不像家,不像那个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安心呆着舒服休息玩闹思考的避风港,反而变成了一个你需要时刻保持清醒遵守各种规矩严以律己的……怎么说呢?家庭学校?这么说有些怪怪的,但就这么个意思。
文章中提到,其实很多时候,家里的事,夫妻之间的,父母子女之间的,哪里是一个“理”字能够解决的?更多的时候,应该是从心出发,用爱去化解一切。
有句话这么说的,你的心里装着什么,你的眼里就能看见什么,那么你的嘴里就会说出什么了。
所以,在咱们生气,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千万不要跟家人长篇大论,大道小理,因为这个时候说出来的东西它一定不那么有爱,对方感受到的更多可能都是咄咄逼人。
那,在咱们开心,得意的时候,也千万不要忘形,随口就承诺什么应允什么,因为在这个时候答应的事情首先它未必就是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然后很有可能你回过来肠子悔青,却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做。
何必呢!分享到这里,我发现说这么多,好像讲的就是一种原则,为人处世的原则。
我从小生活得过于随性,无拘无束,自由散漫。
然而这种个性与现在的社会似乎有太多不符的地方,我吃了蛮多亏。
我不愿意我的孩子长大之后还像我一样要在吃亏中学习,我更愿意他小的时候多吃些亏,多遇点难题,毕竟我还能在背后支持他不是!所以为人处世的哲学道理我会一直学习,进步,想办法再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孩子们听。
只希望未来他在自己走路的时候能够耳聪目明,心里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