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人心者莫过于情——班主任工作案例

1年前 (2024-04-21)
动人心者莫过于情——班主任工作案例高志福   "检讨是不可能写检讨的,就算高志福来了也不会写!" 九月,穿过了留在夏季的所有温度,虽说少了七八月份的炎热,但天气还是有些闷燥。
某个星期五的晚自习后我去B栋查寝,宿管简阿姨满腹委屈地向我诉苦:"您班的 x,不服管教,态度恶劣,缺乏教养,在走廊上大喊大叫,其他的学生一说还都听话。
就他,你说一句他怼一句,还一口一个'高志福',谁都不在乎的样子。
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学生,真个气死人!"   407寝室的空调坏了。
这个情况,我早已向物业部门反映了,简阿姨也打过报告。
但物业考虑维修成本等因素,迟迟未见动作。
我只好跟他们反复解释劝导,出于信赖,他们也答应耐心等待,我甚还一度心存感慨,理解万岁啊!作为学校管理的基层岗位,班主任这个角色确实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学生有什么事,班主任都得担着;学校有什么决定,理解得执行不理解也得执行。
很多时候,上层决策和班级实情存在着需要调和的矛盾。
班主任所能做的就是,可以改变的去改变,不可改变的去改善,不能改善的去承担,不能承担的却还不能轻易放下。
  x的父母因感情不离异,父亲长年在广东务工另有家室,母亲三嫁其人,自幼由爷爷奶奶抚育教养。
隔代抚养往往过分溺爱,缺乏严格管教,由此造成后辈行为反应偏差。
学生本人倒算机警,接受能力尚可,能言善辨,懂的道理也多。
但是由于家庭社会各方面影响,心理敏感脆弱,情绪易激动,好与人争,一幅桀骜的外表下包裹着一颗多疑的心。
这次空调迟迟得不到修理,自认为受到欺负,加之天气作祟,顶撞管理员的事情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为了警示,检讨是必须写的,而且还得跟简阿姨当面道歉,这是我的意见。
"不写!", x歪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立在我的面前,那架式仿佛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无礼、冲动、少教养、缺心眼,一瞬间我认同了简阿姨的评价,心头着实有些恼怒。
  有个笑话,说联国教科文组织要在世界范围内对孩子做一个问卷调查:请你就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粮食缺乏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结果来自欧洲、拉丁美洲、美洲、非洲和亚洲的孩子都没有回答上来这个问题。
原因是拉丁美洲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叫做“请”;非洲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叫做“粮食”;欧洲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叫做“缺乏”;美国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叫做“世界上其他国家”;中国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叫做“自己的观点”。
这个笑话触及教育问题,令人深思。
现在中国的孩子在家可谓"霸道总裁",在外却唯唯若若,而 x有主见、善、不畏权势、做事较真,不正是我们世界里缺少的规范么? 其实这件事也不全是 x的问题。
他们的空调费已缴,却得不到应有的服务,搁谁身上怎一个"气"字了得?要说错,他也是错在沟通方式上。
而我们的教育有教给他处理冲突的方法吗?转念一想,我倒有些欣赏起他的执念。
于是心里找到一个台阶,为他,为我,也为我们缺失的教育。
  "这样吧",我放轻语调对 x说:"我也不叫检讨,就当给你布置一篇作文。
你生在农村,语言方面起步就输给了城里的孩子,语文学科薄弱。
高考得考作文吧,800字,你就完成这个题作文。
""这个可以有",他的语气也缓和了许多,我一阵窃喜,孺子可教嘛。
对待孩子,给他雨露他会滋润,给他阳光他也能灿烂。
"但是,我怕写不了800字",他一扫之前不服的情,竟然变得羞涩,可见他也是愿意上进,并且知道自己不足的人。
"这个好办,我可以教你呀,你从三个方面写。
,事情的起因经过;第二,写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对的可以申辩,不对的老老实实承认;第三,对这件事情你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我要告诉你作为一个男人最可贵的责任,那就是敢于担当。
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解决,千万不要麻烦你的爷爷。
"我注视着 x,发觉他在默默流泪。
爷爷这个字眼触摸到了他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我忽然发觉这是多么重情重义的一个孩子啊!他所受的苦,谁人真心理解?他心灵的创伤,谁可真正抚慰?即使是爷爷,除了供给他的温饱,又怎能给他一个温暖的家?人生本来应该有欢笑也有泪水的,但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却主要负责欢笑,而有的人主要负责泪水。
  第二天, x主动提交"检讨书",虽然字迹不算工整,但在内容上可以读出他的诚恳,认识到处事冲动不计后果的危害。
事后据简阿姨反馈,他也道了歉,双方达成了谅解。
可见, x也是在努力学会做人,用心弥补家庭、社会、学校所没有教他的东西而带来的缺憾。
鉴于他的实际困难,我也积极帮助他争取国家助学金,弥补一下我们教育过程中丢掉的功课。
班主任的工作,说到底是抚平心灵的工作,教育的问题,也就是影响力问题,人对人的影响力。
动人心者,莫过于情。
对于一个不幸的人,不需要表面上的同情,而是真正读懂他的内心,能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